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最溫暖力量!貧困少年立志當廚師 背後卻是3年陪伴才說出夢想:希望我也能做點什麼

2021-10-27 08:42

? 人氣

但這路當然不容易。一群外地來的學生起初發生狀況就是把「文教區」私立名校的孩子誤認為安康社區的孩子、過一陣子才意識到自己找錯人,就算後來真的找到所謂「不上學不回家在街上遊蕩」的安康平宅孩子,蕭羣諭等人第一堂面臨的社會教育,就是被孩子們比了個紮實的中指,「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大學社會責任是要服務在地社區,在地社區卻不見得想被服務──蕭羣諭後來才知道,因為安康社區過往兒童與青少年遊蕩群聚衍生諸多問題、打架吸毒甚至性暴力事件都曾發生,社區大人對所謂「社工」幾乎沒有好感,他們很怕社工更讓青少年群聚、群聚又要出問題。

即便蕭羣諭等人是學生身份,社區大人對他們較無反感、有大學生要來幫忙帶孩子也好,社區孩子面對一群外來學生的態度就是那樣赤裸裸,有人比中指、有人拿到傳單就撕掉或放火燒掉、有人指著他們說「你好醜」;團隊成員陳玨璇則說,後來認識一個在地服務7年的警察,那警察永遠忘不了,他第一次進到社區就遇上孩子烙人烙整群給警察「見面禮」,初遇就是嗆聲。

20211008-安康平宅專題配圖,安康平宅樓梯間。(顏麟宇攝)
「有些孩子對外界是害怕的,覺得外面沒有人會愛他、他必須把自己保護起來」,3年來微光盒子持續面臨的課題,就是陪孩子一起面對成長過程的傷痕(顏麟宇攝)

這樣的社區自然容易被外地人認定「沒救」、就連一些在地人也是這麼想,但組成微光盒子的大學生依然不放棄,一待就是3年到畢業後都還在──跟孩子熟了以後他們知道,這些孩子其實跟其他孩子沒什麼不同、一樣是需要陪伴需要愛,比中指的孩子或許讓人覺得不可愛,這卻是孩子們在傷痕累累的生命裡築起的、對抗外界的堡壘,「有些孩子對外界是害怕的,覺得外面沒有人會愛他、他必須把自己保護起來」,3年來微光盒子持續面臨的課題,就是陪孩子一起面對成長過程的傷痕。

安康社區光與影:那些尖叫大吼衝撞背後,是希望有人注意到他… 

外界看安康平宅是「貧民窟」,但貧民窟裡住的總是人、人會有不同樣貌,確實,這裡不只有悲慘失序的一面。「一般講台北,可能會覺得人跟人彼此距離很遠,但這裡社區連結性很強,他們知道每戶是誰是誰、會彼此幫助……」蕭羣諭看見,當一個孩子不想回家時會有另一家讓孩子待著、大人則聯繫家長說孩子在這,當一家經濟有困難,也總有鄰居招呼吃不飽的孩子去家裡吃飯。

一般兒少相處狀況可能是大孩子看不爽小孩子、小孩子不想理大孩子,通常不同年齡層不會聚在一起玩,但在安康社區的高中、國中、國小孩子之間是很沒隔閡的。

這樣的群聚可能偶爾引起一些衝突,蕭羣諭就記得有小孩子被青少年暴打到半邊臉腫起來,但同時群聚也能緩和衝突──當時蕭羣諭收到孩子求救趕到現場,就看見一群青少年看住情緒失控打人的少年、另群孩子圍在旁邊陪受傷的孩子,同時有人趕快向大人求救,「看到有人出事,即使不知道能做什麼,他們會陪在旁邊、幫忙求救。」

本篇文章共 3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5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謝孟穎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