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銘專欄:所以你想成為一個VC

2018-06-15 05:50

? 人氣

前知名男演員艾希頓・庫奇,現在就是自己共同創辦的風險資本管理公司A-Grade Investments和Sound Ventures的管理合夥人。(取自Youtube)

前知名男演員艾希頓・庫奇,現在就是自己共同創辦的風險資本管理公司A-Grade Investments和Sound Ventures的管理合夥人。(取自Youtube)

一年前我們Hardware Club的第一檔基金完成了第一個closing,金額為兩千五百萬歐元,現在隨著基金正在進行第二個closing,累計總金額將超過最初預定募資目標,這一路奮鬥過來的許多感受漸漸湧上心頭。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們啟動Hardware Club則是三年半前的事情,這三年半來我們的私人社群從十家新創成長到現在超過四百家,投資的新創則超過了二十家,我自己一直覺得有機會和有遠見、精力、鬥志和野心的創業家一起工作,是這份工作最大的回報。

除了創業家,我也遇過相當多人跟我聯絡,想知道如何進入VC這個行業。這些詢問的確有少數是伴隨著真誠熱情的眼神,但坦白說大多是抱著「沒有就算了」的心態的隨口問問,有些甚至有點讓人無法理解的頤指氣使。

不管是什麼樣的人問我,我的答案一直都只有一個:「去募集你自己的基金,你就可以當VC。」

多數人對於我這個答案都感到詫異,搞不好還想說:「啊如果我自己募基金,我幹嘛還來問你?」畢竟在一般人想像中,VC的工作就是見見新創,啦咧一下,頂多看看財務報表,做點市場分析,最後再選自己最喜歡的新創投資,或者推薦合夥人投資,就搞定了。至於基金募資,那是合夥人的事情,自己打算從Associate的工作開始做起,應該是會看自己的產業經驗或金融專業來決定聘用吧?

這樣的想法很直覺,但與事實有很大的出入,不信的話只消前往一些知名風險資本管理公司的網站去看一下團隊的網頁就會知道。

首先大家應該注意到,列在網站上的團隊成員多半人數不多,但這並非因為網站沒有完全揭露,大部分的風險資本管理公司都會把整個公司的成員列在網站上,我甚至有看過有些網站連Office Manager(其實就是辦公室助理)都列在團隊清單上,照片裡金髮碧眼地綻放著微笑。

事實上,和投資銀行或者私募基金不同,風險資本管理公司的團隊多半不大,而且如果仔細看職稱,可以看到合夥人幾乎佔了公司團隊的絕大部分,就算有Associate或是Principal(這個職位在私募基金很多,但在風險資本比較少見)的職位,他們的人數也往往比合夥人少,幾乎每間公司的團隊看起來都頭重腳輕的感覺。而且許多招聘有Associate的公司都會明文定義Associate在工作三年後必須辭職,並且被鼓勵自己去創業或者成立自己的風險資本管理公司。就算沒有這樣的明文規定,Associate或Principal升為合夥人的機會微乎其微,我甚至曾經看過一間洛杉磯的風險資本管理公司,因為破例把一個Principal升為合夥人,特地寫一篇部落格公開解釋為什麼這位Principal值得他們破例。

事實上如果基金規模不大,很多風險資本管理公司甚至只有合夥人,沒有其他功能性的職位,他們可以把基金的行政工作外包給專業的代管公司,有時候甚至連財報都是給這些公司負責,合夥人們則專心尋找新創、做投資決定以及執行投後管理。

換句話說,風險資本的世界裡只有一種職位是真的VC工作,就是既負責投資也負責募資的合夥人。所以我才說:「去募集你自己的基金,你就可以當VC。」

不信嗎?曾經和黛咪‧摩爾談過轟轟烈烈戀愛的前知名男演員艾希頓‧庫奇,現在就是自己共同創辦的風險資本管理公司A-Grade InvestmentsSound Ventures的管理合夥人,同時管理著多支基金。

要注意的是,我舉艾希頓‧庫奇的例子並不是反諷——剛好相反,這位有著陽光笑容的帥哥的投資組合回報率在這幾年痛電許多矽谷的老店,他投資的六十多間公司中包含了知名新創Foursquare和Airbnb等,多數風險資本家都會對於他的投資組合和基金表現垂涎三尺。

艾希頓‧庫奇不管在投資或者基金管理上,都是貨真價實的專業VC。

「如果你連自己的基金都募不到,憑什麼當VC?」如果我是創業家,在跟沒有募過基金的VC提案和爭取投資時,心裡一定會有這樣的OS。

我在許多專欄文章都提到過,真正的VC和創業家其實是同一種動物:我們都著迷於從零到一的冒險過程,我們都得說服別人把資本交給我們應用,我們都得說服別人把他們的職業生涯交給我們,我們都得忍受一大堆的「No」才能換到一句「Yes」,我們永遠都有著比別人更嚴重的冒名者症候群(impostor syndrome)……等。

如果一個VC沒有一定程度的創業家性格和特質,我們很難想像他可以持續挖掘出優秀的創業家進行投資。但除非已經創業成功(或者失敗)過,一般人很難去揣摩自己是否有創業家性格和特質,是否能夠勝任VC的工作,因此唯一的客觀檢驗方式就變成募資:「去募集你自己的基金,你就可以當VC。」

尤其是第一支基金,任何有過募集自己第一支基金經驗的VC,都會告訴你募集第一支基金的難度比新創募資難多了。因為金融機構在內規上多半無法投資首次募資、還沒有真正track record的管理公司;富豪創業家則偏好直接投資新創,尤其面對沒有也自己創業成為億萬富豪的VC,「你是哪根蔥?要幫我管錢?」的反應非常自然;剩下的可能投資人中,大企業內部程序繁瑣遲緩,不小心還會被捲入政治鬥爭;家族辦公室比較友善,但這方面就完全得靠人脈網絡了⋯⋯

綜合以上總總,募集第一支基金的難度之高,一位知名的新銳VC甚至曾經在他的部落格文章上給出一個數字,說募第一隻基金比初次創業家第一次募資還要難上10倍!照他這不負責任演算法,我們Hardware Club去年募得的兩千五百萬歐元基金額度,其難度相當於新創募兩億五千萬歐元的募資輪——當然,我們仍然只有兩千五百萬歐元可以投資,募得兩億五千萬歐元的新創則可以紮紮實實地運用兩億五千萬。

誠然,有些VC第一次募資就輕鬆達標五千萬或甚至一億美元,但是這些人如果不是成功或知名的前創業家,就是曾經在谷歌或者臉書高速成長時期擔任過高級幹部之類的,當然還有一些是富二代——有時候當事人自己根本沒打算開投資公司,也都會被心急小孩前程的有錢爸媽拿著白花花的鈔票趕鴨子上架。

到頭來除非自己也經歷過募資的挑戰,一個VC不可能理解創業家在募資過程的掙扎和奮鬥,也很難識破其實募不了資金的創業家。

有一次在跟一位創業家聊天時,他跟我抱怨為了募兩百萬美元的種子輪,他聯絡了最少不下二十家風險資本管理公司,但是最終都沒下文。一般我聽到這種話就會光速逃,但因為我還滿欣賞這位先生的工程專業,打算勸說他加入我們投資的公司擔任技術長,我就打開了我的筆電,找到一個試算表檔案打開後,順手拿了一張A4紙遮住螢幕大半,然後整個筆電轉過去給他看——那是我們募集基金時總共接觸過的可能LP清單,以及各自的可能投資金額範圍以及關鍵決策者名字,試算表的列數一直向下捲到第100列還沒捲完,他就知道我的意思了。

能夠成功募資的才是真正的VC,和真正的創業家過招時也才更能惺惺相惜,也才能夠提高投資成功的機率。

而且天曉得,搞不好在奮力募資的過程中,讓接觸過的風險資本家大為欣賞,乾脆拉你帶槍投靠,加入他們成為合夥人也說不定……

*作者為台灣大學電機畢業,在台灣、矽谷和巴黎從事IC設計超過十年,包含創業四年。在巴黎工作期間於HEC Paris取得MBA學位,轉進風險投資領域,現為Hardware Club合夥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楊建銘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