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專訪權威期刊《中國季刊》總編輯:海外學者越來越難打開中國大門、找到安全的研究環境

2022-09-05 16:00

? 人氣

2017年10月24日,中共十九大閉幕式上的習近平與其他中國領導人。(美聯社)

2017年10月24日,中共十九大閉幕式上的習近平與其他中國領導人。(美聯社)

過去10年左右,中國政治環境收緊,大學對學術發表的審查越來越嚴格;而另一方面,海外學者想進入中國做研究也面臨著相當大的困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代中國研究領域頂級刊物《中國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的總編輯普林格爾(Tim Pringle)打了個比方:「以前的問題是,海外學者怎樣為自己的研究找到合適的守門人,也就是中國國內的合作平台,可能是一間大學,一個公民社會組織,也可能是一個同行學者。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能夠打開大門,找到安全的研究環境——因為,門被守護得更牢固了。」

在這種情況下,研究中國的群體近年來正在由中國觀察者(China watcher)或研究者,向參與式研究者(participant researcher)轉變,普林格爾說。在進行有關中國的研究時,「學者們不再僅僅是觀察,而是直接參與」。

《中國季刊》一度被迫下架「敏感文章

2017年8月,負責出版發行《中國季刊》的劍橋大學出版社稱,收到了中國某圖書和期刊進口機構的指示,在面向中國大陸用戶的出版社網站上撤下了的315篇與天安門事件、文革、西藏、新疆、香港等主題相關的「敏感」文章,並表明這是為了讓中國大陸的用戶能夠繼續使用該社其他學術和教育出版物」。之後,普林格爾發起了強烈的抗議活動,得到學術界廣泛聲援,迫使劍橋大學出版社撤回決定,使這些文章在網站中得到恢復。

此後,中國學術機構對《中國季刊》的訂閲量有所下降,但有趣的是,來自中國的訪問和下載量並未減少,中國學者提交論文的數量甚至還在不斷增加,普林格爾說。

《中國季刊》由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於1960年創建。馬若德希望這本刊物能夠反映鐵幕背後中國各領域的狀況,讓讀者深入理解中共歷史和管治中國的邏輯。60年來,《中國季刊》早已成長為國際頂級學術刊物,成為深入評析當代中國事務的重要平台。

早期的作者除了學界,還有駐京外交官、香港記者,以及在華商界人士。自90年代中後期,越來越多中國國內的學者向季刊投稿,根據普林格爾,截至今年7月,其投稿量達到了總數的約48%。

為何研究中國的群體從研究者變成了參與式研究者?當中國的學術空間受到限制,他們正在經歷哪些挑戰?為何在面對審查壓力時,來自中國的投稿量不降反增?

BBC中文記者帶著這些問題對普林格爾博士進行了訪問。

麥克法夸爾
Getty Images 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於1960年創建了《中國季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