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嚴選:極權造就惡靈— 評小說《永遠的零》與太平洋戰爭

2015-01-06 14:04

? 人氣

「他們膽小得要死,又欲望膨脹。一心只想著升官。下面打了勝仗,他們就可以向天皇邀功。」在《永遠的零》中,作者直接說出,「他們甚至不願意想像,士兵也有家人,也有所愛的人,正因為他們缺乏這種同理心,所以禁止士兵投降,禁止他們當俘虜,強迫他們自決或和敵人玉石俱焚。」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時,高級將領沒有被追究任何責任,而是繼續升官,他們把責任推到第一線作戰的低階將領。很多連長級的軍官都被要求以死謝罪。

利益集團的醜惡嘴臉暴露無遺。日本為什麼要侵華?為什麼攻打美國?學界認為,軍部為了奠定在內閣中的權利,就要不斷提升自己的重要性,陸軍與海軍在政壇上爭寵,於是就有了日本的雙線作戰。太諷刺了,亞洲戰場、太平洋戰場上數千萬人死於非命,就是為了軍部的政治野心。

由於新聞不自由,媒體在當時被迫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坐在辦公室的知識份子,天天在宣揚著「大東亞共榮圈」,歌頌英雄,歌頌戰爭。尤其是「玉碎」這個詞,反復出現,令人覺得死亡是一件非常唯美的事情,千方百計將暴力、戰爭浪漫化。小說中,老兵武田就與一位元報社記者有一段激烈的爭論。他說:「我認為你們報社應當負主要責任,大部分國民受了報社的煽動。」我想,在當時的體制下,報社想獨立發聲是不可能的。對此,我翻閱了李卓博士寫的《沉重的媒介——侵華戰爭時期日本報界的法西斯化過程》,此書還原了報社從抗爭到妥協、到淪為政府宣傳工具的過程。當時根據「總力戰」推行的需要,千方百計地加強對新聞報導的管制,壓縮言論自由的空間,制定言論統制法令、法規,完善言論統制機構。這樣,全國上下只有一個聲音,一種思想——那就是「開戰」。這種輿論氛圍造就了集體狂熱。所以,日本走上了歧路,就再也不回頭。

當日本全線潰敗之時,有人提出了神風自殺襲擊方案。且不說能取得多大的效果,對飛行員來說,就是死刑判決書。作決定的人,當然是軍隊的高層。他們也明白大勢已去,叫飛行員送死,是為了面子上好看?展示日本國的風采?笑話。

但死的不是他們。「他們對特攻隊員說,你們並不孤獨,我也很快會跟隨你們的。」他們一個也沒跟著去送死,在戰爭結束後,把責任撇得一乾二淨。當時,有一位反對自殺的軍官,他叫美濃部正,他在會議上大聲批駁這種想法。要知道,抗命是軍人的禁忌,他的反對是冒著生命危險的。我查了這位軍官的材料,他雖然此前也參與過不少侵略戰爭,但這一刻,他至少感受到他人的痛苦……

包括宮部,他在戰爭最後階段參加了特攻,這個精通圍棋、彬彬有禮的男子,被撞得支離破碎,死得極其慘烈。諷刺的是,他攜帶的炸彈,居然沒有爆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