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履中觀點:民主峰會不是臺灣的解藥

2021-12-15 05:50

? 人氣

拜登試圖把民主和專制做出區隔,也許短期內能讓部分的民主國家願意響應,但是熱潮一過,盟友們或許會發現,美國內部的民主挑戰早已限制了美國能夠對外輸出的力量。事實上,民主制度遇到的麻煩不僅僅在美國發生,在有選舉制度的民主國家,網路科技讓訊息傳遞快速,但是帶有更強煽動力的極端資訊,也讓政黨對立的情況也更加嚴重。想要阻止民主退潮,根本的辦法不是靠民主大國起身呼籲,更不是召開峰會,而是要讓大部分的公民意識到,民主是每一個人都持續關注公共議題才可能達成。然而,要讓大家關注公共議題的根本前提,是沒人要為生活的溫飽而煩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很顯然的,所謂民主對上非民主,其實只是表象,甚至是假議題。真正的問題在於全球化之後,世界發展速度的不平均,導致社會中總是有物質條件比較理想的一群人,但也有不應該被遺忘的勞苦人群。當進步派向不愁吃穿的人們呼籲人權、環保的同時,也應該更具有同理心的思考,那些還在為下一餐煩惱的人們,真的沒辦法太擔心全球正在暖化。臺灣的民主其實也遇到了無法互相包容的困境,藍綠各自在對方陣營執政的時候,認為臺灣民主正在退化。確實,臺灣仍然有讓不同意見發聲的機會,可是不同的聲音,引來的已經不再是共同思考,而是互相指責,甚至是咒罵。這樣的對立,其實也正是美國以及許多民主退潮國家面對的困境。如果臺灣不能夠包容不同的聲音,不願意聽進批評和指責,還以為跟著美國走就沒有問題,恐怕民主退化在臺灣,就不是會不會發生,而是何時大家才發現問題有多嚴重!

*作者為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