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震華觀點:台灣究竟是不是阿富汗?

2021-08-24 07:10

? 人氣

雖然二戰結束時,國府兵力有430萬人,中共只有130萬人,裝備也簡陋不堪(「長征」到延安時只剩5萬多人,可想而知中共八年抗戰中是在幹嘛)。但國家入不敷出只能大量裁軍,被裁軍人長期打仗而無一技之長者多被共軍吸收;加上淪陷區汪精衛政府的偽軍、滿州國軍隊也因國府無力維持而泰半被共軍納入,雙方軍隊實力其實沒有一般認定的差異那麼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但是,雙方士氣卻有極大差異-國府軍隊在裁軍壓力下,待遇微薄而物價快速上漲,士氣低落、厭戰、常逃亡、需靠抓夫補充;共軍多出自農村,要捍衛中共土地改革成果來保護自家分到的農地,因此戰事從國軍優勢迅速逆轉為共軍勝出。

蔣介石身邊都是共諜

但是,蘇聯在日本投降前三天出兵東北,大肆掠奪機械和資源之後,再將60萬日軍裝備全部轉給共軍,並阻礙國軍接收東北,讓共軍分佔要地、拖延5個月後才退出東北,也是共軍拿下東北的重大關鍵。美國被共產黨宣傳影響,包括美國記者訪問美化下的延安回國後「為匪宣傳」,認為共黨只是「土地改革者」,五次在國軍戰勝下由特使馬歇爾強迫國軍停戰和談,讓東北國軍士氣逐漸渙散。

然而,國共戰爭真正的關鍵因素,也是國民政府在台灣不願或不敢提的,就是在當時中國土地和財富分配極不平均,十分之一的地主控制了大部分農地,佃農和自耕農平日僅以餬口,災年則輾轉溝渠、命如鵝毛。

共產黨在其控制區的「土地改革」,表面上獲得了巨大成果,改變了民心向背。而蘇聯共產革命取得成功,國府被視為顢頇守舊、阻擋進步思想,是舊文化的代表,眾多國人(特別是文化和知識界)對共產主義存有幻想,認其為「進步思想」,多數國人對共產黨取代國民黨,認為至少不會更差。

1969年的毛澤東。(美聯社)
國共內戰期間,毛澤東派遣的間諜充斥蔣介石身邊。(資料照,美聯社)

厭戰的國軍就像阿富汗政府軍一般,除在東北有過激烈對抗,在其他幾場大戰中,因摻雜了地方軍和中央之間的齟齬、不同派系部隊間的矛盾和捨友自保,更加上「匪諜真的就在身邊」(國防部參謀次長吳石就是匪諜,蔣介石最依賴的將領胡宗南的機要秘書熊向暉也是,所有作戰計畫毛澤東都清清楚楚)乃至於場場皆輸、望風棄守。

其實,為解決一個農業社會的土地兼併、貧富不均問題,孫中山先生在其民生主義中提出了「平均地權」,具體主張了「耕者有其田」政策。在佃租經常高達5到6成之下,國民黨在1927年於廣東首倡「二五減租」(佃租由主產物50%下降為25%),其後續於兩湖、浙江推行,但遭到地主堅決抵制,財政相當依賴地主所交稅賦的各省有所忌憚,中央又無力掌控各省行政,乃至成效不彰。

事實上,「黃金十年」時代的1930年,國府於《土地法》中已規定了「三七五減租」(177條),抗戰結束後1946年4月又修正土地租金上限為地價的8%,但都難以落實。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