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夜減型」減電提早上路,政府告訴大家什麼?

2022-01-25 07:20

? 人氣

用電供需有落差,業界擔心未來幾年缺電問題。圖為大潭電廠興建中機組。(資料照片,顏麟宇攝)

用電供需有落差,業界擔心未來幾年缺電問題。圖為大潭電廠興建中機組。(資料照片,顏麟宇攝)

近來台電內部一個「公告」相當轟動,內容是台電「計畫性減少用電措施—彈性夜減型」從過去的5月起實施,提前自3月起實施,在野黨與外界就此指蔡政府的「不缺電說」是謊言,台電則頻頻喊冤。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項所謂的「彈性夜減型」的減少用電方案,算是行之多年的措施,作法是讓用電大戶以志願的方式,藉由電費減扣回饋,移轉尖峰用電。只是過去需量反應執行以日間為主,現在則是再生能源增加,為提升夜尖峰供電裕度,因而在今年推出彈性夜減方案。台電說提前到3月實施,是「為使用戶盡早熟悉方案內容以調整用電行為」,不代表缺電。

其實,台電的千言萬語都抵不上一個事實:就是缺電了!同時也暴露政府能源政策的缺陷與弱點。

國內用電量很明顯的有離尖峰之分別;不論以整年、季節看,或是以單日看都是如此。一般占比過半的工業用電全年較穩定,因為全年都是生產季,但民生用電則起伏大,特別是夏天開冷氣的用電最驚人,因此全年用電高峰一定就是夏天。至於單日,午後冷氣開最兇時是一個尖峰,另一個尖峰是傍晚4時至8時的第二尖峰,也稱為「夜尖峰」。

所謂的用電調度,大部份的資源與力氣其實就是在補足尖峰需求、如作得到就儘量彌平、拉近離尖峰的用電量,所謂的彈性日(夜)減型的減少用電措施,就是要達到此目標。如果在任何時間供電都有餘裕,台電當然不必當冤大頭,給用戶優惠的減免要用戶在其它離峰時間用電。

當政府必須祭出極度優惠的電費減少來「回饋」配合減量政策的大用戶時,不論有多少理由、講得多好聽,其實就是電不夠了,才要高價請用電大戶「把時間挪一挪」;大部份工廠的生產都有既定的時間與流程,不是可任意挪移,因此台電才要祭出優惠回饋,即使如此,能夠影響的比例只有區區一、二個百分點,如此的「寸土必爭」,可以想見缺電風險之高。

現在大概除了政府官員「咬定青山不放鬆」、堅持台灣無缺電問題之外,企業界大致上對未來幾年的缺電風險,得到難得的共識。去年4大公投後,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就說,今年一定會缺電,這是大家的選擇,就不用怨了、聯電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說未來「缺電是一定會缺的」,工商團體也含蓄要政府與民間「一起解決用電問題」。

如果說這些企業界有「顏色問題」所言未必可信,那麼,與台灣及綠營極度友好的美國企業應較可信吧?幾天前,台灣美國商會昨天公布「2022年商業景氣調查」,結果是:78%受訪者對供電穩定表示擔心、74%擔心電壓穩定性、61%擔心電力成本、73%擔心綠能進展、高達71%擔心電網韌性。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