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野法潮》打開社會安全網─疫情之下的弱勢關懷

2021-10-23 05:30

? 人氣

一直以來,移工的居住環境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理想的狀況是4人一室,但雇主們在平日就沒有落實,疫情期間更容易因群聚而提高染疫風險。(中央社、報導者陳曉威、楊子磊)

一直以來,移工的居住環境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理想的狀況是4人一室,但雇主們在平日就沒有落實,疫情期間更容易因群聚而提高染疫風險。(中央社、報導者陳曉威、楊子磊)

新冠疫情肆虐,全世界將對抗疫情的解方寄託於疫苗施打。疫苗搶奪下,國力強弱高下立判。但世人也明白,只有施打疫苗越普遍,對疫情控制才有利,讓全世界公平獲取疫苗的平台COVAX應運而生。保護弱勢就是保護社會、當然也保護了自己。在台灣,疫情之下的弱勢族群如何求生,有哪些資源支撐他們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20210629-2021年5月中旬,萬華爆出疫情,源頭指向萬華區茶室,這裡瞬間從活色生香的老城區淪為國人眼中的「毒窟」。(中央社、報導者陳曉威、楊子磊)
2021年5月中旬,萬華爆出疫情,源頭指向萬華區茶室,這裡瞬間從活色生香的老城區淪為國人眼中的「毒窟」。(中央社、報導者陳曉威、楊子磊∕在野法潮提供)

2021年5月中旬,萬華地區爆出疫情,源頭指向防疫期間最不該發生的「人與人的連結」,萬華從活色生香的老城區淪為國人眼中的「毒窟」。

「我們對於性工作者的處境不是不能理解,但防疫是每個人的責任,為了自己要賺錢讓疫情擴大,這……這難怪社會沒辦法同情啊!」日日春關懷互助協會主任蕭怡婷顯然不認同這種說法。她堅持探詢「孰令至此?」而且她更加在意的是太多人以道德高度看待性工作者、更何況是在防疫這頂大帽子底下,原本就不見容於社會的性工作者只能變得更加弱勢。

用道德還是人權角度聆聽疫情下的悲歌?

1997年台北市政府下令廢娼,目的是為端正風序良俗,但多年來,性工作者由明轉暗,這行業並沒有消失,反而變得無法可管、同時把這群「姊妹」逼進更黑暗的角落。日日春在台北市政府廢公娼後連續追蹤了10年,發現有7成公娼轉私娼,酗酒、嗑藥、以債養債、乃至自殺身亡的案件也有所聞。

萬華阿公店造成防疫破口,性工作者承受罵名,蕭怡婷無奈地表示,其實多數性工作者的公衛意識較一般人高,畢竟她們必須在良好的衛生狀況下才能工作。新冠肺炎從去年就在全球大流行,性工作者一開始就擔心,萬一台灣也淪陷,她們的生計就會中斷,所以接客之前,都會詢問客人是否有旅遊史接觸史等,但是客人是否願意誠實告知或者已經染疫而不自知,對她們而言都是極大的風險,她們自然是謹慎的。「終究疫情還是爆發了,客人不敢上門,她們的收入中斷,疫情拖得越久,她們的經濟壓力就越大。」有位60歲的阿嬤就為了10萬元,向地下錢莊借錢,無力還債下被迫運毒;在6月時,還傳出有小姐跳樓輕生的憾事。

蕭怡婷主任痛心地指出,疫情下,許多行業遭到重創,政府也祭出各種紓困方案予以協助,然而,性產業並不合法,沒有任何紓困方案或管道可以適用。於是有姐妹私下接客,或轉戰中南部。如此一來,自己和客人都要承擔更大的染疫風險。相信這是整個社會所不樂見的。

居住正義牽動防疫能否成功

萬華除了有性工作者,還有一群無家可歸的街友,不只暴露於染疫風險中,更有可能成為病毒傳播者。聚焦關注無家者的芒草心協會(下稱芒草心),在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便觀察到,民眾搶購物資風潮再起,該協會秘書長李盈姿說,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庇護所裡的住民物資是否充裕;此外也擔心他們為了採買物資一直往外跑,而增加了染疫的風險。因此第一件事就是物資補給,確保食物和民生用品供應無虞,接下來則是防疫的衛教工作,並提供住民每天至少一片口罩和隨身攜帶酒精,確保個人防護。「安頓好據點之後,我們工作人員也開始分流上班,因為現場還是需要有人進行服務或收發物資,我們擔心萬一有人確診,整個工作都要停頓,所以我們也進行了人員分流。」李盈姿秘書長說。

而這樣有序的安排只是開始。芒草心很快就發現,街上的遊民變少了!過去,萬華和台北車站的無家者原本可以在教會或提供餐食的地方取得食物,但疫情開始後,原本發放食物的單位擔心造成群聚,所以一個個關閉,令他們擔憂斷糧的問題。不只無處取餐,包括便利商店內用區也關閉、社會局提供的洗澡淋浴間也關閉,無家者面臨到基本的生存危機。

事實上,芒草心主要服務的對象是設在萬華的3個庇護所的住民,至於街友的伙食則由社會局或善心人士提供,不過約在5月下旬社會局就有人染疫,加上同事被匡列隔離,因此無法有效執行送餐。芒草心和社團法人人生百味文化建構協會(下稱人生百味)於是投入物資發放。從發放物資發現,5月中旬以來約莫兩個月期間,北車和萬華兩地的無家者多了近百人,「可能是疫情下,成為新的無家者,也有可能是外縣市過來的。」李盈姿秘書長感謝萬華當地的NGO、以及諸如作家林立青、里長方荷生等,無私分享他們所掌握的社福資源,特別在初期,提供了很大的幫助。而後來當芒草心已募到充分物資時,也分享給其他社福團體。大家物資流動和互通有無,形成良善的循環。

20210707-在萬華仍有一群無家可歸的街友,不只暴露於染疫風險中,更有可能成為病毒傳播者。(中央社、報導者陳曉威、楊子磊).jpeg
在萬華仍有一群無家可歸的街友,不只暴露於染疫風險中,更有可能成為病毒傳播者。(中央社、報導者陳曉威、楊子磊∕在野法潮提供)

疫情下的移工 看見歧視普遍存在

疫情之下,弱勢更加弱勢、甚至讓人看見歧視無所不在。有時候,歧視甚至由政府帶頭。當位於苗栗縣的京元電子爆出45名員工確診,後來超豐電子和智邦科技也陸續傳出疫情,3家廠商共有兩百多人染疫。「爆出疫情後,地方政府沒有任何作為,卻很快地對全縣所有移工發布外出禁令。這是很明顯的歧視,因為染疫者不只是移工、其中也有本勞。」台灣人權促進會秘書長施逸翔進一步指出,正因為確診者以外籍移工居多,更凸顯長期以來,移工的居住環境有很大的改善空間。理想的狀況是4人一室,但雇主們在平日就沒有落實,疫情期間更容易因群聚而提高染疫風險。他說:勞動部對移工住宿環境惡劣一直是知情的,卻沒有超前部署。更離譜的是,爆出疫情就該緊急處理,但是對於苗栗縣政府發布移工禁令卻悶不吭聲,直到禁令解除才公布移工與雇主指引,說穿了不過就是馬後炮。

苗栗縣政府所發布的移工禁令,不只限制了產業移工的行動自由、包括沒有群聚問題的社福移工也遭受波及。「試問這些和長輩們相依為命的移工不能出門,家中生活用品採買或有醫療的需求,誰來協助?萬一冒險出門被開罰單,又有誰可以幫助他們?」施逸翔秘書長說,苗栗縣政府該作為而無作為,例如下此禁令卻只用中文在臉書公布,移工極有可能因不了解這道命令而觸法。這都暴露出,他們僅認為外籍移工是並非是與我們一起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

歧視的荼毒並不亞於病毒的戕害。由苗栗縣政府吹起的一陣歪風,使得許多民間機構上行下效,模仿這道禁令。廠商在產能與防疫之間掙扎,遲遲無法作出分流、減班的決定。就在苗栗縣政府禁令一出,廠商開始只許移工在工廠與宿舍間移動,由廠商自行運送,在擠滿人的車廂上根本沒有社交距離,進到宿舍,依然是不符防疫規定的6人一室。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業者將移工送進沒有打掃過的房間,每人每月還要繳交3,500元的住宿費。而且他們遷出原宿舍時,業主擅自將他們的私人物品丟進垃圾袋,並隨意丟置於新宿舍門前。種種作為,完全沒有對人的尊重。而這情形引起許多國際媒體與自媒體的關注,他們都覺得不可思議──台灣在亞洲乃至全球的民主人權向來表現良好,但是移工政策、對待移工的紀錄卻是劣跡斑斑。

除了苗栗,高雄市衛生局也曾對兩名在前鎮漁港的外籍漁工開罰,原因是他們在路邊沖澡卻沒戴口罩。「誰會戴著口罩洗澡?」施逸翔秘書長氣憤地反問。這種不具同理心的依法行政連老百姓都看不下去,輿論譁然,逼使高雄市政府緊急召開危機應變會議,終於在考量國際移工處境弱勢,且因語言隔閡無法及時掌握最新疫情政策下,決議若外籍漁工有違反防疫規範,應先勸說、並要求雇主船東監督落實防疫措施。此事件發生在民國110年5月22日,陳其邁市長在5月28日宣示不罰漁工、而改裁罰沒有明確宣導戴口罩過程的仲介公司。

20210622-台灣的移工問題,在疫情期間更加被凸顯。(中央社、報導者陳曉威、楊子磊)
台灣的移工問題,在疫情期間更加被凸顯。(中央社、報導者陳曉威、楊子磊∕潮野法潮提供)

消弭歧視 政府帶頭做起

如何承接助弱勢,給他們溫飽、機會、乃至尊嚴,是政府無可逃避的責任。施逸翔感嘆,台灣從八、九零年代引進外籍移工以來,一直被視為補充性的勞動力,即便到今天全台移工已經超過70萬,政府從沒有好好調整過移工政策。

「至少要可以跟本地勞工一樣有最低保障的標準,也就是適用勞基法,而縱使像社福移工等可適用勞基法,他們仍受許多歧視性的政策所綑綁。」例如不能自由轉換雇主、以及要負擔高額仲介費。還有,白領與藍領外籍移工在制度上也有差別待遇,是否意味著法律與政策都只在討好有錢有權的人?正因為歧視性的政策,造成許多非法移工,但他強調,移工失聯所觸犯的法律不過就是《就業服務法》,這是微罪,但是政府卻用刑事犯罪或國家安全的方式在追捕非法移工。從源頭到結果,外籍移工的問題終究要回歸到整體移工政策,一定要從修法、從制度上做根本的改革,將來才有可能改善。

70萬以上移工大軍的權益都可以被無情忽略,芒草心憂心官方列冊全台只有3,000人的無家者,是否更容易被邊緣化。而遊民是與整體社會經濟扣連頗深的議題,幾乎每個國家、每個大城市都會有,若想根本性解決問題,除了社會福利外,還要有妥適的居住政策,甚至於居住政策才是重點。目前政府對無家者的居住部分著墨很少,大抵上只有提供庇護或短中期收容。芒草心認為,必須把租金補助設計含納其中。至於社會住宅部分,除了希望政府盡快制訂出可負擔租金,且要能照顧到不同族群可負擔的範圍。

至於疫情期間,芒草心與台北市社會局以公私協力的方式,及時提供遊民服務。不過也有民眾對於他們在萬華發放物資很不諒解,認為正是有人在萬華送東西,遊民才會聚集過來;且發放物資會造成群聚,根本違反防疫規定。她解釋,讓無家者就近取得物資,他們就不會往外地跑,反而降低了感染擴散的風險。而且,芒草心和人生百味都是以避免群聚的方式在發送物資。此外,芒草心也和基層社工一起向上請命,促使台北市繼高雄市與新北市之後,與旅館簽約提供無家者暫時的棲身之所。芒草心也支持遊民優先施打疫苗,畢竟無家者沒有住所、沒有手機、電視可以即時接收資訊,和一般人的條件並不對等。有鑑於積極性差別待遇的考量,必須保障他們的基本人權。

這次疫情爆發,從媒體到民眾,對於弱勢多是理解包容的,大多不會去指責底層人要討生活這件事,更多的是對政府的監督。民間組織的彈性、活力與創意,對於扶助弱勢固然是不可或缺的力量。然而,沒有公權力,很多改革無從進行也是事實。日日春協會對於政府的漠視備感無力之餘,有了進入體制的想法,蕭怡婷就曾經參選過里長,儘管首戰失利,但她透露下屆仍將出馬競選。她嚴批「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0條」罰娼不罰嫖,明顯貶抑性工作者人權,應予廢除。推動性產業合法化、除罪化及去汙名化是她的主要訴求,她認為性工作者要得到法律保障,萬一遭到不公平待遇,才有申訴管道,也能避免產業地下化導致工作權被剝削、暴力對待、詐欺、脅迫!

民主社會應該是所有人都能自主生存、自在生活,但是,只要歧視存在,就會有人被逼到黑暗的角落裡,且與社會的扞格就會越來越深,經歷疫情,每個人深刻體驗到覆巢之下無完卵。台灣抗疫表現優秀,歸功於多數人凝聚在「同島一命」的共識下,一旦弱勢墜落到更深的底層,社會大眾再無安居樂業的可能。友善對待每個人,政府責無旁貸。

20210707-疫情期間,芒草心與台北市社會局以公私協力的方式,及時提供遊民服務。(中央社、報導者陳曉威、楊子磊)
疫情期間,芒草心與台北市社會局以公私協力的方式,及時提供遊民服務。(中央社、報導者陳曉威、楊子磊∕在野法潮提供)

*本文原刊《在野法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