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南光觀點:央行「打房」的正當性─房價波動與金融穩定

2022-01-11 07:00

? 人氣

依此推論,若一國房屋財富的分佈並未集中在分配的中低端,那麼房價上升就易造成財富分配惡化。根據Saez and Zucman(2016)研究,美國前1%富有者的房地產占總財富約只有10%。相對上,台灣前1%富有者的房地產占總財富,從2004年的58%上升達2014年的69%,與房屋財富占總財富後50%至90%家庭的75%已很接近(連賢明et al.(2020))。因此,相較於美國,台灣房價上升更易導致財富分配惡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此,分配不均惡化的問題雖然不在央行法定職責範圍之內,卻可能是央行長期寬鬆貨幣政策造成房價上漲的後果之一,因此也是央行不能迴避的重要課題。

央行穩定房價的政策工具

央行有什麼政策工具可資因應房價的變動?是否使用貨幣政策(利率)來因應資產價格波動的金融風險,也就是「逆風頂立」(Lean Against the Wind, LAW)的爭論,已經持續了數十年。

此議題的討論大致可分為兩個階段。在第一階段,一直持續到全球金融海嘯之前,主流的觀點認為,應僅在資產價格會影響通膨預期之下,貨幣政策才應對於資產價格的波動做出反應。在全球金融海嘯之後的第二階段,焦點已轉向如何以最有效的方法解決信用擴張所推動的資產價格泡沫。

Svensson(2017)以瑞典提高利率抑制房價的經驗,主張逆風頂立是一種大而無當(blunt)的政策,用來影響景氣循環的利率政策,並非處理金融部門問題的良好選擇,並認為針對金融部門的問題,總體審慎政策與工具是比較有效的作法。IMF(2013, 2015), Martinez-Miera and Repullo(2019), Kuttner(2013)等研究與許多央行官員也持類似看法。

然而,另一些看法則認為,採用貨幣政策來因應資產價格波動,可以有效降低未來金融危機的機率和嚴重程度,避免總體經濟陷入既深又長的衰退。比如,Stein(2013)認為如果經濟環境強烈激勵金融機構藉由監理套利,承擔更高的信用風險以獲取收益,總體審慎監理工具無法遏制這種威脅金融穩定的行為。相對上,貨幣政策的一個重要優勢是,可以一次解決所有的問題(Gets in all the cracks)。Gourio et al.(2018)發現,當金融衝擊會影響金融危機爆發的機率時,最適政策是貨幣政策(利率)系統性因應信用的成長;因為降低金融危機風險對民眾所帶來的福利增加,超過產出和通膨波動上升的福利損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