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文:他們叫他「講英文的毛澤東」,他賭中國會變─輸了

2022-05-22 05:50

? 人氣

前文提到經濟學教授Deirdre N. McCloskey講的從商者的美德,除了提到的創新,勇氣,對自由法治的信念之外,還有積極樂觀的精神。這幾點在黎智英身上都很明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他相信合約精神,由此相信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的承諾。儘管他一直反對共產黨,但相信在條約和法律保障下,香港能保住自由和法治。他在六四後一年就說「賭中國會變」;1995年《蘋果》創刊社論說,會積極樂觀地面對未來;1997年7月1日香港主權轉移日《蘋果》頭版標題是「香港信有明天」。九七後民主派爭取民主一直受到中共打壓,他仍然相信在一國兩制的框架下可以爭得到民主。他一貫支持願意跟中共妥協的民主黨,即使民主黨後來被大量選民離棄。

如果要選一個最看好九七可以保持不變的人,我想黎智英當之無愧。因為他不僅這樣說,而且投入巨資去監察和體現《基本法》所訂下的言論自由。

但就像在中共治下,真正愛國的人都遭遇悲慘一樣,在香港真正相信中共承諾的人,也沒有好下場。

我比黎智英較知道歷史。從1980年香港浮現九七問題開始,我對香港前途就悲觀。直到1996年我出版《香港1997》一書,也仍然是悲觀的。不過,我悲觀卻不消極,而是仍然積極從事捍衛香港言論自由的傳媒工作。習近平剛上台時,黎智英說對習抱希望,我就跟他談些中共建政後的歷史,但沒有改變他的積極樂觀。當然,我也明白,我悲觀並不礙我寫作,但經營這麼大的傳媒事業,若對前景悲觀,又怎麼辦得下去呢?

黎智英陷身牢獄,是一國兩制最具標誌性的事件。(李怡提供)
黎智英陷身牢獄,是一國兩制最具標誌性的事件。(作者提供)

勇於創新,是黎智英成功之道。對已經取得的成功,他不願意止步,總要向前,或搞搞新意思,或開創新事業。創新,有可能成功,比如他最先發展「蘋果動新聞」和蘋果網站,就搶佔了網上媒體的先機。但也可能失敗,比如他在1999年創辦線上零售「蘋果速銷」,就因無法控制貨源的品質而在一年內虧蝕10億港元而結業。我跟他說,做正當生意而不是炒股炒樓,能夠在一年內虧10億,也算是個記錄了。他苦笑自嘲說,其實是虧11億呢!

在台灣創辦壹電視,在香港辦《爽報》,也失敗了。壹電視也虧了十億港元。真正原因我沒有深究。或者是因為他走得太超前,或者是因為他對社會和政治了解不足。但與他草創壹傳媒時不同的是,草創時他強調要聽讀者特別是反對者的聲音,成功後他的自信心太強了,再難聽到不同的特別是反對的聲音。

不過他經營壹傳媒頭十年,和憑直覺投資美國股市和台灣地產,賺的錢也夠多。他仍然是富豪。

他喜歡創新,卻不喜歡守成。他高薪聘請許多人才,一開始都極為倚重,但他的「新念頭」變化無窮,不斷以他的創新來破壞艱難建立的城堡,使手下的人很難適應。因此,被他裁撤的人才之多也破了報界記錄。我主編的論壇,言論之多元與活潑,並非自誇,而是有目共睹。但被他中斷了一次,後來更把我撤換而變成泛民主派的一言堂。我年事已高,個人並不在意,只惋惜一個受歡迎的版面淪落和許多好寫手沒有了地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