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經濟觀察:香港發展科技創新遭遇資源詛咒,能否就此走上「高速道路」?

2022-07-24 13:10

? 人氣

葵涌貨櫃碼頭
在衝擊下香港葵涌貨櫃碼頭的全球排名連年下跌。

通過轉口貿易,幾乎沒有製造業的香港,卻成為全球第六大商品輸出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香港的另一優勢金融業也頗為類似,早在80年代香港聯交所即成立,彼時中國發展提速,但金融領域發育遲緩,即便時至今日,金融管制依然嚴格。相比之下,香港資金自由流動,又處於中國主權之下,天然成為中國金融在體外循環的一個中心——不僅是大量優質企業的上市目的地,還是全球最大的人民幣離岸業務中心。

貿易和金融,由此成為驅動香港發展的「雙輪」。然而,近年來,僅靠這兩個輪子,似乎跑得越來越不穩了:

一方面,中美對峙愈發激烈,美國威脅取消香港獨特的貿易地位,再加上中國其他港口設置保稅區等措施(比如海南自貿島),以及裝卸自動化革新帶來的低費用,多少會稀釋香港的優勢,讓香港港的吞吐量排名不斷下滑。2004年時保持多年的全球吞吐量第一拱手相讓,此後被上海、深圳、寧波、廣州紛紛超過,排名已掉到第九。

另一方面,金融業吸納就業能力極差,佔經濟20%左右,僅創造6%-7%的職位。大量就業人口被擠壓進餐飲、零售業的低端崗位,而且這些崗位上升空間有限,阻礙社會流動性,拉大貧富差距。香港大學經管院長蔡洪濱曾表示,對香港經濟觀察越深入越驚訝,整體發展水平和社會發展指數竟然如此不相稱——人均GDP媲美歐美髮達城市,但基尼係數、科研投入佔比卻與非洲無異。

香港社會也逐步意識到,破題就在於科創。上海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研究員王泠一撰文表示,與多為國際智庫研究員交流後達成共識,香港的未來,除了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這兩個輪子,還應加上北部都會作為經濟戰略腹地,以及把打造國際創科中心作為戰略突破口,「如同汽車四個輪子間的緊密配合」。

香港的資源詛咒

李家超在香港科學園舉行的2022年孵化畢業典禮上發表講話。
李家超在香港科學園舉行的2022年孵化畢業典禮上發表講話。

香港在科創上的動作不可謂不早,1999年就設立50億港元的「創新及科技基金」。但步子卻不大,直到2015年才成立創新及科技局,負責制訂全面的科創政策;但上述基金每年投入長期增長乏力,在7億元左右,直到近兩年才大幅增長,但也僅48億港元。

相比之下,同樣在1999年成立的「深創投」(深圳市創新投資集團),發展迅速,在今年僅上半年,就已投資項目1463個,累計投資金額約859億元人民幣。

香港起步早,步子小的一個原因,或許可以套用「資源詛咒」的理論來觀察——這個概念是英國經濟學家理查德·奧蒂(Richard Auty)提出,用來形容某個國家或地區擁有大量某種不可再生的天然資源,反而會形成工業化長期低水平、產業結構難以轉型升級、過度依賴某單一資源的窘境。比如中東國家的石油資源。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