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駿觀點:拉美國家2017年遭逢三大效應

2018-01-01 07:00

? 人氣

委內瑞拉制憲大會造成社會嚴重對立分裂,這是反對者在街頭與警方衝突(AP)

委內瑞拉制憲大會造成社會嚴重對立分裂,這是反對者在街頭與警方衝突(AP)

2017年拉美政經面貌與往年最大的不同就是,隨著巴西、委內瑞拉等區域主導型國家陷入政治內亂,美國和中國等外部因素的影響凸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比如,特朗普政府可能「逆轉」北美自貿區23年來的開放和合作,給身為全球第四大汽車出口國的墨西哥帶來轉型壓力;阿根廷和智利總統出席了北京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巴拿馬與中國建交,成為眾多中國大型企業進入美洲市場的重要門戶。

紙牌屋效應

綜觀拉美國家2017年的政經波動,政壇惡鬥的「紙牌屋效應」最吸引眼球。

其一,巴西貪腐歹戲拖棚。

巴西前總統盧拉2011年卸任時支持率高達87%。 2017年7月他因總統任內收受財團非法贈與濱海豪宅,並借此涉入巴西石油公司的大規模利益輸送,而遭聯邦法官判刑9年半。盧拉律師表示將上訴,並再次譴責司法機構與現任總統特梅爾共謀迫害。

特梅爾本人則於6月因「違背對國家和社會的職責」罪名遭總檢察長起訴。2016年9月特梅爾就職時的支持率為28%,稍後即捲入多起貪腐醜聞,目前支持率已降為7%。特梅爾拱倒前總統羅塞夫而上臺,再被司法追查,儼然巴西版的「紙牌屋」連續劇!

特梅爾醜聞所涉,除曝光已久的巴西石油公司案和建築商跨國賄賂案外,2017年5月又爆出前議長封口費案—涉案企業負責人巴蒂斯塔提及的行賄對象,包含前後3任總統,還有部長、國會議員、州長和市長等。6月巴蒂斯塔接受訪問時表示,特梅爾領導的國家是「最大和最危險的犯罪組織」,十天后總檢察長以貪污罪名起訴特梅爾。

在國會保駕下,「逃脫大師」特梅爾總算賴在臺上,並且推動了市場期待的勞工法改革,但他也承認,養老改革或無望在其任內通過。

巴西總統特梅爾。(美聯社)
巴西總統特梅爾。(美聯社)

其二,委內瑞拉如風中殘燭。

2017年初的一項調查顯示,委內瑞拉75%的民眾因營養不足,平均減重8.7公斤。

4月起,因委國惡性通脹及嚴重抗議活動,跨國油田服務公司陸續撤離。繼前三年墨西哥、義大利、智利、巴西、加拿大和德國漢莎航空公司陸續停飛卡拉卡斯後,拉美最大航空集團拉塔姆(LATAM)、阿根廷航空和達美航空亦相繼停飛這一委國航線。

委總統馬杜羅7月底宣佈制憲大會代表選舉圓滿成功,但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等拉美九國,以及西班牙、加拿大等國均不予承認。美國財政部則以委政府破壞民主秩序為由,對馬杜羅個人採取制裁措施。後來,特朗普的第三版旅行禁令在第二版基礎上去掉蘇丹,增加了查德、朝鮮和委內瑞拉部分官員。

10月15日委內瑞拉地方選舉中,馬杜羅領導的社會主義党取得18州的執政權,反對黨的「民主團結圓桌會議」只拿下5個州。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希瑟·諾爾特說:「我們譴責委內瑞拉既不自由又不公正的選舉。委內瑞拉人民的心聲沒有被聽見。」

11月13日委政府未能支付債券的2.8億美元利息,惠譽宣佈委石油公司違約,標普調降委國長期外幣主權債信評級至「選擇性違約」。在此之前,總統馬杜羅呼籲相關投資者與委國國債持有人「來卡拉卡斯展開外債再融資和重新談判流程」。阿根廷總統則表示,美國應該對委國石油實施全面禁運。

12月10日委國市政選舉遭反對黨抵制後,馬杜羅悍然要求制憲大會禁止反對黨參加2018年的總統大選,恫言「他們將從政治地圖上消失」。

一名穿著委內瑞拉國旗樣式夾克的抗議者,在抗議委內瑞拉總統的遊行隊伍中,燃燒路障。(路透社/作者提供。)
一名穿著委內瑞拉國旗樣式夾克的抗議者,在抗議委內瑞拉總統的遊行隊伍中,燃燒路障。(路透社/作者提供。)

其三,洪都拉斯憲政危機重現。

中美洲國家洪都拉斯現任總統胡安·埃爾南德斯,在11月28日大選中以微弱票數領先,且其優勢「不可逆」,將成為該國史上第一位連任的總統。但反對黨聯盟要求重審計票結果,而國家員警一度拒絕執行總統的宵禁令。

要知道,2009年該國軍方政變掀翻總統塞拉亞,起因便是塞拉亞為謀求連任,試圖推動公投修憲。雖然洪國最高法院2015年推翻憲法禁止連任的規定,但社會上顯然對此尚未形成共識。

特朗普效應

特朗普的內閣班子無一人為拉美裔,這是美國近30年來的首例。奉行自由經濟的秘魯總統庫琴斯基,多次警告特朗普的貿易保護主義傾向十分危險。而特朗普退出TPP的決定,使得墨西哥、智利、秘魯等環亞太拉美國家進一步融入亞太市場的努力受挫,客觀上也增加了這些國家的外交談判成本。

從地緣經濟角度看,「特朗普效應」對拉美影響最大的環節,當屬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重新談判。屬於北美自貿區的拉美國家只有墨西哥一個,但墨西哥是拉美移民借道去美國的中轉國,也是拉美第一大汽車製造國;北美自貿協定若破局,對拉美的潛在影響不言而喻。

美國總統川普(AP)
美國總統川普(AP)

墨西哥不希望特朗普藉口談判破裂退出北美自貿協定,也不希望美國取消對所謂「夢想者」—即在孩童時抵美的拉美移民—的保護。2017年1月就任墨西哥外長的路易士·比德加賴為討好特朗普政府,不僅驅逐了朝鮮大使,更在拉美國家中帶頭向委內瑞拉施壓。然而,已進行的五輪北美自貿協定談判並未給墨方吃定心丸。

重新談判的三方代表分別是: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墨西哥經濟部長瓜哈爾多和加拿大外長弗雷蘭。從8月首輪重新談判的「各說各話」到10月第四輪談判三方出現「巨大觀念差異」,其主要爭議有三:美國提出的「日落條款」(協定5年後自動失效)、汽車原產地規則和爭端調解機制。

這其中最棘手的是汽車原產地規則。目前的規則要求,在北美銷售的汽車至少有62.5%的零部件來自北美地區,才可免除進口稅。特朗普要求將免稅門檻提高到85%,而且要有50%來自美國。美國商會指,特朗普政府試圖以「毒丸提案」破壞談判。

11月的第五輪談判前,墨西哥提議允許每隔5年進行一次結構性評估,而非像美國要求的在沒有重新談判的情況下自動終止協定。談判結束後,加拿大外長表示「某些關鍵領域仍存在重大分歧……而那些提議我們根本不能同意」。三方能否按照計畫在2018年3月達成協議,難以樂觀。

對美國而言,由於跨境供應鏈對企業損益分配的改變遠比傳統貿易複雜,退出北美自貿協定帶給美國的實質損害,可能比特朗普估算的要嚴重。但假如還是維繫過去的狀況,也是美國製造業所不肯接受的。仍以汽車原產地規則為例,美國對日本汽車業在墨西哥設廠,利用北美自貿協定關稅優惠之便大舉將汽車輸入美國、擠掉美國國內就業機會,積怨已久;新版要求或將迫使日本在墨西哥的汽車廠大半轉移至美國。

對墨西哥而言,為確保製造業的國際競爭力,與其接受更嚴格的「原產地規定」,不如恢復為美國向世貿組織成員國提供的「最惠國」待遇。另外,墨西哥若失去北美自貿協定,將致力於打造向拉美其他國家出口汽車的裝配中心,而這塊市場其實更適合中國在墨西哥的合資工廠。

對拉美而言,特朗普政府的貿易政策轉向,不僅促使墨西哥與南美國家在深化拉美區域合作方面下真功夫,而且使得「中國機遇」和「太平洋意識」成為當前多數拉美國家對外戰略的重要考慮。其中,不排除部分拉美國家與中國、日本、韓國、東盟簽署更廣泛的自由貿易協定。

從地緣政治角度看,「特朗普效應」有助於鞏固拉美的右翼政權,而對左翼政府不利。特朗普上臺後,除加大制裁委內瑞拉政府外,還一反奧巴馬推動美國與古巴和解的勢頭,收緊了對古巴的旅行限制,拉黑了數百家古巴國企,並且利用所謂的美國駐古外交官及其家屬受到「聲波武器」襲擊一事,暫停了古巴人赴美簽證業務,驅逐了一批古巴駐美外交人員。古巴方面則否認美方的指控,同時宣佈一系列便利古巴僑民和古巴裔美國人往返古巴的措施,迂回求和。

一帶一路效應

2017年4月,中右翼的阿根廷總統毛裡西奧·馬克裡,成為繼秘魯總統庫琴斯基之後第二位接受特朗普邀訪的拉丁美洲總統。但他深知「中國的支援才是阿根廷重返世界舞臺的關鍵」,因此積極邀請中國參與阿根廷的建設。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參加「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各國領袖。(AP)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參加「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的各國領袖。(AP)

5月中旬,馬克裡受邀成為北京「一帶一路論壇」的兩位拉美總統之一(另一位是智利總統巴切萊特)。訪華期間,阿根廷交通部和中國鐵建公司簽署了聖馬丁鐵路改造專案的協定。該項目除1626公里鐵路改建外,還包括建設120座橋和1600公里的信號系統,將為阿根廷創造2.6萬個就業機會。

10月國會中期選舉中,馬克裡領導的「變革聯盟」獲41.8%選民支持,為阿根廷重返民主政治以來在中期選舉裡得票率最高的政黨。《經濟學人》據此認為,阿根廷「正破除庇隆主義的魔咒」。與此同時,前總統克莉絲蒂娜新成立的「人民團結黨」雖僅獲21.8%選票,但她本人贏得參議員席次,可暫免一連串貪污指控。

11月15日,阿根廷海軍的三艘潛艇之一、德國制「聖胡安」號在南美東海岸失蹤,據判斷已因故障沉沒。44名船員中,包括阿根廷史上首位女潛艇員。此事給上臺兩年的馬克裡「在軍隊重組框架內」解除主要軍種總司令的職務,提供了機會。阿根廷朝野更替後,政局的穩定發展有利於「一帶一路」倡議在當地的實施。

「一帶一路效應」對台海兩岸關係也產生外溢作用。6月12日晚間巴拿馬總統卡洛斯·巴雷拉宣佈,即日起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全面外交關係,並指派副總統兼外長到北京與中國外長簽署建交公報。巴雷拉總統在講話中說:「中國在巴拿馬經濟發展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目前,中國已成為巴拿馬運河的第二大用戶和巴拿馬科隆自貿區的第一大貨物供應國。」中國每年繳納1.5億美元的運河通行費,巴拿馬以客為尊實乃常情。

2017年11月巴雷拉總統首度訪華,習近平主席表示中方把拉美看作「一帶一路」建設不可或缺的重要參與方,巴拿馬完全可以成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向拉美自然延伸的重要承接地」,並呼籲雙方以共建「一帶一路」為統領,加強發展戰略對接,把兩國互補優勢轉化為全面合作優勢。

中國和巴拿馬正式建交後,如再支援與巴拿馬運河競爭的尼加拉瓜新運河,恐會得不償失,因此尼加拉瓜運河的未來發展備受關注。香港尼加拉瓜運河開發投資公司副總裁彭國偉接受《亞洲週刊》專訪時表示:「建大運河是商業行為,沒有政治背景。巴拿馬與中國建交與否,不會改變開發運河的基本因素。」話雖如此,賠本的生意有誰會做?

倒是智利的國內政治,似乎沒有受到外部因素的過多影響。11月19日智利大選第一輪投票中,前總統皮涅拉得票36%,大幅領先排名第二、中左翼的吉耶。皮涅拉如於12月17日贏得第二輪選舉,智利政局將再從左派回到右派。

而哥倫比亞、墨西哥、巴西分別在2018年5月、7月、10月的大選,目前民調領先的候選人都屬民粹型政客。2018年末的拉美政經版圖,不出意外的話將重新回到由內部因素主導的格局。

*作者為臺灣致理科技大學國貿系教授兼拉美經貿研究中心主任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