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舜臣創造中日新天地

2015-02-02 16:00

? 人氣

陳舜臣。

陳舜臣。

陳舜臣的一生糾纏於中國大陸、台灣與日本之間,傳奇般的人生之旅和歷史命運成為其歷史小說作品的精妙根源,也讓日本人真正了解中國歷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陳舜臣被譽為猶如擁有昆蟲般「複眼」的獨特作家。將浩瀚悠久的中國歷史小說化並風行東瀛數十年,將推理小說的懸念與歷史小說的神韻糅合成中日認知的新天地,這正是在日本著作等身而家喻戶曉的華裔日本作家陳舜臣的不朽之處。現年九十歲的陳舜臣今年一月二十一日在神戶去世,令日本失去了一位如司馬遼太郎所稱頌的「能讓日本人真正了解中國歷史」的時代作家。

陳舜臣被稱為在日本創作中國歷史小說最多、解讀最為多元、閱讀最為暢快的一代大家,也是一位從寫推理小說開始,華麗轉身為中國歷史小說創作收穫最豐碩的典範。

陳舜臣迄今在日本出版一百六十多部日文作品,發行總數超過二千多萬冊。他的《小說十八史略》、《甲午戰爭》、《太平天國》、《秦始皇》等中國歷史小說,一次又一次在日本掀起了閱讀中國史的熱潮。其中,《鴉片戰爭》、《秘本三國志》、《小說十八史略》等曾獲得日本文學最高獎——直木獎。這些中國歷史小說包括《風雲兒鄭成功》、《鴉片戰爭》、《中國歷史風雲錄》等又神奇「回流」到中國大陸及台灣,成為解讀中國歷史的又一面「鏡子」。日本著名歷史學家司馬遼太郎曾說:「能讓日本人真正了解中國歷史的,只有陳舜臣。陳舜臣這個人,存在就是個奇蹟。」

陳舜臣確實有著傳奇般的人生之旅與奇蹟。他的祖先從中國河南遷到福建,又轉到台灣,從他祖父那一代起又從台灣移居日本神戶,從事貿易。陳舜臣一九二四年生於日本神戶,畢業於大阪外國語學校,通曉印度語、波斯語、漢語、英語、日語五種語言。他年輕時曾返回台灣,在台北縣新莊中學當了一年左右的英語教師。三十五歲時,長女患病,他在病床邊閱讀推理小說以消除睏意,突然覺得自己寫推理小說或許會更精采。

帶著躍躍一試的衝動,陳舜臣一邊為家族產業工作,一邊開始寫小說。一九六一年,陳舜臣的第一部著作《枯草之根》獲得了日本文學第七屆江戶川亂步獎,由此一發而不可收走上了職業作家生涯。一九六九年出版的《青玉獅子香爐》獲得了第六十屆日本文學直木獎,一九七零年發表的《玉嶺再度》和《孔雀之道》也同時獲得了第二十三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因此陳舜臣又被稱為推理小說史上首位「三冠王」。

上世紀七十年代後,陳舜臣開始轉向歷史小說和隨筆創作。其中,《小說十八史略》聚焦中國春秋戰國、大漢王朝、魏晉南北朝、大唐帝國和兩宋王朝,師法宋代學者曾先之的《十八史略》,首次將浩瀚如煙的歷史小說化,成為日本人最愛閱讀的中國歷史讀本。值得稱道的是,陳舜臣對於歷史小說的創作不局限於思想的原本化,獨樹一幟,猶如像其本人所言的「竹子風格」:不剛,不柔,非草,非木。如《甲午戰爭》歷史小說的最大亮點是提出了這樣一個歷史觀:中日之間不幸的歷史原點,就在於垂老的晚清怎樣被青春萌動的明治日本打敗。詩性的表現就是「大江不流」。這就是那個時代中國人的閉塞感。

在陳舜臣的筆下,歷史並非總是劍拔弩張,腥風血雨。有時又表現為一種情感,一種心緒。而歷史人物如曹操等也並不是非白即黑,這事實上顯示出獨特的歷史哲學的關照。

作為華裔,陳舜臣經常思考中日之間的文化差異問題,也沒有任何作家能像陳舜臣那樣用在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夾縫中求生存求思索的刻骨銘心,去體驗異文化碰撞出的文化思考。中國歷史以及陳舜臣自己歷史命運帶來的漂泊感,恰恰成為其作品的精妙根源。

三度改變國籍的悲涼

鮮為人知的是,陳舜臣從出生獲得日本籍到日本戰敗後改為中華民國籍,然後在一九七三年又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因一九八九年「六四天安門事件」又決然轉為日本國籍,其人生履歷雖然多變,卻變成了磨礪其多姿多彩中國歷史小說的獨特文化風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