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下一步行動》:重新審視中國崛起,「合作」可能是美中關係被嚴重忽略的誤區

2022-06-14 17:00

? 人氣

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摩爾指出,人們對北京的信心和希望只得到了部分證實。中國雖不再是多邊氣候談判的攪局者,並兌現了其在巴黎做出的減緩排放增長和大幅擴大可再生能源的一些承諾,但顯然,中國對應對氣候變化的貢獻雖然很重要,但不足以使地球免於過熱。他說,中國承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可不幸的是,這一目標能否實現還遠未明確。中國也已明確宣布將優先考慮就業增長,自2014年以來首次不設定具體的能源效率提升目標。該書倍感悲觀地說:「令人擔憂的是,北京批准建設更多燃煤電廠比前兩年作為其大流行後恢復工作的一部分的總和還要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目前美中合作乏善可陳,處於多年來的最低水平。美國《自然》雜誌最近的一篇研究發現,過去三年多來,共同署名中美科研機構的論文作者數量下降20%多。該報告援引維拉諾瓦大學的政治學教授黛博拉·塞利格森的話說,中國在某些領域的研究處於世界一流水平,「如果美國停止與中國合作,我們就切斷了自己跟當今國際科學界很大一部分正在進行的科學研究的聯繫,」。

摩爾似乎認為,從拜登政府的角度來說,美國並未放棄、甚至是仍然十分重視合作。雖然外界對最近布林肯國務卿的政策演講大多集中在兩國競爭一面,但是布林肯在這次演講中三次提到與中國合作。摩爾認為,這篇演講在很大程度上與他的新書也有異曲同工之處。他透露說,他對白宮一名官員說,布林肯國務卿最近的中國問題演講用三十分鐘錶達了他三百頁的論著的主題。

毋庸置疑的是,中國雖已被歐巴馬言中強大起來,但遠非美國的合作夥伴。與歐巴馬所言正相反,美國當前最緊迫的威脅似乎正是大國之間的競爭,布林肯在演講中也承認,儘管普京總統發動的戰爭還在繼續,「我們仍將聚焦於對國際秩序的最嚴峻的長期挑戰——這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帶來的挑戰」。

失控的氣候變化將使地球上的大片地區無法居住,未來的流行病可能比COVID-19更致命,而新興技術雖有望改善人類生存狀況,也會創造出新的災難,包括生物工程武器和增加核戰爭風險。中國對於避免這些全球性災難中的每一個都至關重要。「如果我不得不將這本書總結為一句話,那就是結論中的這一句話:在氣候變化、流行病和基因工程的時代,世界最終需要中國取得成功——反過來也是如此。」摩爾說。

不可否認的是,美中合作這一提法已是老生常談,競爭和合作也常常被分別規劃在兩個不同領域,一提到合作主要就是盯著氣候做文章。但在摩爾看來,正是在兩國競爭最激烈的新興科技領域雙方應展開合作。在作者的筆下,「合作」實際上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