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我們要的是真相,還是自欺欺人的謊言?

2022-09-02 06:30

? 人氣

這3個踢館事件廣為人知,但是否影響到學術論文的審查流程呢?很遺憾的,答案是毫無影響,其中的「索卡爾事件」見諸大眾傳播媒體,但人文學科領域的學者淡然處之,將之視為「偶發的特例」。其他2個事件廣受學界引述,但對於學術論文審查流程的影響卻等同於0。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後2個事件著眼於研究方法。「共同方法變異(common method variance;CMV)」意指調查資料的統計變異有一部分來自於研究方法,並非全數反映構念本身的變異,而多數統計分析都是根據總變異來導出結論,因此CMV愈大則研究結論愈可能錯誤。「構念性質」點出了由多個異質性指標構成的形成性構念,和由多個同質性指標構成的反映性構念,彼此在理論層面和分析方法上都水火不容。

然而,這兩個事關研究發現正確性的踢館事件,只在學界掀起微不足道的漣漪。雖然有部分作者和審查人將CMV納入考慮,但整體而言影響有限,遠遠達不到「知行合一」的水準,而「構念性質」事件只是配合相關統計方法的問世,帶動了一波形成性構念的研究,並沒有讓學界全面檢討過去的研究發現是否走錯方向。

一個由好奇心衍生的領悟

學界自欺欺人,實務上更是不堪。本文的起源是我對東風飛彈越過台北上空的疑惑,而我的小學同窗就是針對這個疑惑勸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我的疑惑只是好奇之下的理所當然,無關乎國家機密,但我的小學同窗提出的建言,卻讓我理解到這或許是西方先進國家共同建構出來,原本只是藉以安定民心的謊言,如今卻已經成為社會建構下的真相。先看看圖1的簡略說明吧。

20220810-圖1-對於飛彈攻擊目標的疑惑。(作者提供)
圖1-對於飛彈攻擊目標的疑惑。(作者提供)

事實上,我曾經在多部美國電影當中看到相同的劇情:敵方向美國發射洲際飛彈,美國的國安局與CIA等機構立刻得知訊息,並確認飛彈的攻擊目標。當時我只是在看電影消遣,並沒有去思考這個劇情是否合理,但東風飛彈掠過台北上空,國防部宣稱全程掌握且精準的預知彈著點,我就覺得不對勁了。

圖1將中共不必出海就可以打到台灣的兩種武器納入。長程火箭是類似於大砲的拋射性武器,雖然中共宣稱其衛士型火箭炮可以調整彈道而讓彈著點更精準,但也承認這只能算是「微調」,因此如圖中上半部所示,只要雷達抓出其角度、高度、速度等參數,就可以用物理學相當精確的研判出彈著點。

然而,東風飛彈並不是長程火箭。如圖1下半部所示,其飛行路徑是向上發射,進入空氣較為稀薄的高空,然後沿著地球表面飛行,接近預定目標後才開始下降。於是,雷達固然可以鎖定飛彈的軌跡,但是在飛彈開始下降之前,不可能確知其彈著點為何,頂多就是根據其方向與射程,推斷沿途有哪些重要據點可能成為攻擊目標。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