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兩會》5000萬人就業的國企改革好難!關鍵在「黨領導」與「市場」本質衝突

2018-03-10 20:00

? 人氣

中國國企中化集團(取自網路)

中國國企中化集團(取自網路)

特派記者王彥喬/北京報導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中國近年來推動國有企業改革,解決嚴峻的歷史遺留問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的方向,即「黨領導市場經濟工作」。然而,面對體質、效率都欠佳、甚至會拖垮整體經濟的國有企業改革時,如何在「黨控制」與「市場自由意志」的本質衝突中找到平衡,中國始終摸著石頭過河,尋找所謂的「中國模式」。

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國企應該推動「混合所有制」

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受訪時認為,應該推動「混合所有制」,進行國企的股權改革,讓國內、國際民企參與國企的股權中。不過,面對中國不斷地以國家力量介入資本,外資無不猶豫觀望。北京當局10日也表示,中國的方向是按參與的外資,依股權行使表決、經營權及各項應有權利。

中國國企的出現有其歷史背景。1949年的新中國百廢待興,推行計劃經濟,需要幾個大型、由國家控制走向的企業,快速且精準地執行國家基礎建設、能源、住房等國家發展工作,並透過大量僱工,解決民眾的失業問題,讓國家儘速穩定下來,也因其背負國家任務,故在市場中,總能取得國家特批的優惠待遇、政府採購特權等,對民間企業構成不公平競爭。

隨著1978年改革開放,越加走向市場導向的經濟模式,於是這些被稱為「共和國長子」的國企,如中國石化、中國一汽,因不具備市場競爭的淘汰機制,產生嚴重的冗員、冗事等各種「冗」,效率低下不待言,甚至成為國家沈重的負擔、拖累經濟發展。

中國國企中國一汽(取自網路)
中國國企中國一汽(取自網路)

中國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國有資本走入國際

基於國企的階段性任務大抵完成,中國近來推動國有企業改革、國有資本走入國際,意在由市場解決國企的低效率,轉型以傳統高污染製造業為主的國企,做整體產業結構調整。不過,這個超大工程衍生的海量議題,不但對國內市場產生結構重組,也對全球資本市場掀起震盪。

對於國企改革,世界前百強的中國骨幹型國企「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受訪時表示,國企提供5000萬人的就業,是中國最大的一個群體、巨大的產業主體,國企每年繳交3萬7000億的稅收,約占全中國稅收的1/4,還有2兆元人民幣盈利、150兆元的國有資產,國企利潤2017年增長了23.5%,整體有保值增值的成績。

中國國企中化集團(取自網路)
中國國企中化集團(取自網路)

寧高寧:國企淨資產回報率偏低,創新能力不夠強

那為什麼還要改革呢?寧高寧解釋,因為國企在淨資產的回報率,即股東資金回報率上,相對於同行業的其他資本並不算高;背後有社會的原因,也有歷史的原因。同時,國企所處的領域是傳統行業,創新能力和引領能力都不夠強,在國家產業結構調整上,也成了改革的重點。而過去容易改的改過了,好改的也都改完了,一般的效能也發揮得差不多了,再往下走就是深水區。

寧高寧表示,接下來首先是股權改革。過去,對國企業的一般性放權、激勵、公司治理結構調整,都做過了,更深入一步就是股權改革,就是「混合所有制」改革,在中央企業中已開始實驗,但相對來說還是在下屬公司做實驗。

這個改革比以前更深入,當中有如何處理好黨的集中統一領導和對企業的管理問題、董事會管理團隊的問題、新來的股東股權大小和管理方式的問題、如何形成合力的問題等。寧高寧此處所指「黨的領導」即國企中除行政職幹部外,尚有黨委書記幹部。換言之,企業中有黨的代表,政治高於一切,此時,就出現了黨意志與市場意願的本質衝突。

股權改革、戰略方向調整、「人」的改革

第二,戰略方向要調整。因為光給股權也不行,還需要戰略調整。新的行業,還要有戰略方面的適應市場,老國企、老產業如何進行創新?如何進行新的戰略引領?如何真正從追求數量轉到追求質量,如何進行產業升級,他認為,這裡面就要真功夫了,包括整個內部管理系統,從內部管理效率決策系統,到薪酬評價體系都要改革,改到真正能夠滿足和創造出世界一流的企業。

第三,改革「人」。人的觀念、水平、能力提升,都是必須的,否則,無法締造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寧高寧對這方面倒是有十足的信心,「我覺得中國人的創造力是非常強的。過去我自己很多感覺做不來的事情,中國人都做了,而且做得很好」。

他指出,最近吉利汽車董座李書福買了賓士10%左右的股權,成為第一大股東。他很驚訝一個德國公司,同意讓一個中國企業來收購,這在5年前是不可想像的。此外,中信也買了中國麥當勞。寧高寧說,他原本以為現在沒人想吃麥當勞了,結果才三個多月時間,同店銷售漲了10%以上,因為中國人以外國人不熟悉的「電子商務」送餐,一送貨就擴大銷售面積,「有中國人,什麼奇蹟都可能發生!」

負責國企改革的國務院國資委主任蕭亞慶,10日也表示,在2017年的世界500強企業中,第2、3、4名為中國國家電網、中國石化、中國石油,都屬於國有企業,但還有很多高質量發展上的目標,他表示,要做強實業,使得製造業快速轉型升級,在高端製造業方面,也要向未來發展的需求看齊,使得資源投向戰略型新興產業,形成新的增長點,比方說武器、大飛機製造等。

進一步,要讓國企瘦身健體,提高運行效能,把質量優先、效益作為優先,壓縮過剩產能,出清殭屍企業,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不斷以管理水平提高來提高運行效率,此外,國企要走混合所有制與民營企業合作,或是和國際上的企業合作。

不過,中國國企與國際民營企業股權混合的前例不多,外資對進入中國市場能獲得多少保障,也有所觀望,對於如何鼓勵外資參與混改?如何保護外資的權益?蕭亞慶表示,在混合改革當中,重要的是讓各方都能實現自己的最大價值,中國的目標是讓外資能在參與混改時,按自己的股權,行使表決權、經營權及各項應有權利,雖然可能還會產生許多問題,但這個大方向是堅定的。

對於中國國有資本走向國際化,國際間的疑慮,如美國就基於國家安全因素,對中國資本實施制約。肖亞慶表示,全球化趨勢是不可阻擋的,貿易全球化會給所有投資者帶來好處,政府雖鼓勵國企成為市場競爭的主體,但投資是否盈利在企業本身,他說,理解每個國家對接受投資有來自政府的各項審查,但審查應是整體公平的、一視同仁的審查,維護經濟全球化的大勢。換言之,蕭亞慶認為,外國不應對來自中國國企的投資,有超出市場考量的待遇。

喜歡這篇文章嗎?

王彥喬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