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日武觀點:我們要的是真相,還是自欺欺人的謊言?

2022-09-02 06:30

? 人氣

除非中共傻傻的被騙(這個可能性已經消失),或被迫接受台灣獨立,否則台灣海峽就沒有和平可言——這是醜陋的真相,也是台灣民眾不願意承認的真相!(資料照,取自中華民國陸軍臉書)

除非中共傻傻的被騙(這個可能性已經消失),或被迫接受台灣獨立,否則台灣海峽就沒有和平可言——這是醜陋的真相,也是台灣民眾不願意承認的真相!(資料照,取自中華民國陸軍臉書)

不怕,不代表沒事——我們不怕Omicron,結果到8月上旬為止已經犧牲了8400多條人命!

日前,一位小學同窗勸我,不要對各種時事雞蛋裡挑骨頭,因為「有些實話不能說,有些說了不是實話,為了提振軍民士氣,一般都是報喜不報憂,任何國家都不例外」。這是專制時代的愚民政策,卻是我小學同窗眼中的理所當然!我沉澱了好幾天,才釐清自己退休生活不快樂的根源:從執教時期甚囂塵上的「學用落差」開始,到退休前後看到的諸多政壇亂象,全盤顛覆了我所接受的學術訓練當中,對於真相(truth)或事實(fact)的堅持──這是對個人價值觀的否定,也是對個人存在價值的否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本文將從學術界幾個著名的「踢館事件」談起,彰顯出少數學者對於真相或事實的堅持,以及多數學者自欺欺人的冷漠,其後再聯結到近期的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 Pelosi)訪台風波,藉以證明包括台灣社會在內,我們所熟悉的世界基本上都是在自欺欺人。

少數學者的堅持,多數學者的冷漠

先談以「發掘真相,創造知識」為使命的學術界。在「發表或淪亡(publish or perish)」的文化主宰學界之後,發掘真相和創造知識老早成為歷史,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發表,而發表的主要目的則是保住教職並獲得升遷。

也因此,多數學者都藉由觀察和經驗,自行建構出一套「作者秘方(author’s formula)」,例如選擇小題目、選擇熱門題目、選擇先進分析方法、多引用投稿期刊既有文獻等等,甚至還包括晦澀難讀,看似高深莫測的「讓人自覺愚蠢的寫作法(obtuse writing)」!

這一切都是「為了發表而研究」,而不是「為了發掘真相、創造知識而研究」。然而,雖然有不少人提出警告,但學界高度自嗨,沉迷於用論文發表來區分學術地位高低的遊戲規則。這其中,只有少數人直言不諱的指出,包括頂尖期刊在內,許多已發表的論文很可能根本就是垃圾,表1列出幾個我所熟知的重要範例。

20220810-表1-學界著名的部分踢館事件。(作者提供)
表1-學界著名的部分踢館事件。(作者提供)

前3個事件都是針對學界引以為傲,視為聖牛(sacred cow)般不可侵犯的同儕審查(peer review)。「論文重投事件」顯示同儕審查相當不可靠(學術上稱為「信度偏低」),不但未能抓出原封不動重新投稿的論文,而且絕大多數原本接受而且廣受好評的論文,在另一組審查人眼中卻變成品質低劣的殘次品。

「索卡爾事件」證明旁徵博引但言之無物的論文,有可能瞞過審查人的法眼而獲得刊出,「大咖鎩羽事件」則證明,許多審查人有眼無珠,把諾貝爾經濟學獎代表作當成不值得刊出的學術垃圾。

這3個踢館事件廣為人知,但是否影響到學術論文的審查流程呢?很遺憾的,答案是毫無影響,其中的「索卡爾事件」見諸大眾傳播媒體,但人文學科領域的學者淡然處之,將之視為「偶發的特例」。其他2個事件廣受學界引述,但對於學術論文審查流程的影響卻等同於0。

後2個事件著眼於研究方法。「共同方法變異(common method variance;CMV)」意指調查資料的統計變異有一部分來自於研究方法,並非全數反映構念本身的變異,而多數統計分析都是根據總變異來導出結論,因此CMV愈大則研究結論愈可能錯誤。「構念性質」點出了由多個異質性指標構成的形成性構念,和由多個同質性指標構成的反映性構念,彼此在理論層面和分析方法上都水火不容。

然而,這兩個事關研究發現正確性的踢館事件,只在學界掀起微不足道的漣漪。雖然有部分作者和審查人將CMV納入考慮,但整體而言影響有限,遠遠達不到「知行合一」的水準,而「構念性質」事件只是配合相關統計方法的問世,帶動了一波形成性構念的研究,並沒有讓學界全面檢討過去的研究發現是否走錯方向。

一個由好奇心衍生的領悟

學界自欺欺人,實務上更是不堪。本文的起源是我對東風飛彈越過台北上空的疑惑,而我的小學同窗就是針對這個疑惑勸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我的疑惑只是好奇之下的理所當然,無關乎國家機密,但我的小學同窗提出的建言,卻讓我理解到這或許是西方先進國家共同建構出來,原本只是藉以安定民心的謊言,如今卻已經成為社會建構下的真相。先看看圖1的簡略說明吧。

20220810-圖1-對於飛彈攻擊目標的疑惑。(作者提供)
圖1-對於飛彈攻擊目標的疑惑。(作者提供)

事實上,我曾經在多部美國電影當中看到相同的劇情:敵方向美國發射洲際飛彈,美國的國安局與CIA等機構立刻得知訊息,並確認飛彈的攻擊目標。當時我只是在看電影消遣,並沒有去思考這個劇情是否合理,但東風飛彈掠過台北上空,國防部宣稱全程掌握且精準的預知彈著點,我就覺得不對勁了。

圖1將中共不必出海就可以打到台灣的兩種武器納入。長程火箭是類似於大砲的拋射性武器,雖然中共宣稱其衛士型火箭炮可以調整彈道而讓彈著點更精準,但也承認這只能算是「微調」,因此如圖中上半部所示,只要雷達抓出其角度、高度、速度等參數,就可以用物理學相當精確的研判出彈著點。

然而,東風飛彈並不是長程火箭。如圖1下半部所示,其飛行路徑是向上發射,進入空氣較為稀薄的高空,然後沿著地球表面飛行,接近預定目標後才開始下降。於是,雷達固然可以鎖定飛彈的軌跡,但是在飛彈開始下降之前,不可能確知其彈著點為何,頂多就是根據其方向與射程,推斷沿途有哪些重要據點可能成為攻擊目標。

我不是飛彈專家,上述飛行路徑只是我閱讀與思考的結果,所以圖1右下方的說明給出一個問號。然而,我確信目前的科技無法駭進飛彈甚或控制台,藉以提前掌握預定彈著點,否則就必定會出現電影《當地球停止轉動》(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當中的劇情:外星人駭進美軍的無人機,然後反過來攻擊美軍!

因此,「精確掌握預定彈著點」非常可能只是安定民心的「場面話」,而國防部敢於做出這種宣示,一方面是9成99以上的民眾面臨「科技障礙」,無法分辨國防部所說的究竟是真話或謊言,另一方面則是具備足夠知識的飛彈專家,多年來始終沒有對掌握預定彈著點的說法提出異議,在今日的台灣當然也不會吐槽。

但有些騙局就是利用這種「科技障礙」。例如,早在半個多世紀前開播的電視劇《壇島警騎》(Hawaii Five-0)當中,就有一集描述美女企業家如何用「滴血驗癌」的機器行騙,而半個多世紀之後,在美國矽谷享有「女賈伯斯」稱號的一位女神級企業家,就是利用相同的手段,創造出45億美元的身價,中招的不乏縱橫業界或政壇的老江湖,包括媒體大亨梅鐸(Rupert Murdoch)、美國前國務卿舒茲(George P. Shultz)和季辛吉(Henry A. Kissinger)等。

國防部也因為「不發警報」而受到質疑,許多自稱專家的人則跳出來為國防部辯護,但圖1下半部也對這點有所解析。若東風17型飛彈在接近台北時開始下降,那麼以高度100公里,速度10馬赫,下降角度45度計算,大約40多秒就擊中目標,這個時候再發布警報還有意義嗎?即使趕得及發出警報,民眾也根本來不及出門,遑論躲到動輒數百公尺以外的防空設施了!

這就讓我聯想到《5號戰星》(Babylon 5)系列電影當中的一段劇情:主角被不知名的先進種族帶到未來,站在高處俯瞰壯闊的首都,接著在毫無預兆之下,眼前突然出現一片強烈的白光,然後就沒有了,整個首都全部蒸發──現有科技當然無法讓首都蒸發,但對個人或家庭而言確實足以造成「沒有了」的悲劇!

長程火箭攻擊的情況會好一點。以台灣海峽的平均寬度180公里來計算,中共的衛士型火箭砲可以打到台灣的每一個角落,而從發射開始,給台灣的反應時間只有23分鐘左右,扣除電腦運算、人工處理、和傳達聯絡等時間,從發出警報到火箭落地頂多10來分鐘吧——所以,要不然就是像重慶空襲記錄片那樣,聽到警報就拚命衝進防空設施,要不然就是躲在家裡聽天由命!

總之說穿了,最可能的真相是國防部和一般民眾一樣,事先認定中共只是在演習,不會把東風飛彈的彈著點設定在台灣,因此有恃無恐,而自欺欺人的精確掌握預定彈著點一說,則只是為了安定民心的謊言,也就是俗稱的「善意的謊言(white lie)」。

這不是恐嚇民眾,而是具有科學根據的真相。只有認清真相,我們才可能瞭解自己的處境並慎謀對策。報喜不報憂的官方說法固然可以讓我們心安,但有可能後患無窮,例如在疫情指揮中心的操作下,我們不自覺的把Omicron流感化,喪失戒慎恐懼之心的結果是不復見去年的「自主封城」,而後果則是到8月上旬為止,染疫死亡人數已經達到去年的10倍!

美國陣營的自欺欺人

最後當然要談裴洛西風波當中,各國政要和台灣社會的自欺欺人。這裡不談裴洛西訪台的動機和對台灣的意義,因為那些早已淪為各取所需的「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許多論述都是不講道理也不分青紅皂白的一廂情願。

表2整理出對於中共軍演的部分國際反應,這個「部分」不但只是挑選其中一部分,更是反映了台灣媒體幾乎只報導美國陣營觀點的偏食。表中左側是各國的官方說法,右側則是自欺欺人的事實。

20220810-表2-各國政要自欺欺人的部分範例。(作者提供)
表2-各國政要自欺欺人的部分範例。(作者提供)

這類對中共的譴責,除了宣示立場之外毫無意義可言。雙方立場相反,彼此眼中的「正當性(legitimacy)」迥異,中共那頭最具正當性的觀點,無疑是源自於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的「槓上美帝,拿下台灣」,幸好還有權衡利弊得失的理性抉擇觀點加以克制——正如同台灣多數民眾的選擇是獨立,但理性抉擇觀點克制了立刻宣布獨立的衝動,取而代之的是不斷試探中共紅線的「漸進式台獨」。

說穿了,美中衝突的原因就是美國不容許任何勢力威脅其霸權,這點在古巴飛彈危機中赤裸裸的傳達到全世界。如果中共乖乖的扮演「世界工廠」的角色,那麼雙方不會發生衝突,但中共同樣有野心,其「大國崛起」的宣示和「一帶一路」的行動,相繼侵犯到美國這個全球霸主的尊嚴與利益。

於是,美中之間即使沒有陷入修昔底德陷阱(Thucydides Trap)而宣戰,也少不了拉幫結派各盡所能的爭鬥,而二戰以來始終緊抱美國大腿的西歐和日韓等國,當然會選擇美國陣營,台灣自然也不例外。

既然立場敵對,那麼就是不擇手段求勝,沒有什麼道義可言,自欺欺人算得了什麼,可以的話甚至會在滿臉笑容相互擁抱的同時動刀動槍。在這種情況下,你當然可以因為政治立場而無條件支持美國陣營的官方說法,但除非你先丟掉自欺欺人的「既要當婊子,又要立貞節牌坊」,否則就不能強迫全台灣的民眾都相信這種說法就是真相!

實際上,提出修昔底德陷阱的哈佛大學教授艾利森(Graham Allison)已經指出,「美國政壇的根本原則之一是不容許任何一個重要的競爭對手,在國家安全方面實現其應有的權利」,而近年縱橫美國的極右派則早已按捺不住,例如有意參選總統的前國務卿龐培歐(Mike Pompeo),就公開呼籲美國承認台灣獨立。

所以,真相就是美國陣營在裝、在演戲,死不承認自己的「假一中,真台獨」,然後端出和平這個普世價值觀,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譴責中共!

台灣社會的自欺欺人

回到台灣這頭,因為媒體人陳文茜的臉書貼文,我把自欺欺人的時間軸涵蓋到1996年的第3次台海危機。如表3第1點所示,當時台灣社會雖然有點緊張,但大致還是相信兩岸不會打起來,而陳文茜的貼文卻告訴我們當時有多麼危險。

20220810-台灣社會自欺欺人的部分範例。(作者提供)
表3-台灣社會自欺欺人的部分範例。(作者提供)

說穿了,美國陣營的立場很簡單,他們宣稱支持一中原則,但什麼情況才是違反一中原則,完全由他們說了就算,中共沒有權利反對。同樣的,台灣社會的主流想法也很簡單,我們知道中共忌諱台灣獨立,但我們主張什麼狀況才算是台灣獨立,完全由我們說了就算,中共無權自行解讀。

換言之,美國陣營和台灣社會都把中共當成「卑賤的下等人」,沒有表達意見的權利。2者都是在自欺欺人,表面上只是對於一中原則和台灣獨立的解讀有別於中共,但說穿了就是對中共的鄙視——只要死不承認「假一中,真台獨」或「漸進式台獨」,中共識破了又能如何,面子裡子都毫髮無傷。簡單一句話:誰叫你弱,幹不過美國!

近期的一個範例是,美日澳三國於東協外長會議期間發表的聯合聲明中,乾脆就直接在一中政策後頭加上「若屬適用(where applicable)」的但書,意思非常清楚──何謂一中原則,由我們說了就算,中共沒有置喙的餘地。

這是赤裸裸的「誰的拳頭大,誰就有道理」,自己擁抱強存弱亡的社會達爾文主義,卻自詡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假自由民主之名強迫中共接受「假一中,真台獨」和「漸進式台獨」。雖然結果確實有利於美國和台灣,但顯然是不擇手段,和我們所譴責的武力威脅一樣都是以力服人,差別只在於台灣是狐假虎威的「借美國之力」。所以還是那句話:大哥不要笑二哥,彼此彼此而已!

然而,多個中東國家都敢於對抗美國,為何中共不敢為了台灣槓上美國?畢竟,目前的中共已非昔日吳下阿蒙,從1996年GDP只有日本的5分之1,平均每人GDP只有日本的50分之1,成長到2021年GDP相當於日本的3倍多,而平均每人GDP也超過高中所得(higher middle income)國家的平均數。

台灣社會把美國神化到舉世無敵的地步,但稍具世界觀的人都知道,美國把古巴轉為附庸的努力失敗了,美軍在越戰中因為傷亡慘重而放棄,俗稱為「韓戰」的朝鮮半島戰役也不算贏,至於在中東扶植傀儡政權的努力更是一敗塗地。

當然,這些失敗不是因為美國不夠強,而是因為美國精於算計,在所獲利益不足以超過所付代價之下相繼選擇放棄。古巴飛彈危機被前副總統呂秀蓮譽為「追求和平的典範」,但真相是美國絕不容許自家後院有飛彈可以隨時攻擊自己,而真的把蘇聯捲入戰局代價太高,因此提出一個足以讓蘇聯同意的交換條件!

媒體人趙少康用「很神奇」來形容台灣社會,因為在全世界都在為台灣擔憂的同時,台灣人反而很淡定,用「反正不會打,你們緊張什麼?而且就算真打了,我們又能怎樣?」來麻痺自己。外媒甚至用「享受裴洛西旋風」來形容台灣社會,因為民眾「渴望獲認定自己並非北京眼中的叛逆省分,而是一個自豪的國家」,而裴洛西訪台正是美國這條粗大腿給予的認定。

活在現實還是活在夢境?

稍具世界觀的人都知道這類言行「很鴕鳥」,也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選擇性知覺(selective perception),但這就是台灣主流社會的抉擇,而這個抉擇還真的有幾分道理,因為真相過於醜陋,繼續活在睡夢中或許比較幸福。

《駭客任務》(Matrix)系列電影當中就有一段相應的劇情:一位反抗軍成員決定背叛,因為每餐都吃麥片粥的日子太苦了,他寧可回到養殖箱當中沉睡,雖然知道那裏頭只有夢境,但他願意選擇能夠隨意享受牛排等美食的快樂舒適。

當前的真相其實很清楚。台灣多數民眾選擇獨立,於是持續支持綠營的「漸進式台獨」,然後自欺欺人的把相關事件解釋成「只是維持或描述現狀」。美國面對中共的崛起,當然會選擇用台灣牽制,但美中雙方政經關係錯綜複雜,不適合公開支持台獨,因此選擇「假一中,真台獨」,持續用一中原則和對台政策不變來自欺欺人。

換言之就是,除非中共傻傻的被騙(這個可能性已經消失),或被迫接受台灣獨立,否則台灣海峽就沒有和平可言——這是醜陋的真相,也是台灣民眾不願意承認的真相! 

一廂情願的自欺欺人,可以讓自己過得比較快樂幸福,這也是多數台灣民眾的抉擇。我當然也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反正天塌下來有高個子頂著,但是看著一堆人明知道那只是自欺欺人的謊言,卻歡欣雀躍的鼓掌叫好,感覺上就是回到退伍前的「榮譽團結座談會」,雖然有滿肚子怨氣加上一籮筐的建言,最後卻只能對逢迎拍馬、歌功頌德的發言拚命鼓掌。

這不是我想要的人生,因此我的抉擇是改編自魯迅名句的「言所當言,千夫所指而不悔」,不惜得罪台灣那上千萬的無腦狂信徒,嘗試實踐于右任《壬子元日二首》當中的「不容青史盡成灰」!

*作者為大學退休教師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