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請習近平重訂對台政策

2022-04-06 05:40

? 人氣

台灣孤懸海外,四百年來,歷盡滄桑,飽受各類殖民者和帝國主義的摧殘和蹂躪,以及滿受母國清王朝的冷漠對待;因此,對中國大陸早已喪失了一種「母國的情懷」。再加上民進黨近三十年來不斷的鼓吹台獨論調,以及仇中、反中、恨中的火上加油,兩岸已呈漸行漸遠之勢。所有這些都造成了今天台人對大陸的陌生、疑懼,乃至於仇恨,從而也為習之「統一」造成了困難。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人建議應向歷史找答案和解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三、歷史是人寫的,更是「人為」的。因此,歷史學家才會說:「學習歷史,不如向歷史學習」。

根據這個道理,筆者建請習近平在對待台灣問題上,理應向中國近、現代史中的四個人進行理解。這四個人就是:艾德加˙史諾,施琅、辜顯榮和傅作義。

史諾是「紅星照耀中國」一書的美國記者。他對當年陜甘寧邊區的情況有詳細的描寫。當年的所謂「解放區」,有中共自己的軍隊,錢幣和行政體系,國民黨將之列為「紅區」,以與國民黨的「白區」相區別;對日抗戰之後,國民黨更把「紅軍」和所謂「敵後遊擊隊」,改編為「新四軍」和「八路軍」。重溫這段歷史,是在喚起中共當局,這其實就是「一國兩制」的濫觴,也值得習近平在對台政策方面的參考。

至於施琅,本是鄭成功的猛將,後卻與鄭氏有滅門之仇。辜顯榮是當年引領日軍進入臺北城的市井,傅作義則是中共「和平解放北平」的功臣。

所以列出上述諸人,主要在建請習近平在日後釐訂對台政策時,在物色各類相關「人才」時,能舉一反三,巧妙運用。

筆者可以預見,這篇文章可能會引起「有識之士」的撻伐,或認為是「開門揖盜」,或是「為虎作倀」,或「吃裡扒外」的譴責。如果是那樣,就太「以小人之心」了。海峽兩岸戰爭一旦打響,百分之九十一定是民進黨長年以來仇中、反中、恨中,終究引火自焚的結果。

筆者上列的苦口婆心,最根本的用心,只是想把戰爭中的人命損傷、經濟破產、社稷崩毀,減輕到最低程度而已。我的基本盼望,就是習近平能採取當年「和平解放北平」的模式,由此而期盼習近平從今天起,就要物色類似傅作義這樣的人物,畢竟「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當年美國刺殺賓拉登,不就是採取這一手段嗎?

*作者為退役少將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