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調查局「不務正業」DNA鑑識科技揭露4000歲埃及木乃伊頭顱身分!

2018-04-09 11:10

? 人氣

一顆來自古埃及、擁有長達4000年歷史的木乃伊頭顱正在波士頓美術館展覽,但頭顱主人的身分卻一直懸而未解,引來FBI鑑識科學家出馬,從木乃伊的牙齒中萃取DNA分析,研究結果在3月刊登於《基因》期刊,木乃伊頭顱的身世之謎終於水落石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神秘斷頭究竟是「他」還是「她」?

時間回到1915年,來自美國的考古隊在埃及德爾貝爾薩(Deir el-Bersha)地區的古埃及墓地,發現了一座日後被編號為「10A」的墓室,當他們炸開墓穴,眼前出現十足駭人的景象—棺木上擺著一顆孤零零的木乃伊頭顱。

研究者認為墓穴的主人是古埃及地方首長「諾姆長」(Nomarch,地位近似於州長)傑胡特納克特(Djehutynakht)夫婦,兩人據信生活於西元前2000年的中王國時期,在位處南方的上埃及(Upper Egypt)統治其中一個省份(諾姆)。在4000年的長眠中,兩人的墓穴幾乎遭盜墓者洗劫一空,但棺木上還綴著關於來世的美麗象形文字。

傑胡特納克特的棺木被稱為「中王國時期的經典藝術傑作」。(取自波士頓美術館官網)
傑胡特納克特的棺木被稱為「中王國時期的經典藝術傑作」。(取自波士頓美術館官網)

修復後的彩繪棺木與木雕連同頭顱木乃伊,於1921年被送往波士頓美術館(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保存,絕大多數展品直到2009年才出現在大眾眼前,木乃伊也馬上成為展間的焦點,儘管觀眾為破爛繃帶下的神祕頭顱著迷不已,但百年來這顆頭到底屬於誰也始終是個謎。策展人弗里德(Rita Freed)博士告訴《紐約時報》:「我們在諾姆長的棺材上發現這顆頭,但從不知道這究竟是丈夫的頭還是妻子的頭。」在2009年,當時的技術水準仍無法從4千年歷史的木乃伊中成功萃取DNA,波士頓美術館還是不知道展出的頭顱主人是傑胡特納克特「先生」或「夫人」。

 

Coco Lopez (@akacocolopez)分享的貼文 張貼

不尋常的合作夥伴:FBI

除了年代極為久遠,炎熱的沙漠氣候更會加劇DNA的降解受損,使埃及木乃伊的DNA檢測在過去往往以失敗收場。弗里德博士早在2005年便找上麻州總醫院(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幫忙解開木乃伊頭顱的性別之謎,不料電腦斷層掃描的結果卻發現,這顆頭顱的顴骨和下顎鉸鏈(jaw hinge)已被取出,而這兩個部位正是有助於判斷性別的線索。

神經放射科醫生古普塔(Rajiv Gupta)認為,取出和咀嚼、咬合相關的肌肉組織,可能是木乃伊製作程序中,被稱為「開口儀式」的習俗(Opening of the Mouth Ceremony),古埃及人認為,當儀式完成後,亡者便能在來世吃喝、呼吸。謎題仍待解答,醫生們決定從木乃伊的臼齒下手,從脖子的洞深入木乃伊口中,取出一顆保存完好的牙齒。牙齒常被認為是迷你的時空膠囊,但數年來許多團隊試圖從這顆臼齒中取得DNA卻一無所獲。

墓穴中傑胡特納克特和夫人的木雕。(取自波士頓美術館官網)
墓穴中傑胡特納克特和夫人的木雕。(取自波士頓美術館官網)

為了破解這個百年懸案,波士頓美術館轉而尋求聯邦調查局(FBI)的協助,在2016年,擁有4000年歷史的臼齒牙冠來到鑑識學家洛雷耶(Odile Loreille)的實驗室。對FBI而言,這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戰,如果旗下科學家真的能從4000歲的木乃伊身上成功萃取基因物質,FBI的鑑識科學技術將如虎添翼,透過萃取木乃伊DNA的挑戰,精進檢驗受環境汙染證物的能力。FBI的DNA支援部門主管奧諾拉托(Anthony Onorato)表示:「我們不是因木乃伊的歷史價值而來,而是受其中的科學挑戰所吸引。」

 

洛雷耶曾經成功抽取13萬年前的古生物穴熊(cave bear)以及鐵達尼號沈船中死亡孩童的DNA,擁有20年的研究資歷。即便經驗豐富如她,也坦言沒有想過真能成功,畢竟要從木乃伊中獲得DNA,一直以來都被認定是不可能的任務。在FBI的實驗室內,洛雷耶鑽入這顆古老的牙齒,收集一小撮粉末並放入化學溶液,製作成可複製的「DNA庫」直到數量增至可供檢測的水平。

傑胡特納克特的棺木被稱為「中王國時期的經典藝術傑作」。(取自波士頓美術館官網)
傑胡特納克特的棺木被稱為「中王國時期的經典藝術傑作」。(取自波士頓美術館官網)

洛雷耶接著分析樣本受損的程度,以確認遺傳物質確實來自古代。最後,她將所得資料用軟體讀取,檢驗樣本中性染色體的比例,當讀數出現X和Y,謎底終於揭曉:這是一名男性的頭顱。除了證實頭顱屬於傑胡提納赫特諾姆長,洛雷耶也證明來自古埃及時期的DNA可以從木乃伊中萃取出來,這樣的技術未來也可能被FBI應用於檢驗燒毀或是在沙漠中的受損屍體。

但對波士頓美術館的工作人員來說,最重要的是「我們終於知道「它」就是諾姆長本人,現在得更正博物館展區內貼著的標籤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巧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