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山專欄:世界糧食供應危機快步抵近台灣

2021-11-24 07:10

? 人氣

受內戰、天災與新冠疫情影響,南蘇丹出現糧食危機。而全球化時代仰賴進口糧食的台灣,恐怕也將面臨漲價、斷貨問題。(資料照,美聯社)

受內戰、天災與新冠疫情影響,南蘇丹出現糧食危機。而全球化時代仰賴進口糧食的台灣,恐怕也將面臨漲價、斷貨問題。(資料照,美聯社)

隨能源緊缺快步抵近的世界糧食供應危機,勢必對糧食自給率僅16%的台灣,造成整體經濟社會的驚天致命性大衝擊,當然須要嚴肅正視,積極佈署應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是,在這一波世界級的全球糧食供應危機到襲之前,台灣經濟社會已因直接輸入美國通貨膨脹而飆高聯動影響,領先嚐到了「食物通膨時代來臨」的滋味。

台灣食物通膨時代領先緊逼迅至

台灣餐飲業自2021年第三季伊始起,所有餐飲品項的顯性漲價聲浪一波波,從全台擁有近300間餐廳據點的王品,吃到飽的南霸天漢來美食,以至於世界級台灣小籠包名店「鼎泰豐」與連鎖速食業龍頭麥當勞,再加上許多大型規模飯店在明確抗疫行動大解封後也陸續恢復自助餐,尤使廣受國人喜愛的自助餐項目,先後跟進漲價,餐飲業各種業態普遍喊漲,不啻宣告「台灣食物通膨時代來臨」。

最值得正視的是,台灣麥當勞的價格調漲,主要說是基於「整體營運策略考量」;最關鍵的肇致變數是,麥當勞所使用的食材和運輸成本增加太多,衝擊供應產製,尤其雞肉、豬肉、牛肉幾乎完全仰賴海外進口,必須得靠冷凍貨櫃船海運供應,在美國原材料深受供應鏈斷鏈及貨櫃海運遭遇嚴重塞港遲滯造成到貨時間遞延,為求各用餐據點常態供貨和食材品質穩定,往往還得仰賴空運的縮時高效供應。

可吃麥當勞、50嵐!饗購券適用店家一次看。(示意圖 / 取自維基百科)
麥當勞近期公告調漲餐點價格。示意圖。(資歷照,取自維基百科)

即使是新鮮蔬果的使用,麥當勞的原料貨源,儘管既有50至60%屬於在地採購,但受季節性因素限制,仍需仰賴海外採購,以致對運輸成本的飆漲,特別有感。

全球糧食供應危機到襲不容小覷

也就表示說,這次餐飲業所宣達的「台灣食物通膨時代來臨」衝擊,應是一場局部性「輸入型通貨膨脹」的具體映現,但卻已足夠台灣社會必要提心重視了。

「台灣食物通膨時代來臨」的表徵現象的底層,有2個極其關鍵變數作用力,很有必要徹底掌握與理解:一是,這次所謂「台灣食物通膨時代來臨」真正直接衝擊對象應該祇有針對「外食族群人口」或者是「高頻次外食之家庭或個人」,不過,這種局部性通膨在台灣社會,卻足以產生極大「示範作用」及「波及效應」,很快就會感染並帶動,所有其他直接有關或根本無關經社部門的連動通膨漲價。

二是,麥當勞漲價衝擊的背後,強調其所使用的食材大部分來自於國外進口,以至對「運輸成本增加」極大「過敏」,不得不基於「整體營運策略考量」漲價;事實上已有效映現出,「台灣食材數量與價格的輸入依存度」究竟有多高問題。

家樂福引進豐富的歐洲零食、烘焙料理及烹飪食材,在台購物無國界,在家也能輕鬆DIY。(圖/業者提供)
在台灣也可見多種進口零食、烘焙料理及烹飪食材,方便多樣;但同時也顯示出台灣糧食自給率不足、依存度高的狀況。示意圖。(資料照,業者提供)

而起自於Covid-19疫災的新一波世界級的全球糧食供應危機之到襲,對台灣的挑戰,當然不會祇針對「外食族群人口」或者是「高頻次外食之家庭或個人」,而是全面性針對台灣社會整體民生經濟核心的糧食供應數量與供給價格大衝擊,對台灣國民經濟福祉、維生必須、生活品質,乃至整體物價水準的激盪與改變,都將產生極其深遠且重大效應;馴至於會影響台灣整體經濟社會的成長與發展。

當然此即表示,這一波世界級的全球糧食供應危機之到襲,絕對不容小覷。

激進天災人禍肇致全球農產品大荒欠

緊逼而來這一波世界級糧食供應危機,關鍵性激進變數,主要有3大不可抗力的情境因素,交揉連動之下形成強烈共伴效應所肇致的:一是即時當下的2021年極端氣候,極熱、極凍、乾旱、洪澇、風災雷暴,攪亂了全球農產品出產荒欠與產銷秩序,二是Covid-19疫災引申主要國家「封城封鎖+行動禁制」政策措施,激化了全球性實物商品經濟的供應鏈大斷鏈,三是2009年來主要央行串聯作為,政策性賡續連動印鈔大放水的關鍵貨幣量寬措施(monetary quantity easing, QE),捷速鈔券大印發的結果,嚴肅動蕩了國際大宗物資飆漲與供源惜售之普遍現象。

在2021年世界其他地方,加拿大西南部與美國北部平原的春季遭遇長期乾旱,影響小麥收成並推升價格;目前小麥期貨價格已逼近歷史最高點,泛歐交易所的軟質小麥,則已高漲飆達每噸300美元(約新台幣8345元)。

自2020年12月底以來,作為全球基準的芝加哥小麥期貨價格,漲幅已逾30%,直達近十年來的最高水位。

極端氣候收成銳減 使黃小玉齊飆天價

2021年農業大宗商品市場,短期間內驟然出現極大幅度波動,近期咖啡豆、小麥等農產品價格,競相創下十數年來新高記錄,甚至每每直逼歷史頂峰高點,除因供應鏈斷鏈影響外,極大原因出於氣候大變遷引發的2021年全球極端天氣,導致農產品供產數量銳減與價格勁飆。

全世界性的極度不穩定天氣與氣溫,對作物生長、收成與供應,帶來不利影響。極端天氣的確是造成2021年全世界農產品市場緊缺的關鍵變數;正當全球通膨和商品物價因經濟復甦胎動促進需求復甦,加上全球物流堵塞而供應鏈斷鏈之際,2021年第2季起極端天氣因素益發助長咖啡、黃小玉等民生農產品價格飆漲。

全球暖化下受影響的食物-小麥。(圖 / 取自食力foodNEXT)
全球暖化造成作物收成不佳,其中一個受影響的食物即是人類重要主食來源,小麥。示意圖。(資料照,取自食力foodNEXT)

創歷史記錄缺水影響美洲穀物產量與價格

世界各地頻繁出現異常氣象。在美國,大型颶風襲擊南部地區,洛磯山脈的西側持續乾旱;由於創歷史記錄的缺水影響,巴西已下調了2021年穀物產量預期;預計發生暴雨災害的歐洲,也面臨糧農產量的銳減。氣候變化帶來的自然災害,已成為全世界糧食供給的頭號風險因素。

美國內政部下屬機構墾務局2021年8月宣佈屬於主要河流之一的科羅拉多河水量不足,從2022年1月起在科羅拉多河流域的大壩啟動取水限制;另受降雪量減少影響,科羅拉多河整體水系的儲水率從1年前的49%降至40%。胡佛大壩的儲水率則在2021年也處於1936年竣工以來的最低水準。

科羅拉多河以洛磯山脈為水源、流至墨西哥、長約2300公里,是美國西部農業的生命線。自然保護團體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TNC,The Nature Conservancy)的統計顯示,如果10%的水無法利用,科羅拉多河流域的經濟損失將達到1430億美元。美國亞利桑那州位於科羅拉多河下游,水的分配量被削減,對玉米農戶等的打擊令人擔憂。在美國的鄰國加拿大,缺水也正在對農畜產業造成影響。

在與美國並駕齊驅的糧食供給地南美,缺水也很嚴重。巴西國家商品供應公司(Conab)2021年9月9日將2020~2021年度穀物產量預期下調至2億5230萬噸,比上年度下調1.8%。其中玉米下調16.4%,巴西中部的歷史性缺水影響突出。

2021年4月,全球最大咖啡生產國,同時也是全世界玉米主要出產地的巴西,遭遇嚴重乾旱,導致玉米價格驟變飆升,才不過三個月之後巴西又遭遇異常霜害,將咖啡豆價格也推升至2014年以來最高點,阿拉比卡咖啡豆期貨價格每磅漲破2美元(約新台幣56元),目前仍繼續維持在此一相對居高價位之上。

近年氣候變化愈趨嚴重,令中美州的咖啡豆種植受到打擊。(圖片來源:RODRIGO ARANGUA/AFP/Getty Images)
近年受氣候變遷影響,中美州的咖啡豆種植受到打擊。(資料照,RODRIGO ARANGUA/AFP/Getty Images)

乾旱、野火、洪水與颱風等極端天氣之益發頻繁,已讓專業智庫專家新近預測,近年極端天氣事件發生頻率越發縮短且更頻繁,全球農產品價格必將持續上漲。

全世界性氣候大變遷,更加上人為森林濫伐,不啻愈來愈加劇天氣型態的改變,也無形中愈益加劇極端天氣事件發生頻率,天氣變化勢必更加不穩定、更形極端;全球主要農產品生產者,已普遍對2022年及其後氣候變化前景看法更趨黯淡。

全球穀物生態系統還會持續嚴重破壞

極端氣候變化還影響到全球穀物生產的整體生態系統;其中2021年,尤其是以大量蝗災對主要穀物生產地區傷害最為嚴重。糧農學術雜誌《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匯總蝗蟲情況稱,會全面性將農作物一掃而光的大群沙漠蝗蟲,主要從非洲而來,橫掃中東、歐洲及亞洲等20多個國家;如此龐大數量的蝗蟲,從20年前就開始增加,在全世界範圍已爆發20多起。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統計,因為蝗災在非洲已有3500多萬人陷入糧食困難。大量產生蝗蟲的一個原因被認為是隨著降雨量增加,潮濕的草原增加;專家預測,在可預見未來,這種蝗災肆虐狀況,恐怕還會再持續下去。

2020年1月,東非肯亞蝗蟲成災(AP)
東非肯亞地區2020年1月遭遇嚴重蝗蟲。(資料照,美聯社)

日本專業專家機構匯總了氣候變化對日本水稻生產的影響,推測氣溫上升與白米生長的關係時發現:倘若氣溫在2040年代比2010年代上升2.7度,水稻發育不良的發生總量將增至2倍。據稱,預計以沿海地區為中心日本全國都將受災,隨著供貨減少,每年會產生約4億美元的損失。

聯合國等機構預測,到21世紀末,全世界氣溫將會比工業革命前上升4度;巴黎協定提出的目標是將溫度上升控制在1.5度以內,但現在事實已上升了1度。氣候變化將使生命和財產面臨危機,非洲和中南美洲更會發生饑荒和地區爭端;倘若全球不加快調整改變脫碳停滯的風險,世界永續性將面臨越來越大危險。

全世界糧食價格飆漲大危機

世界糧食價格正在迅速上漲。聯合國發佈的2021年5月糧食價格指數比1年前上漲4成,達到2011年9月以來、約10年的最高水準。背景是中國的旺盛需求和天氣異常導致的供給減少,企業提價也逐漸擴大,對經濟的影響令人擔憂。

《糧食價格指數》採用穀物、肉類和乳製品等國際交易價格計算,是顯示糧食整體價格波動的全球性指標,農產業投資者和企業均會關注。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數據顯示,2021年5月糧食價格指數的平均值比2021年4月提高5.8個百分點,達到127.1。指數連續12個月上升,正在以過去10年裏的最快速度上升。

具體來看,穀物指數升至133.1,上升7.5個百分點;黃小玉的玉米、大豆和小麥等價格,亦告聯袂上漲。越來越多觀點認為,在穀物主要產地美國和南美,由於乾燥和降雨等不穩定的天氣影響,收穫將進一步減少;另一方面,中國為增加養豬而增加採購飼料用穀物的影響也很突出。

用於加工食品等的植物油上漲12.7個百分點,升至174.7,明顯的價格飆升。以全球消費量最大的棕櫚油為例,主產地東南亞的產量成長乏力。生物柴油等燃料的需求增加預期也構成利多因素。砂糖和肉類的價格也持續上漲。

全世界糧食價格上漲還有其他間接原因:由於疫情導致的出行限制,從事田間勞動的外籍工人在很多國家出現短缺;目前隨著疫苗的普及,糧食需求超預期快速復甦,生產跟不上需求,價格容易上漲;此外,還存在全球貨幣寬鬆導致投資資金流向糧食市場,是另外一個面向的肇致變數。

台灣面對危機的超高度脆弱性

這一波到襲台灣經濟社會的世界級全球糧食供應危機大潮,所將造成的撞擊力,恐怕不是單薄的台灣可以輕易就閃躲得過的。

台灣幅員縱深太淺薄,資源食料糧農產品的儲備能量長年無法豐足,更加上本身經濟物資自給自足條件的先天不足,尤其糧食自給率不到16%,將近85%的民生飲食及工商產業貨源,幾乎都須仰賴自國外進口輸入支應,典型淺碟子經濟;在這種條件態勢前提之下,想欲積極有效應對2021這波全球糧食供應危機到襲,以台灣經濟社會的基線能量,對付起全世界糧食供應數量大減縮,價格級數飆升,根本是通盤無能為力的。

尤其是,坐天當家獨裁專制的蔡英文綠政府,為謀獨抗中,大肆重金軍購武裝,全面「去中國化」,舔美拜日,背祖南島尋親,並公然將對岸定位為「國之敵人」;在這種「人為強迫泡製的對立戰爭態勢」下,如何在對戰情境下,一旦海空運輸線齊遭軍事封鎖,糧食供應線全面斷線,則不出一個月時間,毋待於「武統台灣」,台灣經濟社會必然自我崩潰了。

在這種脆弱性情境之下,蔡政府經濟主管部會竟猶全力孜孜賣命在「反公投」,將這一波世界級的全球糧食供應危機之到襲,予以根本鄙視且完全棄之不顧。

更加弔詭的是,整個社會民粹,竟也連一句「天佑台灣」之類呼聲,都沒有。

*作者為獨立法人環球經濟社社長兼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建山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