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極權造就惡靈— 評小說《永遠的零》與太平洋戰爭

2015-01-06 14:04

? 人氣

民主機制、民眾的獨立判斷,是防堵戰爭的重要因素。(電影宣傳照)

民主機制、民眾的獨立判斷,是防堵戰爭的重要因素。(電影宣傳照)

【一】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是帶著批判性的眼光看《永遠的零》的,這部高度還原太平洋戰爭的小說,被國內(中國)一些電視節目批作「為日本軍國主義招魂」,被認為「史觀有問題」。然而,翻完它最後一頁,我還是流下淚來。

是不是立場有問題?我問自己。我是一個愛國者,看過不少抗戰片,痛恨侵略行為,痛恨日本軍國主義。對於日本軍人,我是存在著抗拒心理的。在戰場上,他們是好鬥的、兇殘的,十惡不赦,殺人再自殺,完全不把生命當一回事,「完全缺乏對上帝的敬畏」。在一部紀錄片裡,一個美國上尉看到神風自殺戰機時,感到十分恐懼,「那不是一枚『飛彈』嗎,開飛機的人是惡靈嗎?」

不過,在書中描寫的飛行員群像,也是「與我們一樣的人」。儘管也有少數人品行不端,但大部分還是溫和的普通人,有情感、有牽掛、有鄉愁。作者美化了他們?沒有。他們的缺點及局限性,作者沒有回避。仇恨先放一邊,我認為這種描述接近於真實。其實,他們就是人,來自普通百姓家庭。

如果他們不壞,那是什麼讓他們變成了惡靈?

結合書中暗示的一些情節,我查閱了大量書籍,試圖要揭開這個謎底。一個幽靈附到了他們身上,讓他們瘋狂,讓他們喪失判斷力,再讓他們殺人、自殺。這很關鍵,作為一個對政治學有獨特嗜好的人,我深深瞭解「壞制度將好人變壞人」 的道理。變化的原因在哪裡,軍國主義的實質到底是什麼?

需要指出的是,我這裡指的是《永遠的零》這本書,而不是這部電影——電影的講述功力,還遠遠不及它的文本。電影是否有些避重就輕,是否與右翼思潮“秘密接頭”,不屬於本文討論的範圍。

(永遠的0電影劇照)

【二】

本尼迪特克的《菊花與刀》(菊花與劍)被認為是解讀日本民族精神的重要著作,此書講出日本人本身存在的矛盾——好鬥而和善,尚武而愛美,野蠻而文雅,順從而富於抗爭,源於「島國心態」;山本七平的《何為日本人》一書,也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既承認是「東亞最落後的民族」、又是「跑在人類史前面的民族」,從神話、宗教、家族、契約等方面,講述了日本精神內核的形成機理;

橘玲的《括弧中的日本人》則勾勒了21世紀日本人的大眾心理:「日本人始終認為快樂地度過現實就是一切,只認可靈驗的神祗和能帶來好處的權威」。

……

對於「民族性格」的討論,我向來很謹慎,因為存在太多不確定性。大而化之的概述,無法展現「鬼子」(日本軍人)的真實面貌。我更傾向於從具體角度切入,政治身份決定行為模式。

首先,他們是平民百姓。走上一線的士兵,大多是因為貧窮、卑微、被迫投身戎馬生涯。他們普遍在20歲左右,幾乎沒受過完整教育,缺乏獨立思考能力,受極端主義的宣傳和教育而變得狂熱的愛國者。尤其是明治維新之後兩場戰爭的勝利(日中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使其民族主義猛烈膨脹。這些人,幾乎沒有自己的語言,只有「日本萬歲」、「天皇陛下萬歲」之類的口號。他們被軍官教導,即使落敗也要與敵人「同歸於盡」,這就是無知的底層日本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