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康專文:告別哲人李澤厚,告別不了中國的歷史廻圈

2021-11-05 05:50

? 人氣

他在近代、現代兩部『思想史論』中,已經為我們劃了三個「圓圈」。我這裡不妨再續一圈。七0年代末,鄧小平否定文革、「解放思想」、「改革開放」,未幾便「反精神污染」、「批自由化」,八0年代晚期激出學潮後,乾脆武裝鎮壓,此後高壓維穩、鉗制言論、封鎖網路、特務統治,中國大陸倒退至比「文革」前還要落後的體制。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當中的種種「圓圈」,大圈套小圈,荒謬驚駭,試列舉如下:

政治上從「廢除終身制」倒退至「八老拍板」、「垂簾聽政」;從「幹部知識化年輕化」倒退至一口氣指定「兩代接班人」、「太子黨」掌權;從廢除「反革命罪」倒退至「秘密羈押」合法化。

在佔有制上,從全民所有制倒退至「權貴資本主義」;從四九年剝奪「一小撮」地主資本家,倒退至兩千年之後剝奪中國十幾億人民;從「解放」前抨擊蔣宋孔陳「四大家族」、文革中毛澤東號召「打倒走資派」,倒退至毛的繼承人「八老」 家族的26個後代(紅色貴族)控制整個中國的經濟命脈……。

若再放大一點視角,這個「圓圈遊戲」,則是從毛澤東的「提前進入共產主義」,倒退至洪秀全的「天朝田畝制度」;而陳雲的所謂「還是我們自己的子弟靠得住」,則不僅突破了毛澤東的「黨天下」,也倒退至封建王朝的「家天下」,甚至就是滿清「八旗制度」的「族天下」。

李澤厚強調的「必然性」(經濟基礎),邏輯地延續到世紀末他強調的「經濟為本」、「大家不愁飯吃」、「不要關心政治」(與劉再復對談《告別革命》)。其實,不是連西方政治領袖(如克林頓總統)關於經濟發展必定給中國帶來「民主化」的預言也落空了嗎?整個西方的「現代化論說」,都套不上中國的發展模式。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外匯儲備世界第一」之後,竟未能產生一個有政治訴求的「中產階級」,而全國三十萬個「千萬富豪」只占總人口的0.023%,貧富差距從改革初期的4.5:1擴大到12.66:1,基尼係數突破警戒線。「吃飽飯」與「基尼係數」,孰者保守激進?哪個更準確地描述「經濟基礎」?

中共大力度整治娛樂圈和網路科技業等,引各方猜測。中國學者曹辛說,當前是用國家政權的力量,以公眾的名義,導引中國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的發展方向,與中美博弈的大背景密不可分。(AP)
習近平統治再一次證明中國反覆在歷史圓圈中打轉。(AP)

救亡壓倒啟蒙,石破天驚

李澤厚談起他的學術生涯,才開始眉飛色舞。他說任繼愈是他的恩師,把借書證給他用,一次能借三十本書(學生只能借五本);有時候還接濟他錢,五塊、十塊的,他寄給長沙的堂妹;「我一生敬重他。」

五五年「肅反」中他挨整一年,卻寫出七篇近代史人物論文,五七年合集交上海出版,「當時哲學所很多人,連文章都沒發表過。」蘇聯漢學家齊赫文斯基有一本關於康有為的書,在序言裡提到「中國年輕的史學家李澤厚」,而他當時只是一個二十八歲的「實習研究員」。儘管他的戊戌人物研究在中國已是最高學術水平,然而1958年召開的「戊戌變法六十周年學術討論會」,他根本沒有資格參加。五0年代中國史學界,仍是范文瀾、吳玉章這些「解放區來的」史學家的天下。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