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站在歷史浪頭的台灣終將破繭而出

2018-04-21 05:30

? 人氣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走向帝國主義,往外大肆掠奪東亞各地資源;終因圖謀東南亞資源,突襲美國珍珠港引來原子彈的戰爭試煉。台灣先人因殖民地而被迫「皇民化」,天照大神信仰與効忠日本天皇的敕令,台灣社會把大廟的神明請回每個家庭的客廳,方能在家(大家族在祠堂)祭祀祖先。「台籍日本兵」在「皇民化時期」,被迫為殖民母國命喪南洋群島,日本軍閥政客又豈會憐惜與補償。 思之二戰後,歐洲德國為納粹挑起戰爭與屠殺猶太人誠懇道歉與賠償;然而亞洲 的日本堅拒為二戰侵略做任何道歉。台灣人您可以原諒日本,但請您不要忘掉這段侵略與掠奪台灣資源的歷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第三波帝國主義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演變,台灣無法置身事外。先有蘇聯扶助中共寄生中國國民黨,更利用日本侵略中國大陸發展中共勢力,圖謀篡奪中華民國政權。毛澤東在日本投降後發起國共內戰,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在八年抵抗日本侵略後,已是兵疲國窮的狀態下,失敗遷台自是最後的結果。後有美俄冷戰對抗下,美國政府從「台灣地位未定論」政策的操作,到民國 43 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簽定;台灣成為美國圍堵「鐵幕」共產勢力的棋子,直至季辛吉秘訪北京,台灣被迫退出聯合國。這波帝國主義戰敗的日本,末代台灣總督在台北中山堂,將台灣統治權交給國民政府派來接收的陳儀。其後,日本外交代表更于民國 41 年來台,在「台北賓館」與台北的中華民國外交部長,簽署「中日和約」。「台灣地位」從中日和約獲得外交正式的確認。

毛澤東與蔣介石。(維基百科)
當年的八年抗日在兵疲國窮的狀態下,失敗遷台自是最後的結果,圖為毛澤東與蔣介石。(資料照,維基百科)

蔣介石總統在軍事與政治上處心積慮圖謀「反攻大陸」,但橫在台灣海峽極力阻擋的卻是美國的國家利益。蔣經國總統當行政院長時推動的「十大建設」, 正是冷戰背景與反攻無望下的選擇,立足台灣的根本建設,帶動台灣經濟蓬勃發展的契機。從而影響文革後,鄧小帄仿傚台灣推動經濟改革的現代化。

三、民主制度與獨裁政權對比下的台灣選擇

高爾品先生在其著作「誰是新中國」書中,指出為保衛「蘇聯共產祖國」的 中國共產黨,愛的是權力與階級鬥爭;在歷史長河看來,是專制政權諸多「復辟」 中的一個。孫文先生領導「辛亥革命」,在歷史上卻是結束「皇帝制度」,開創「民主共和」的新時代。「軍政、訓政、憲政」的治國藍圖對中共崛起與發展,是個利用的工具;對「南京國民政府」與中華民國「台北政權」(高爾品先生用語)而言,是具體可行的政策,並且付之實施。

中華民國憲法標誌著民主共和時代的來臨,在民國四十年代的台灣推動「縣長」的選舉,更在民國八十年代實踐「總統直選」。辛亥革命追求的民主共和, 在台灣次第實現,雖非完美,卻顯現「主權在民」的理念。從孫文到蔣介石推動 「軍政、訓政、憲政」,愛的不是共產馬列這個無「血源」的虛無祖國,而是道 道地地漢文化中庸之道的中國。推翻皇帝制度改行「民本的民主共和」,絕非一蹴可及。試觀英、法、美、俄、德各國歷史演進,均是曲曲折折的歷經復辟反撲。 辛亥革命,孫文欲將政治革命與社會革命「 畢其功于一役」,這是理想;其後歷經袁世凱帝制、張勳復辟、北洋軍閥專政、中華蘇維埃的「兩個中國」、國共內戰後「海峽兩岸實質的兩個中國」,均說明民主共和顛簸崎嶇的發展歷史過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