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飛狀元,歷二朝三度拜相:《風雪破窯》選摘(2)

2022-07-07 05:10

? 人氣

呂蒙正不好名也不攬權,任相期間規畫的重要措施都交由皇帝提出,歸功於上,天下稱道。(示意圖/取自youtube)

呂蒙正不好名也不攬權,任相期間規畫的重要措施都交由皇帝提出,歸功於上,天下稱道。(示意圖/取自youtube)

後唐滅亡後, 經歷後晉(936~947) 、後漢(947~951) 和後周(951~960) 三個短命的王朝。時局動盪,移居太原的呂氏家族,由於史料缺乏,情況不大清楚;不過,946 年呂龜圖的家庭在洛陽的居所迎來了一個新生嬰兒,他就是未來大宋王朝的「狀元宰相」呂蒙正。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呂家早已在宋朝建立前,就從山西太原遷徙到河南洛陽。雖逢亂世,但呂龜圖還是有很多妻妾,可見家境生活還算不俗;可惜,呂蒙正的童年亦因此而飽歷滄桑,其母親劉氏因為丈夫「多內寵」,夫妻間經常爭吵衝突,最後呂蒙正母子被呂龜圖趕走。但劉氏忠貞守節,誓不改嫁。呂龜圖調職邊地後,呂蒙正遂與母親到洛陽龍門山的寺院寄居,一邊侍奉劉氏至孝,一邊努力讀書。「風雪破窯」的生活最是艱苦,呂蒙正只盼能一朝登第,脫貧解困。皇天不負有心人,太平興國二年,呂蒙正舉進士,太宗親點為狀元,從此飛黃騰達。不過,父母的離異叫呂蒙正十分遺憾,呂龜圖後來回到京師,他就向雙親跪泣請求復合;礙於兒子情面,兩老答應與呂蒙正同住,但夫妻終是「異堂而處」,呂蒙正早晚奔走於父母兩邊廂,服侍周到,孝感動人。

呂蒙正是太宗繼位(976) 後第一榜科舉的狀元,即宋人所謂的「龍飛榜」,當時太宗正積極進行統一大業,求才若渴;他們君臣兩人同值三十多歲的壯年,大有作為,呂蒙正自然受到太宗的眷顧重用。983 年,呂蒙正升任參知政事,988 年即為宰相,自登第未及十年而執政,十二年就拜相,當世罕見。是時開國元勳趙普(922~992) 為首相(北宋宰相制度,滿員時有三人,簡稱為首相、亞相、末相),太宗實有借其地位護持呂蒙正之意;難得的是,與擅操權術的趙普同殿為臣,呂蒙正不但未有招致嫉忌,反而得到趙普大力推許,可見其持重穩健。不久,趙普罷相,呂蒙正代為首相,至991 年罷,任相共四年;993 年呂蒙正復為首相,至995 年罷,期間獨相一年六個月。1001 年,真宗再起用呂蒙正為首相,翌年呂蒙正患病,前後七次上章請求退休,至1003 年罷,居相位兩年七個月。

趙普。(取自維基百科)
趙普。(取自維基百科)

呂蒙正三次任相,在位約九年,為政注重簡靜,他曾引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之論,游說太宗對人民施行寬大政策,用人則以德行為先,黜退小人,使賞罰不會過度。對外方面,呂蒙正亦反對征討攻伐,他曾向太宗說:「戰爭傷人耗財,不可常常發動」,後來又以隋煬帝(楊廣,569~618)和唐太宗(李世民,598~649)征高麗無功為戒,勸導真宗切勿輕啟對遼戰爭;至其罷相返歸洛陽養疾,仍叮囑真宗「以百姓為念」,接受遼人請和之議。然而,呂蒙正並非消極面對邊政,當時西北守將屢請增兵抵禦西夏,他便說「兵非取於民不可」,請求於河南各州徵調壯丁服役;又建議於保州(今河北省保定市)、威虜(今河北省徐水縣西)、靜戎(今河北省徐水縣)、順安(今河北省高陽縣東)等沿邊軍州預備充足的糧餉,後來更主張授予西涼府(今甘肅省武威市)六谷部首領潘羅支(?~1004) 為觀察使,借此挑撥吐蕃與西夏的關係,以夷制夷。其實,呂蒙正主張實施清靜無為的政策,自有其背景及需要,蓋宋初經歷多場統一戰爭,太宗時又三敗於遼,國家元氣大傷,民生受損,加以西夏人又蠢蠢欲動,故統治者必須與民休息,惟當邊禍嚴峻危及王朝安全時,則自然要積極對付。

呂蒙正在宰相任內以正道自持,行事絕不苟且, 遇事敢言, 多次觸怒太宗。例如淳化五年(994) 正月十五元宵夜,太宗設宴與群臣賞燈,酒酣之際,自吹自擂說:「五代時,生靈凋喪,周太祖(郭威,904~954)自鄴城南歸,官吏和百姓都被劫掠,下則有火災,上則現彗星,觀者驚恐畏懼,當時大家以為天下再無太平日子了。朕親自總攬政事,萬事大致都得到治理,每當想到上天的恩賜,才有這般繁榮昌盛,便知道國家的治理與混亂都在於人。」左右侍候者自然大拍馬屁,歌功頌德,可是呂蒙正竟不買帳,走到太宗面前說:「皇帝所在之處,官員和百姓都在此聚集,所以如此繁盛。臣曾經看到都城外不數里之處,饑寒而死者甚多,不完全是都城裡的這樣。願陛下從近看到遠,那才是蒼生之福。」太宗聽後臉容變色,不發一言。當時以正直敢言著稱的諫臣王禹偁(954~1001) 亦在場,嚇得汗流浹背,呂蒙正卻侃然走回座位,同僚都佩服他的剛正不阿。

呂蒙正諡號「文穆」。(取自百度百科)
呂蒙正諡號「文穆」。(取自百度百科)

……

呂蒙正衣服的夾袋中有一部小冊子,每逢有客人謁見時,他必詢問有什麼人才;待客人離去後,他隨即記下姓名,分門別類,等到朝廷求才時,呂蒙正就從囊中冊裡選拔。因此,呂蒙正為相時,文武百官都非常稱職。呂蒙正的確善於觀人,富言(969~1031) 是他的門客,一天告訴呂蒙正說自己的兒子年幼,因為家貧,懇求讓他入書院侍奉呂蒙正的兒子們讀書。呂蒙正答應了他,待見到富言的兒子後驚嘆:「這個孩子將來的名位與我相似,而功勳事業卻遠過於我。」於是命他與自己的幾個兒子一同學習,供給豐厚,悉心照顧。富言的兒子就是後來仁宗和神宗兩朝的名相富弼(1004~1083)。

……

與呂蒙正同年登第者如王沔(950~992)、王化基(944~1010) 、張齊賢(943~1014) 、陳恕(945~1004) 及溫仲舒等後來均陸續受到重用,他們的勢力逐漸膨脹。有一種意見認為,宋代同年登第者會形成一個集團,互相薦引,不同榜者形成不同派別,黨同伐異。宋初的黨爭,不能簡單理解為「南北之爭」,而是「不同年」之爭。因此,呂蒙正與977 年「龍飛榜」的「同年」乃形成一個集團, 勢力龐大, 但受到以寇準為首的980 年「龍虎榜」的「同年」攻擊,故呂蒙正曾指責寇準「輕佻又好聲譽,不可不察」。然而呂蒙正胸襟廣闊,史稱其「不喜記人過」,當他剛任參知政事上朝時,有人在簾內指著他輕蔑地說:「這個小子也是參政嗎?」呂蒙正佯裝沒聽到就走過,同列官員很不滿,下令詰問此人是誰,但呂蒙正急忙制止。退朝後那些同事仍然憤憤不平,後悔沒有追問到底,呂蒙正卻解釋說:「如果知其姓名,則終身不能忘記,所以不如不知。不問其姓名,有什麼損失呢?」呂蒙正的氣量,於此可見。

呂蒙正不好名也不攬權,任相期間規畫的重要措施都交由皇帝提出,歸功於上,天下稱道,故到了1001 年再次任相時,他與寇準一榜的鬥爭逐漸緩和。最後,蒙正堂姪呂夷簡娶了寇準同榜進士馬亮(959~1031) 的女兒, 兩派在第二代以後融合,呂家勢力並未因此受挫。此外,呂蒙正樂於推薦人才, 賞識後來仁宗朝的名相王曾(978~1038) , 照顧富弼, 故後來王曾接受王(957~1017,寇準「同年」,真宗朝宰相)囑咐推薦呂夷簡, 富弼與呂蒙正之子呂居簡(999~1070) 相善,未嘗不和此有關,這對呂家的發展極有幫助。

呂蒙正晚年回到洛陽祖家定居,有園亭花木,子孫在旁服侍,每日與親舊宴會,怡然自得。他先後娶宋氏與薛氏為妻,兩人都比他早死;兒子十人,除呂居簡外,其餘也都早逝,有孫及曾孫若干人。1011 年,呂蒙正以六十六歲高齡去世,真宗悲痛不已,三日不能上朝;歷封萊國公、徐國公、許國公,贈太師、中書令,謚「文穆」。據宋人記載,呂蒙正「生於洛陽祖屋的正室裡,至去世亦同樣在那臥床之上」,落葉歸根,壽終正寢,叫人安慰。整個宋代,對呂蒙正的評價都很高,太宗曾親筆書寫「淳德守正」字書一卷送給他,南宋的學者呂中(1247 年進士)也盛讚其相業。

*作者為香港大學哲學博士,專攻宋代史和民間信仰研究。師承著名宋史學者羅球慶教授與陶晉生院士。曾任香港理工大學中國文化學系客席講師、《香港社會科學學報》副編輯。本文選自作者著作《風雪破窯:呂蒙正與宋代「新門閥」》(三民書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