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站在歷史浪頭的台灣終將破繭而出

2018-04-21 05:30

? 人氣

過去台灣人抗日,作者說當現代歌頌八田與一的水利工程時,台灣人是否更應明白日本在台施政,是掠奪還是「為生民立命」?(資料照,中新社)

過去台灣人抗日,作者說當現代歌頌八田與一的水利工程時,台灣人是否更應明白日本在台施政,是掠奪還是「為生民立命」?(資料照,中新社)

一、禮運大同篇是中華文化的理想

二千五百年來,華夏社會追求「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帅吾帅以及人之帅,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百姓期待的不是「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成吉思汗、明太宗、康雍乾」開疆拓土般的武力揚威;而是漢文帝、漢景帝父子的「與民休養生息」。無怪乎鄧小 帄的經濟規畫師陳一諮先生在「十年改革與八九民運」一書中,指出當他從松花江一路調查民意至珠江三角洲,廣東順德縣農民回答「陳濟棠統治的年代生活最 好」。黎民百姓要求的只是「統治者無為而治,百姓越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改革」在華夏史上只有商鞅是範例,卻也作繭自縛付出生命。階級鬥爭的馬列黨徒又如何贏得長治久安的果實?高爾品先生反思追求「民主共和」的劃時代人物,竟然是台灣即將捨棄的「孫文」,與孫文忠實的信徒蔣介石。「孫文學說、 民權初步、實業計畫」這個三民主義過去是台灣考試用書,今日是「外國學說」; 台灣海峽兩岸都不愛,甚至是故紙堆的回收品。當一個強調中庸與無信不立的文化,蘊育出「關公」與「媽祖」信仰的台灣社會時,台灣正在傳承中華文化「親親、仁民、愛物」的胸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帄」理學家民胞物與的精神,正如「台灣最美的風景是民間善良的對待國際旅人」這句迴饋。觀之國共內戰與政黨輪替過的台灣,不禁感慨為政者竟那麼不屑「為生民立命」?

二、從「日本帝國主義」掠奪台灣資源到「國民政府戒嚴體制」下的十大建設

當「歐洲人眼中地理新發現」後,帝國主義橫掃美、非、亞各洲達五百年之久。台灣是「幸或不幸」成為戰略要衝與經濟掠奪寶地?先有日、荷、西第一波染指台灣,行船人的「安帄追想曲」呈現掠奪者一走了之的心態。雲林台西鄉丁姓國人,其先祖來自定居泉州的阿拉伯商人後裔;對比之下,荷蘭商人豈止唯利是圖而已。

「英法聯軍」後第二波帝國主義挾著新式武器,與基督教的宗教信仰傳播,改變了台灣歷史與社會面貌。英、法、美追逐的是商業利益,日本則有領土的野 心。「牡丹社事件」後,甲午戰爭成為割台的前奏曲,台灣人抗日成為現今隱諱的史實;當歌頌八田與一的水利工程時,台灣人是否更應明白日本在台施政,是 掠奪還是「為生民立命」?阿里山森林鐵路興築動機,是發展觀光還是砍伐檜木運回日本?蓬萊米與夏威夷「玫瑰竹」品種的蔗糖,是改善台灣人的生活還是運回日本供日本人享用的糧食產地?台灣一篇碩士論文「米糖相剋」,呈現利益競逐與日本株式會社在台灣的掠奪面貌,台灣人對這段史實失憶了嗎?蔣渭水先賢以文化不良症比喻漢民族民智有待治療,先賢認清武力反抗日本台灣總督府遭鎮壓的後果,方以文化教育導引台灣漢民族的議會設置請願運動。期望在擺脫日本 殖民統治後,恢復漢文化的傳承與台灣的民主發展。

「明治維新」後的日本走向帝國主義,往外大肆掠奪東亞各地資源;終因圖謀東南亞資源,突襲美國珍珠港引來原子彈的戰爭試煉。台灣先人因殖民地而被迫「皇民化」,天照大神信仰與効忠日本天皇的敕令,台灣社會把大廟的神明請回每個家庭的客廳,方能在家(大家族在祠堂)祭祀祖先。「台籍日本兵」在「皇民化時期」,被迫為殖民母國命喪南洋群島,日本軍閥政客又豈會憐惜與補償。 思之二戰後,歐洲德國為納粹挑起戰爭與屠殺猶太人誠懇道歉與賠償;然而亞洲 的日本堅拒為二戰侵略做任何道歉。台灣人您可以原諒日本,但請您不要忘掉這段侵略與掠奪台灣資源的歷史。

當第三波帝國主義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演變,台灣無法置身事外。先有蘇聯扶助中共寄生中國國民黨,更利用日本侵略中國大陸發展中共勢力,圖謀篡奪中華民國政權。毛澤東在日本投降後發起國共內戰,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在八年抵抗日本侵略後,已是兵疲國窮的狀態下,失敗遷台自是最後的結果。後有美俄冷戰對抗下,美國政府從「台灣地位未定論」政策的操作,到民國 43 年「中美共同防禦條約」的簽定;台灣成為美國圍堵「鐵幕」共產勢力的棋子,直至季辛吉秘訪北京,台灣被迫退出聯合國。這波帝國主義戰敗的日本,末代台灣總督在台北中山堂,將台灣統治權交給國民政府派來接收的陳儀。其後,日本外交代表更于民國 41 年來台,在「台北賓館」與台北的中華民國外交部長,簽署「中日和約」。「台灣地位」從中日和約獲得外交正式的確認。

毛澤東與蔣介石。(維基百科)
當年的八年抗日在兵疲國窮的狀態下,失敗遷台自是最後的結果,圖為毛澤東與蔣介石。(資料照,維基百科)

蔣介石總統在軍事與政治上處心積慮圖謀「反攻大陸」,但橫在台灣海峽極力阻擋的卻是美國的國家利益。蔣經國總統當行政院長時推動的「十大建設」, 正是冷戰背景與反攻無望下的選擇,立足台灣的根本建設,帶動台灣經濟蓬勃發展的契機。從而影響文革後,鄧小帄仿傚台灣推動經濟改革的現代化。

三、民主制度與獨裁政權對比下的台灣選擇

高爾品先生在其著作「誰是新中國」書中,指出為保衛「蘇聯共產祖國」的 中國共產黨,愛的是權力與階級鬥爭;在歷史長河看來,是專制政權諸多「復辟」 中的一個。孫文先生領導「辛亥革命」,在歷史上卻是結束「皇帝制度」,開創「民主共和」的新時代。「軍政、訓政、憲政」的治國藍圖對中共崛起與發展,是個利用的工具;對「南京國民政府」與中華民國「台北政權」(高爾品先生用語)而言,是具體可行的政策,並且付之實施。

中華民國憲法標誌著民主共和時代的來臨,在民國四十年代的台灣推動「縣長」的選舉,更在民國八十年代實踐「總統直選」。辛亥革命追求的民主共和, 在台灣次第實現,雖非完美,卻顯現「主權在民」的理念。從孫文到蔣介石推動 「軍政、訓政、憲政」,愛的不是共產馬列這個無「血源」的虛無祖國,而是道 道地地漢文化中庸之道的中國。推翻皇帝制度改行「民本的民主共和」,絕非一蹴可及。試觀英、法、美、俄、德各國歷史演進,均是曲曲折折的歷經復辟反撲。 辛亥革命,孫文欲將政治革命與社會革命「 畢其功于一役」,這是理想;其後歷經袁世凱帝制、張勳復辟、北洋軍閥專政、中華蘇維埃的「兩個中國」、國共內戰後「海峽兩岸實質的兩個中國」,均說明民主共和顛簸崎嶇的發展歷史過程。

國府遷台至今七十年,因兩岸對抗實施「台澎金馬地區」的戒嚴,在蔣經國總統時代宣布解除,台灣回歸民主制度的常軌。解嚴三十年來,政黨輪替三次, 和帄轉移政權,這是台灣獨步華人社會的領頭羊,台灣為何要放棄?民國 107 年 11 月 24 日地方位階的大選,將是另一次民主共和的民意選擇;民國 109 年年初, 總統及立委的選舉,又將展現沉默的中堅力量。民粹式的政治操弄與專制獨裁的政權,能否通過選舉選民的試煉或歷史的考驗,我們且拭目以待。

二十世紀的歐洲經歷兩次大戰,歐戰後的德國威瑪共和因賠款造成通貨膨脹, 民主制度因希特勒操作形成納粹獨裁,更因對外侵略引爆第二次歐戰。英、法、 美也因戰後的經濟蕭條,「姑息外交」縱容歐亞各地「法西斯」政權橫行。日本更以美其名「大東亞共榮圈」侵略東亞及東南亞,將美國也捲入戰爭漩渦。名副 其實的「世界大戰」,演變為共產主義的無限擴張,階級鬥爭的禍害人性,成為這個世紀的不幸「烙印」。過去一世紀,獨裁專制政權運用合法的政府暴力統治各國、對外以國家利益為名肆處發動侵略;甚至棄法律如敝屣,暴力挑起人民相互仇視與鬥爭,任意屠殺統治下所有人種。

民主制度與獨裁專制何者能經歷戰爭試煉?以戰爭發動與動員能量,似乎是專制獨裁較有效率,然而較有耐力又會是那一方呢?先賢「藏富于民」正說明國力之無窮。掠奪式的階級鬥爭,為何無法支撐專制獨裁政權于長久呢?「民無信不立」不正說明台灣未來的出路嗎?

孫文的民權思想建構中華民國的「五權憲法」概念,「行政、立法、司法、 考試、監察」五種治權與「選舉、罷免、創制、複決」四種政權,若能獲得政治人物的尊重與實踐,自是全民之福。然而政客無所不在踐踏法律,梟雄與屠夫又豈在乎宗教果報,「政府權力制衡」自是必要設計。因之,監察權的設計與民主 制度下的投票選舉監督,更彰顯國民素質的重要性。歐洲民主政治發展史與蘇聯共產政權的興衰,說明經濟發展人民富足後,必然要求政治的參予與權力的分享。 西歐民主制度發展歷程,台灣經驗亦步亦趨,中共政權又何能例外的「堅持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

四、台灣正在「中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歷史洪流中撥亂反正

「多元文化社會」是台灣自我標榜的特色,愛台灣本就是天經地義。「關公與媽祖」信仰更是台灣民間社會深厚的穩定力量。「兼容並續、有容乃大」與「中 庸之道」是儒家文化的真精神,此種民本思想與大自然追求和諧的相處模式,正是可長可久的生活態度與為政之道。

石之瑜教授評論某事件「採用的手段是法西斯加共產黨慣用的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這在道德上是錯的,在價值上是褻瀆的。」石教授的評論說明該事件不合乎常理;從將來歷史角度看,更違背華夏文化的基本為政之道。政黨謀營私利甚且為所欲為,無視憲法及法律的存在,短期內恣意操縱民粹,重蹈「法西斯」覆滅或遭選民唾棄絕非意外。石之瑜教授在同一篇評論中提到某教授「在浙大講學,對兩岸都是好事。大陸法學發展不如台灣細緻,在○○○挹注下必然精進,也能縮短兩岸法律文化差異。」這項評論說明交流是台灣引領中國大陸社會改變的動力,從這個角度反思季辛吉的秘密外交出賣台灣利益,卻也將中共政權導向國際社會的規範,不得不遵循國際性的遊戲規則。

台灣願意將台北外雙溪「故宮博物院」收藏文物放棄嗎?如果願意,那是自絕於漢文化圈;如果不願意,為何要放棄「中華文化話語權」?您有權利不喜歡蔣介石,但您無法否定他對象徵政權代表文物的爭取苦心。當毛澤東文革時,台灣推出「文化復興」;文化傳承若只復興是不夠的,雲門舞集林懷民先生的創作, 正是台灣中華文化的「創新」代表性人物之一。

數年前,某政治人物提出「民之所欲,常在我心」,是否有同理心兌現姑且不論。觀之歷任領袖有幾人愛民如子,施政常存「民有、民治、民享」理念?

在台灣的您我都在創造歷史,反觀台灣史,「省政府」確實不存在了,卻做了不少建設台灣的事。民間的活力並不因政治力操作喪失,反而更深思如何自處與突破困境。破繭而出的台灣,將會引領華人社會各方面的發展,台灣人不要妄自菲薄,更不要不辨是非。

*作者為愛好歷史研究的台北市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