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這些入學方式的變動,對學生的素養都是傷害

2022-05-09 05:50

? 人氣

首先,在【點教育】專欄2019年10月7日刊出的〈這樣的「學習歷程檔案」真實嗎?〉一文中就明白指出: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本是美事一樁,但若該檔案是為大學申請入學而非自我提升用,就不一定真實。君不見歷來和學生升學有關的各種證明充斥著「過度包裝」或「虛偽不實」?例如該由學生承擔的公共服務,實際是由無權勢地位的家長代做或由有權勢地位的家長直接核章;擔任幹部或學業排名等資料更由學校直接做假;而報告或「小論文」則係家長或委由外包人員代筆等。可以這麼說:教育部的這一政策根本就違背了「一〇八課綱」所揭櫫的基本理念「學生是自發主動的學習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更糟的是,教育部規定「課程學習成果」(包括修課記錄及學分數之課程作業、作品及其他學習成果。)「須經任課教師於系統進行認證,僅認證成果為相關修課之產出,但不會進行評分與評論。」表面上這是希望學生展現自己的成就,但課程學習成果不是學生與教師的共同成就嗎?這項規定不僅違背「自主行動」這一面向的核心素養,甚至等於「命令」教師完全放棄其專業,悖離了教育的本質!那還需要教師嗎?教育部難道要求「教育不」?有高中教師就評論:高中學習歷程檔案是大學教授們幻想出來的東西;「你們愛看,就自己去看。」

20220319-大學校園場景配圖,清華大學,男大學生。(顏麟宇攝)
學生的「學習歷程檔案」本是美事一樁,但若該檔案是為大學申請入學而非自我提升用,就不一定真實。(資料照,顏麟宇攝)

其次要指出,大考中心所謂的「素養導向命題」與「一〇八課綱」所強調的「核心素養」,除了其中都有「素養」兩字外,關係甚少!所謂「素養導向命題」,說穿了,其實不過是重視快速閱讀的「情境題」。要考生在有限的時間裡透過倉促的閱讀後進入情境去作答,無論用多麼牽強附會的說辭,頂多與前述九大項目的「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及「符號運用與溝通表達」扯上關係。但又真的能考察出「實踐力行」的素養嗎? 

而藉「素養」之名,「情境題」逐漸偏離「學科能力測驗」注重「學科能力」的本旨,亦是非常可能的發展;其後果將使學生重生活而輕忽義理,追囫圇而罔顧咀嚼,最終導致《禮記‧學記》所寫「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的田地。再說,所謂「情境」,又是誰的情境?其設定往往取決於出題教授個人的經驗與愛好,將這樣的情境強加予每一位考生,合適嗎?使考生快速閱讀冗長的題目,到底是在考國文能力,還是在考專科的能力?

最後要嚴正控訴:招聯會貿然決定在「分科測驗」裡取消國文、英文與數學乙三項考科,不管所依憑的是何種牽強的理由,其所造成的「學科能力測驗一試定終身」與「忽視國文、英文及數學三基本科目」的兩項後果極為嚴重!他們自以為是的避重就輕、因陋就簡,必將削弱學生的學習能力,戕害的是下一代的素養!

在此再度呼應李家同教授的三問:經如此大學入學方式的改變,學生的程度會提高嗎?學生的負擔會減輕嗎?學校會選到更好的學生嗎?其實我們還應該提出進一步的三問:補習班的數目會減少嗎?利富害貧的情況會有改善嗎?能使每一個「國民……個體與群體的生活和生命更為美好」嗎?

高級中學的教育既屬於「國民基本教育」裡的一環,就應該把握「本立而道生」的基本原則,重視基本功的培養。手指長在手掌上才有掌握的能力,空有手指而無手掌是用處不大的;同樣道理,學生打得好基礎,才可望進一步「適性揚才」。不此之圖,作興搞新花樣,必將得不償失!

我們的教育當局強調要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他們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究竟如此低劣!能不擲筆三嘆?

*作者為諄筆群主筆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