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蔡英文說「重症清零、輕症管控」還是太空洞

2022-04-07 07:20

? 人氣

三萬人參加的2022屏東墾丁台灣祭音樂節因為出現一個確診個案而中途腰斬。(台灣祭FB)

三萬人參加的2022屏東墾丁台灣祭音樂節因為出現一個確診個案而中途腰斬。(台灣祭FB)

「台灣最南端的祭典,一期一會 2022年4月1日至4月3日」,這是墾丁「台灣祭」音樂節的宣傳。這個音樂節果然是一期一會──很多樂迷一輩子難得遇上一次的經驗,而這也成了閣揆蘇貞昌才剛宣示的防疫「新台灣模式」一大挑戰。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台灣祭」是由屏東縣政府主辦,在清明春假期間吸引3萬樂迷參與。只不過,熱熱鬧鬧開唱兩天後,因為一位參加音樂祭的民眾接獲台北公司通知工作地點有人確診,他自行快篩呈陽性後送醫經確診收治。音樂樂節最後一天活動因此喊停,縣長潘孟安更宣布在全縣廣發快篩試劑擴大篩檢,光是音樂節現場就發了逾1萬2千份試劑。好消息是還沒有其他陽性個案出現

潘孟安取消音樂節的作法是審慎正確的?還是過度緊張?甚或是事前決定辦這場活動就思慮不周,最後不得不採用斷然激烈手段中斷活動?

鄭文燦與林右昌的血淋淋例子

對一個地方首長、尤其是管轄墾丁這個以觀光為主要收入的縣長而言,在地方經濟已經歷兩年多疫情折磨後,很難輕易放棄這個可以帶來金流的大好機會:更何況,中央疫情指揮中心也沒有下令提高防疫級別。所以屏東照常舉辦這場音樂祭是合法、合情也合理。

但是金流要有人潮帶來,一個地方政府有能力做好三萬人潮大活動的防疫管控嗎?三萬人不只是擠在一個現場聽演唱,他們還要吃、住、休閑、消費,這是個龐大而複雜的人潮流動。

因為一位參與民眾確診,屏東縣長潘孟安斷然中斷「台灣祭」(潘孟安臉書).jpg
因為一位參與民眾確診,屏東縣長潘孟安斷然中斷「台灣祭」(潘孟安臉書).jpg

明知人流難以管控為什麼又要辦?因為政府一直在宣傳「與疫病共存」、稱「Omicron感染者99%是輕症」。既然上面開綠燈、下面當然邁大步開走。當中央防疫指揮中心、行政院宣告要與疫病共存,言下之意是:即使出現零星的案例,對全體民眾的影響不大,整個社會還是可以正常運作。如果真按照「與疫病共存」思維來防疫,不會在一個開放場地的三萬觀眾裡發現一個確診者就取消整個活動。腰斬音樂會是個有效的防疫措施嗎?取消後做疫調既費力且無效,即時發放了萬餘快篩試劑也無法強制規範每個參與者都要快篩,而且誠實回報;此外,Omicron有兩三天潛伏期,當音樂祭中斷、烏獸散的與會者若有人在一兩天後才確診,可能在這中間已經把病毒傳播出去了。

屏東縣政府中斷音樂祭的斷然措施,看起來像是在走清零路線,但潘孟安應該很清楚不可能藉此清零。不過潘孟安此刻若不做出斷然措施,之後墾丁如果疫情上升,他一定被批判防疫不力──民進黨兩個施政評價高的地方首長──桃園的鄭文燦與基隆的林右昌──都已經被新冠病毒侵蝕掉他們的高支持度,血淋淋的例子當前,還有誰敢怠慢?

不想沾上任何與疫情相關的責任

不只屏東縣政府,因為地緣關係,義守大學則禁止參加台灣祭的老師、同學到校。高科大也宣布封閉校園,4月10日前全校採取線上學習模式。主事者腦袋中根本不會想要「與病毒共存」,只想不要沾上任何與疫情相關的責任。

20220224-台北市長柯文哲24日出席台北市防疫紀實公開發表暨贈書活動。(柯承惠攝)
二月間台北市長柯文哲就說清零成本太高,動不動就匡列隔離百人無法維持長久。(柯承惠攝)

其實三月底台灣疫情已逐漸升溫,當時決策者允許 一場三萬人聚會照樣舉行,就應該知道會有疫情發生的風險,也應該想好配套。但屏東縣政府在案例沒爆出來前,是用「與病毒共存」的態度規畫活動,案例一出現就想堅壁清野地「清零」,這是矛盾的,是想取巧的,更透露出決策者搖擺不定、想兩面佔便宜──如果音樂祭期間一切順利沒爆出什麼確診案例,墾丁百姓都會感謝縣府辦這個音樂祭讓他們荷包滿滿,而這種活動更容易討好年輕人支持;如果「運氣不好」一旦出現染疫案例,就不要再想什麼「與病毒共存」,得先表現出自己是個「抗疫戰士」的英勇形象,甩掉「防疫不力」的標籤是當務之急。

今年二月間,Omicron  病毒開始在台灣引發群眾感染時,台北市長柯文哲就說清零成本太高,動不動就匡列隔離百人無法維持長久。但是從二月間到現在兩個月過去了,從中央到地方,從總統府、行政院、疫情指揮中心,都在兩條矛盾的防疫方向中擺盪。疫情指揮官陳時中的說法是「正常生活下的積極抗疫」;閣揆蘇貞昌提出正常生活、積極防疫、穩健開放的「新台灣模式」;總統府的說詞是「清零、共存要取得平衡」,怎麼平衡?總統蔡英文最新的說法是「重症求清零、輕症有效管控」,她說防疫策略應續以「減災」而非清零為目標,也不是「放任病毒肆虐式」的「與病毒共存」,而是有效的疫情控管。她想避免「與病毒共存」的歧義,所以用「有效的情控管」取代。

無法評估「共存」可能需要付出的代價

蔡英文說防疫以「減災」而非清零為目標,非放任病毒肆虐式的「與病毒共存」(蔡英文臉書)
蔡英文說防疫以「減災」而非清零為目標,非放任病毒肆虐式的「與病毒共存」(蔡英文臉書)

其實從蔡英文、蘇貞昌到陳時中所提的都是沒有明確定義的說法,又有哪位再世華佗有那麼大智慧,在防疫階段就預知分流重症和輕症?是這些政客狡猾閃爍而用一些模糊的說法?更實際原因應該是他們沒辦法評估出「共存」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包括社會、經濟以及政治成本,這些成本承受得了嗎?很清楚,像基隆「小吃店」疫情那樣迅速擴大,成本不是執政者負擔得起了。

「重症求清零、輕症有效管控」看似一個清楚指標,但面對變化多端的新冠病毒,有誰真的敢真的畫下重症與輕症這道線?畫錯了,要承擔政治風險。沒有政治決策者想擔負這種風險。也因此,像屏東「台灣祭」這種急轉彎的決策還會層出不窮──快要展開的媽祖遶境就足以讓政治決策們捏一把冷汗冷汗。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