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拜習會能夠緩和台海緊張局勢? 專家:美中面臨2道障礙、缺乏2個要素

2022-08-29 15:00

? 人氣

2021年11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視訊會議。(AP)

2021年11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行視訊會議。(AP)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率團訪台後,中國藉此持續在台灣周邊進行實彈軍演、侵擾我國領域,而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執行董事克拉布特里撰文直言,倘若美國和中國領導階層沒政治意願和能力抑制鷹派聲音,就算美國總統拜登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面對面會談,也無法緩和台海緊張局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外交政策》25日刊登克拉布特里(James Crabtree)文章,內容提到拜登(Joe Biden)與習近平很可能藉由11月在印尼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領袖峰會,舉行面對面會談。受到COVID-19影響,拜登與習近平先前進行5次視訊通話,最近1次是在7月28日,也是裴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前夕。

克拉布特里表示,若拜登和習近平將面對面會談,各自的團隊已開始思考修復美中關係的方案,特別是明確分析為何台灣局勢如此不穩定,同時認知到若各自高層不介入,此問題就不會獲得解決。習近平在7月的視訊通話中表示,中國關切台獨問題,並偏好與美國維持穩定且持續的關係。

克拉布特里提到,拜登也一再說要為強權競爭新時代設立「護欄」(guardrails),並稱從拜登和習近平的談話可看出,雙方有可能讓美中關係停止下滑,「至少是暫時性,但任何這樣的希望都要滿足2項合格的理由」,其中1項是從裴洛西訪台一事學到教訓。

對裴洛西訪台各有堅持

不過克拉布特里坦言,對於裴洛西訪問台灣,美國和中國各執一詞,幾乎沒有妥協或避免同事件再次上演的因素。為表達對裴洛西訪台的不滿,中國發射飛彈越過台灣,但沒落入台灣領海,且進行聯合演習,實際上是為了未來的台海封鎖進行演練,這樣會使台海軍事現狀永遠變成中國想要的樣子。

克拉布特里指出,儘管澳洲外交部長黃英賢(Penny Wong)發布聲明,講理的國家不應支持用飛彈來解決國際爭端,直批中國這類軍演不適當,且造成不穩定,但大部分的東南亞國家私下卻認為,裴洛西訪問台灣是不必要的挑釁行為,所以美國要為此事件負責。

裴洛西訪台活動的裝扮掀起討論。(AP)
裴洛西訪台活動的裝扮掀起討論。(AP)

「美國至少像是有意識到,在裴洛西訪台事件上,有在亞洲公關戰失敗的風險」,克拉布特里寫道,美國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坎博(Kurt Campbell)罕見地於8月12日舉行公開記者會,直言「中國的行為基本上與和平和穩定的目標背道而馳,此行為的目標很清楚:威嚇及脅迫台灣,並破壞其韌性」。

克拉布特里稱,美國有其他理由對近來事件感到滿意,因為中國的行為有助於美國對澳洲、日本和印度等區域夥伴增加壓力,就可能的台灣突發事件,進行必要的認真計畫。他表示,拜登原不希望裴洛西訪台,但當她行程確定後,美國不向中國壓力低頭,並重建聯邦眾議院議長訪台的政策。

美中台都在改變現狀

克拉布特里說,如果拜登和習近平11月要面對面會談,化解雙邊對裴洛西訪台的看法會是面臨的第一道障礙。另1項雙方能達到暫停關係惡化的合格理由,也是雙方會面對的第二道障礙,就是美國和中國都說支持台灣現狀,但實際上美國、中國和台灣都以某種模式在破壞現狀。

2022台海危機,中共軍演鎖台,解放軍對台灣海域發射火箭(AP)
2022台海危機,中共軍演鎖台,解放軍對台灣海域發射火箭(AP)

「中國顯然試圖改變事實」,克拉布特里表示,中國數十年來都在建立軍事能力,若有必要時會採取武力統一台灣,同時對台灣進行灰色地帶戰術和經濟脅迫,且8月10日發布的《台灣問題與新時代中國統一事業》白皮書中,刪除先前有關統一後不派解方軍駐台的承諾。

克拉布特里指出,台灣內部政治發展也難以維持現狀,因為民調顯示11月26日舉行的地方選舉,可能會讓執政的民主進步黨獲勝,傾向與中國維持密切關係的中國國民黨會再吞敗,加上支持獨立的台灣民意增加,且中國在裴洛西訪台後進行軍演,促使5成台灣人支持獨立,這對中國是項警訊。

至於美國部分,拜登盡力表明不改變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可是中國指控美國正在進行「切香腸」策略,支持台灣獨立。克拉布特里稱,拜登團隊在維持「一個中國」政策這點上可能相當真誠,但隨著美國國會和專家認為對中國要更強硬,包括在台灣議題上,使得現狀的基礎也在改變。

2022年6月,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AP)
2022年6月,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AP)

無法抑制鷹派聲音恐走向衝突

克拉布特里說,更複雜的是各種潛在閃點(flash point)都可能進一步破壞現狀,像是更多美國高層訪問台灣,而共和黨若在11月贏得聯邦眾議院多數席次,可以想像新任眾院議長可能訪台,還有美國國會可能很快通過把台灣列為非北約主要盟友(MNNA)及增加對台軍售的《台灣政策法》(Taiwan Policy Act)。

另外,2024年登場的美國總統大選中,共和黨候選人可能會在台灣議題上採取更強硬立場。克拉布特里直言,這些因素都讓拜登與習近平難以退讓,因為任一方都不想被認為軟弱。他亦稱,由於G20領袖峰會是在美國期中選舉後登場,而拜登所屬的民主黨可能會輸,因此拜登會想藉此峰會重建國內的支持。

克拉布特里認為,中國高層先前已放出強硬措詞,若11月習近平和拜登面對面會談,不太可能放軟態度,其中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6月在香格里拉對話上直直言:「要對抗,奉陪到底。」克拉布特里強調,若要避免此情況,必須具備信任和妥協,但這2個要素目前是嚴重短缺。

「任何讓台灣局勢長期穩定的方案,現實上不只要求拜登和習近平支持不要破壞現狀,還要重建現狀」,克拉布特里說,但現在看起來不可能做到,「更現實的是,問題在於雙方有無政治意願和能力抑制各自的強硬派聲音,以緩和緊張,至少是暫時性。若沒有,裴洛西訪台後引發的危機只是預告,然後持續走向重大衝突的局面」。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