一菜一味一色切工講究細緻,沙卡里巴基明飯桌仔:《府城一味》選摘(2)

2018-06-30 05:10

? 人氣

飯桌仔顯現的府城文化,常能透露出這座歷史悠久的古都,講求細緻排場的一面;但也無法接受華而不實的食物上桌,當令新鮮是第一要求。(王友志@facebook)

飯桌仔顯現的府城文化,常能透露出這座歷史悠久的古都,講求細緻排場的一面;但也無法接受華而不實的食物上桌,當令新鮮是第一要求。(王友志@facebook)

我應該未曾帶過朋友到臺南的飯桌仔吃飯,實則它跟大眾認知的府城小吃,蝦仁飯、碗粿、牛肉湯、虱目魚等,無法有太直接的聯想。而對於遊歷府城一、兩日的觀光客,府城小吃多半清楚明晰不需辨識,但飯桌仔匆匆晃眼一過時,十數樣的肉、魚與食蔬,乍看無異於自助餐,因此被輕易放過,也算是極為正常的事。不過以我的體驗,飯桌仔卻是府城文化薈萃之所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府城以飯桌仔型態營生者頗多,近來赤崁路民族路上的福泰飯桌,生意特別好,食物品質樣樣到味,目前堪稱府城飯桌第一,之前則是泰山飯店的場面最為震懾人,因為料理都用一口口的木炭火爐保溫,料理方式從簡易清蒸到繁複醬燒,更包括許多辦桌菜手路的大菜。但此店已隨著兩年前老闆退休而結束營業,一整店的炭燒肉香魚鮮,也因此煙消雲散。

沙卡里巴基明飯桌,相形來說較為低調,許多人到沙卡里巴用餐,可能是為了阿財香腸瘦肉,也可能是為榮盛米糕,總之來此的客人多半屆中午,基明飯桌仔已準備打烊收攤,殊不知最隆重的饗宴已在清晨上演過。或者周六日造訪的觀光客,也一定無緣品嘗,因為他們的營業日只限周一到周五。

早上約莫六點就開始營業的基明飯桌仔,大約備有十種青菜,搭配兩三道肉食,但重點在於十來樣的魚料理,都選用新鮮當季的海魚,出自本港,絕無遠渡重洋的冷凍貨色,如鱈魚或鮭魚,十足體現減少碳足跡的時興理論。春天時,有時會遇到最後一批的春子、三牙,細嫩的魚肉最能搭配春天。而秋季之後,肥美的鮸魚上市,總讓人想每週準時去報到。

基明飯桌。(王友志@facebook)
基明飯桌。(王友志@facebook)

說穿了,飯桌仔提供的是有如居家飲食的飲食型式,幾道菜一碗飯,但細細體會,他們其實就連炒一道菜,都顯得很用心,基明飯桌通常不會透過配菜來讓料理增色,相反地,他們的菜,炒得極為純粹,一菜一味一色,而且講究切工細緻,一口一食,搭配極好。當然,那一定要能搭配食材的特色,才足以襯托。舉例來說,春夏時節的綠竹筍,由於質地纖細,因此切成大約薯條粗細,而纖維較粗的麻竹筍,則切成細絲狀,不同切法,都根據了食材的特色而決定。除此之外,府城的飯桌仔,就算一碟蒜炒空心菜,一塊煎成四方的蔥蛋,都是一菜一碟,不相混雜,純粹獨立,可感受其細膩的講究,一碗飯搭配三、四小碟菜,豐盛感隨即提升。這點大致為府城飯桌仔的共同特色。

這家飯桌仔只提供白飯,不供應肉燥飯,應該也是特色之一,不過只供應白飯倒是可跟食疏與魚鮮間產生更為純粹的關係,未必是壞事。其次,他們沒有魚丸湯、魚肚湯等其他飯桌仔的標準配備,他們只供應免費清湯——一碗根本已超越免費概念的魚湯。

沙卡里巴基明飯桌的免費魚湯,都是蒸魚與煮魚時熬出的湯,識門道的常客,有時會提醒店員,不要虱目魚清湯,要石斑魚湯。清湯上桌前,店員通常會將湯加熱至燙口,投入些許薑絲,入口鮮美,與白飯的純粹相襯,一飯一湯就已足夠。我有時甚至會覺得這碗附贈清湯,才是整頓飯的主角。

基明飯桌店內照。(王友志@facebook)
基明飯桌店內照。(王友志@facebook)

我最喜歡的飯桌仔型態,是飯桌為眾人開放,也要讓士農工商都能消費得起才行。一般來說,蔥燒三牙、清蒸石斑,一份就是百來元,一個人一餐的餐費超過兩、三百元,稀鬆平常,但若非中產以上人士,這食物是無法當成尋常吃食的。不過,飯桌仔主人很會變出花招滿足眾人,例如白帶魚盛出的季節,一段煎油帶,大約八十元,但於此同時,他們就將白帶魚頭做成蔥燒口味,一份十五元,白帶魚頭沒什麼魚肉,一般常被丟棄,而蔥燒又很費工,這麼做其實有著惜物的美德,更讓阮囊羞澀者,也能輕易享受一頓飯桌的排場。

飯桌仔顯現的府城文化,常能透露出這座歷史悠久的古都,講求細緻排場的一面。裡外兼備的府城文化,也無法接受華而不實的食物上桌,當令新鮮是第一要求。而令眾人皆滿意的價格,更可見烹調者如何費心思的安排,期望讓士農工商各取所需。

飯桌仔中的一碟一味,面面俱到,最能表現出府城的文化。

【好呷ㄟ所在】

基明飯桌

臺南市友愛街康樂市場65 號

《府城一味》立體封面。(蔚藍文化提供)
《府城一味》立體封面。(蔚藍文化提供)

*作者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館長。本文選自作者新著《府城一味:時間煮字,情感入味,一起來臺南吃飯》(蔚藍文化)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