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專訪權威期刊《中國季刊》總編輯:海外學者越來越難打開中國大門、找到安全的研究環境

2022-09-05 16:00

? 人氣

BBC中文:為什麼說現在處於參與式中國研究的倒退階段?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普林格爾:有關中國研究的學術空間在經歷了一場大的擴張之後開始變窄,這發生在過去4、5年間,不到10年的時間裡。

在這個階段,中國政府加大了對於學術研究空間的限制,尤其是在社會科學相關的學科中。也就是說,當局對於能夠公開談論的話題、可進行的研究主題,以及(研究中)自由提出質疑的空間進行了管控。比如,中國的公民社會空間在縮小,對相關領域研究的限制越來越多。

目前看來,中國研究領域未來面對的最大挑戰是學術自由。學術自由保證做學術的空間不受限制,這在中國顯然非常困難。

BBC中文能否具體講一講學者在研究時受到的挑戰?具體在哪些方面受到了挑戰?

普林格爾:我就不舉個例了,指名道姓對其他人不公平。我可以說一些普遍性的情況。

在中國國內,研究機構要確保有關中共的政治傳統、中國歷史和社會穩定這幾個維度的研究不會對官方敘述構成挑戰。

在中國以外,研究機構要確保中國的威權主義不會蔓延到自己的國家和機構。在一些國家,這種偏執的恐懼已經被用作恐華的借口。

在實地考察方面,比如在研究人權和勞工運動時,到運動現場去並與參與者交談非常重要。但現在,與著名的工人領袖、維權者和律師交流變得越來越困難,越來越敏感,甚至幾乎不可能直接與他們接觸。

BBC中文:是因為學者不能進入中國嗎?

普林格爾:是因為進入研究現場變得更加困難,與相關的民間社會組織交談變得更複雜,(中國國內學者)從當局獲得批准來發佈研究結果的過程也更為複雜。中國學者在疫情之前還是會到各地做研究,非中國的學者也會去。

《中國季刊》上有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作者是格雷騰斯(Sheena Chestnut Greitens)和特魯克斯(Rory Truex),講述了非中國學者與中國「國保」(即國內安全保衛)人員之間的交流,以及被請去「喝茶」(指被約談)的情況。這項研究表明,「喝茶」並不像人們想像地那麼普遍,但依舊是個問題。目前在做研究時必須考慮這些事情,阻礙了研究進程。

「以前的問題是,海外學者怎樣為自己的研究找到合適的守門人,也就是中國國內的合作平台,可能是一間大學,一個公民社會組織,也可能是一個同行學者。現在的問題是,如何能夠打開大門,找到安全的研究環境——因為,門被守護得更牢固了。

BBC中文: 你認為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

普林格爾:我不是政治學家,我是社會學家。但不管怎樣,我認為中國的領導階層——我謹慎地使用這個詞,因為不只是指習近平——已經被中共自身的利益所主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