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懷民VS.簡靜惠:圓一個世代青年的藝術之夢─戴上耳機,世界從此打開了

2021-10-31 05:40

? 人氣

什麼是飽滿的?什麼是大家可以認同的?什麼是可以一直傳唱的?今天也許比1970年代更需要把有分量的創作介紹到社會上。可是有分量的作品單靠作曲家個人掙扎,無法實現。基金會做了很多事,如果已經在做過的都能繼續堅持,那個基礎一定更厚實。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基金會支持許常惠的民俗音樂採集計畫,並在新成立的視聽圖書館提供資料室、定期舉辦音樂講座、音樂會等。 圖為許常惠在視聽圖書館上課。(圖/洪建全基金會提供)
基金會支持許常惠的民俗音樂採集計畫,並在新成立的視聽圖書館提供資料室、定期舉辦音樂講座、音樂會等。 圖為許常惠在視聽圖書館上課。(圖/洪建全基金會提供)

簡靜惠:我們未來努力的還是創作播種,在音樂上,我們留下來的是音樂講座。創作我們還是關注的,在藝術上有「覓計畫」,重點在文化基因的再創造,主力放在當代藝術,但是音樂與舞蹈創作的部分,未來也可再考慮,加入工作重點中。

林懷民:我覺得現在國外流行環境劇場、裝置藝術等那些東西,我們也可以做這些東西。前衛的東西非常好。但是,西方為什麼可以做出好東西,因為它根柢在,可以不斷地試,做失敗了,根柢還在。新的創作可以像一棵樹一直長一直長。

我最近在臺中國美館,看到前輩畫家,像林玉山、郭雪湖、陳進臺展時代的畫,很受憾動。原來他們在30年代就畫這麼大篇幅,這麽精緻的作品,這麼厲害。這些前輩畫家的名字都是在198年代以後才開始浮現。我想如果我年輕的時候看到這些東西,一定會做出不一樣的作品。

我常擔心,現在我們做了很多的嘗試,到最後臺灣文化仍然沒有厚實的根基,一切可能只是光影。

基金會已經在做的事,一定要堅持下去。支持音樂創作是其中之一。

簡靜惠:謝謝,我覺得這是很好的提醒,或許可以作為基金會未來再度思考的參考建議。

《植栽一座文化森林》書封(圖/洪建全基金會提供)
《植栽一座文化森林》書封(圖/洪建全基金會提供)

洪建全基金會50週年慶活動─

▌與談人
主持兼與談
須文蔚 / 台師大文學院副院長

與談
陳芳明 / 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楊照 / 新匯流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傅月庵 / 掃葉工房主持人

▌時間:2021/11/6,周六14:00~16:00
▌地點:敏隆講堂(北市羅斯福路2段9號12樓),免費開放參加

*本文選自自《植栽一座文化森林》,簡靜惠著。文‧圖洪建全基金會提供。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