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震華觀點:台灣究竟是不是阿富汗?

2021-08-24 07:10

? 人氣

別說目前的阿富汗或1949年的中國,早在1945年二戰結束時的中國,就是這種狀況──「1940年100元可以買一頭豬;1943年可以買一隻雞,1945年可以買一條魚,1946年只能買顆雞蛋,1947年更只能買三分之一盒火柴」(馮客,《解放的悲劇,中國革命史1945-1957》)。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947年的生活成本比中日戰爭開始前的1936年,狂漲了3萬倍,但是在戰爭不斷、稅收有限、收支嚴重失衡下,國民政府只能狂印鈔票、凍結所有公職人員薪資,官僚和軍官若不貪腐,請問如何生存?美國會對他們發餉、配給嗎?

1949年的最後時刻,國民黨的撤退景象的確很像阿富汗,但失敗撤退台灣,卻不應該是國民黨的「原罪」──應該承擔原罪的,是日本和蘇聯這兩隻豺狼虎豹,它們對中國的狼子野心,讓國民黨在「黃金十年」(1927-1937)的努力成果,在一夕之間化為烏有

要認定敗退台灣是否為國民黨的原罪,必須對中國現代史稍微了解。國民黨的前身「同盟會」在1911年發動武昌起義成功之後,各省紛紛反正支持革命,才使辛亥革命迅速成功。

各省加入民國的地方勢力,其實都是清朝末年的官僚,沒有多少民主思想。這些軍閥表面擁護民國、實際上常擁兵自重、爭奪地盤,甚至挾持北洋政府對抗革命,孫文才決定在1924年設立「黃埔軍校」建立革命武力,並且當時在國際間只有剛革命成功不久的蘇聯,對中國革命表達善意、願意支持之下,接受1921年成立的「中國共產黨」黨員以個人身份加入國民黨,來爭取蘇聯的軍援(包括黃埔軍校的8500支步槍、400萬發子彈、火炮、飛機、40多位軍事顧問)。

內戰、共黨暴動不斷的「黃金十年」

孫中山先生在1925年去逝,黃埔軍校校長蔣中正在1926年誓師北伐,到1928年東北易幟(即支持中央)全國統一,國民黨才真正有機會建設國家。即使在1930年發生大規模的軍閥反中央內戰(中原大戰;雙方出動軍隊130萬人激戰了5個月)、共產黨四處武裝暴動發展之下,國民政府在各方面都有驚人的進步。

依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研究部主任、著名的經濟學家麥迪森(Angus Maddison)估計,1929到1941期間,中國年均GDP成長率達到3.9%,人均GDP成長率為1.8%,較諸今日毫不遜色。

中原大戰前馮玉祥、蔣中正、閻錫山三人於國軍編遣會議。(維基百科)
中原大戰前馮玉祥、蔣中正、閻錫山三人於國軍編遣會議。(維基百科)

可惜日本軍國主義看在眼裡,不願讓中國有發展機會,在1931年發動「918事變」佔領全東北之後,復於1932年初在上海發動「128淞滬事變」,到1937年發動「蘆溝橋事變」,引爆中日全面戰爭。在1941年底珍珠港事變發生之前,被日本準備「三月亡華」的中國,已經獨力對抗軍力強大的日本4年有餘,到二戰結束的1945年8月,中國其實已抵抗日本長達14年之久,特別是八年抗戰讓國民政府山窮水盡、遍地是百孔千瘡,連數百萬軍隊都養不起,嗷嗷待哺的人民更是極度厭戰。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