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威克觀點:烏克蘭戰爭改變台灣戰略思考

2022-05-13 06:40

? 人氣

在烏克蘭戰爭中大放異彩的無人機,台灣早已發展了許多年,從單兵使用的、中小型偵察用的、大型而且可能擁有攻擊能力的、還有能夠發動蜂群式攻擊而且一去不回頭的自殺式無人機,並在2018年的國防科技展覽中對外展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智庫人士和軍事專家的看法是,目前並不清楚台灣自製無人機性能,他們比較注意的是這些無人機能否像烏克蘭無人機一樣與美國情報分享。

卡-28反潛直升機為我方首度偵獲的共機型號。(空軍司令部提供)
卡-28反潛直升機為我方偵獲的共機型號。(空軍司令部提供)

美軍的「不參戰」

美國以不實際進入戰場的方式就能夠協助烏克蘭對抗俄羅斯,也讓台灣對一旦臺海開戰、美國實際上不需要派兵也可以協助台灣作戰的策略有所認識。

台灣的地理和地緣政治與烏克蘭雖有不同,但是從這次烏克蘭戰爭來看,台灣似乎也覺得自己必須加強反空降、反滲透作戰方面的能力,在最近的後備軍人教育召集訓練就出現了城鎮作戰的訓練。

從蔣介石政權退居台灣之後,台灣傳統上有著「臺海出事、美軍必馳援」的想法,台美斷交之前有共同防禦條約、斷交之後則是寄望《台灣關係法》,故而烏克蘭戰爭初期,美國明確表示不會派軍介入時,台灣內部的「美國棄台論」一度甚囂塵上。

隨後美國大筆軍援烏克蘭,還有傳出自2014年烏東戰爭以及俄國倂吞克裡米亞之後、美軍就提供烏克蘭軍事訓練等協助的消息之後,美國似乎也不避諱提及其實也一直在提供台灣各種軍事訓練。

烏克蘭之所以在這次戰爭得到西方國家的普遍同情與支持,主要也就是因為全國大多數人民的抗敵意志令人欽佩,在這個方面,台灣的國防部長曾經在立法院就「臺海一旦開戰、台灣能撐多久」回答立法委員質詢時說「要打多久,奉陪到底」。

烏克蘭戰爭以來,台灣許多戰略思維都受到審視和檢討,但是很可能需要驗證的是長期自認生活在承平時期的台灣人能否像邱國正説的一樣、一旦發生戰爭之後能夠願意「奉陪到底」。

*作者為台灣出生的醫界逃兵,曾經客居美國然後到英國從事媒體工作,也研究東亞歷史,八十年代離開台灣,繞世界一圈後返台定居。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本文原刊《德國之聲》,援權轉載。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