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盛夏盈盈的火光:《微誌》喚回閱讀紙本書的感動

2021-07-04 05:30

? 人氣

不務正業封面照製作。(《微誌》提供)

不務正業封面照製作。(《微誌》提供)

2020年6月台灣最後一家晚報《聯合晚報》宣布停刊,結束32載的歲月,此一舉動無疑是昭示著,台灣的紙媒生存愈加艱困;隔年同樣是初夏時節,眾人正籌畫著暑期的行程與安排,卻傳來新冠肺炎疫情已經蔓延至社區的消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聚光燈都集中在疫情之時,曾在台灣報業占有一席之地的《蘋果日報》宣布停更紙本,轉而將資源全數挹注在《蘋果新聞網》。相較2013年《蘋果日報》盛大登台,甚至邀請鍾麗緹拍攝全裸不露點的《創蘋記》廣告,造成60萬份報紙銷售一空的浩蕩,《蘋果日報》停更的消息宛如線香裊裊飄散的白煙,被一陣疫情刮來的大風吹散而逝。

網路廣告的利益被Facebook和Google併吞

課堂上的教授,不斷提到紙本市場的萎縮似是說諺語般,早已深入人心,這本該不意外的趨勢,卻因真實發生在眼前,讓筆者有著無語的悸動。內容不再只是唯一,仍需美編、剪輯和數據分析等的技能,轉戰社群媒體,網路廣告的利益又被Facebook和Google兩大集團併吞,其中臉書演算法的不透明,更讓許多營利的使用者苦不堪言,甚至讓許多以臉書為管道發布內容的線上媒體,不得不放棄初衷,忍痛跳出這鍋溫水。

根據利眾公關顧問集團與意藍資訊共同發表《2020年度媒體影響力洞察報告》,提到媒體內容日趨影音化與直播化,早先長篇的文字內容演變成圖文、懶人包,至今已經變成影片,甚至是短影片(抖音)的形式。閱聽人熱衷於娛樂化、淺碟化等內容,主流媒體為了迎合大眾口味,不斷報導刺激性的社會新聞。

為了遏止此現象愈趨愈烈,另類媒體(Alternative media)宛如及時雨的興起,專注於弱勢的議題上,其中由姚銘偉創辦的《薰風》為紙本季刊雜誌,專注在台灣與日本兩國的文化、時事與歷史等議題,促進台人與日人聯繫的情感與文化交流,獲得《Shopping design》雜誌頒發「在地文化推廣貢獻獎」。

風雨欲來的前景,有前人踩著泥濘朝前方走去,亦有兩位22歲滿懷理想的女性──潘韻婷、陳至柔,秉持著「為自己、為無名發聲」的理念,在春末初夏的時節,創辦《微誌》紙本刊物,點點盈盈的火光,除去盛夏的陰悶。

創刊號封面。(《微誌》提供)
創刊號封面。(《微誌》提供)

採訪的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先是疫情升溫,提高至三級警戒,本該是線上的語音採訪,卻又因親人過世而耽擱。

單純的熱情

趁著採訪前夕,重溫《微誌》每月的刊物,巧合的是《微誌》的創刊號〈別〉便是採訪3位禮儀師對死亡的態度,以及自我剖析生命中無法承受的死亡,葬禮的繁複與哀莫的情緒,混雜成窗外細細的雨絲,纏繞的沉重,直到兩位創辦人回傳訪答,才稍稍抑止。

「我們沒有什麼偉大的初衷,純粹只是想創建一個平台,為自己、為無名的人發聲。」陳至柔謙和地笑道。

這話反映在雜誌的名稱上,反覆咀嚼便可將《微誌》拆成「微小的雜誌」兩位創辦人的核心理念昭然若揭,一則是團隊人數稀少,力量微薄,二則是微小的 力量,如同螢火蟲的綠光一明一滅,匯聚而成便是漫天的流螢照亮遍地。

映照在禮儀師、算命師、果農和社工身上,這些電視不常見的主角,躍然於道林紙上侃侃而談。

「拍攝〈別〉封面的那天,剛好是清明節,那天我爸走在前面,我媽在車上拿東西,突然『磅』的一陣大雨,亂得我跟妹妹在旁邊又是撐傘、又是拿東西、又是背包包。」潘韻婷回憶起那天的情形,唇邊噙著一抹笑意。

彷彿是生命中偶然的必然,家人的情意如明晃晃的水滴,圓潤飽滿於心頭上,當下明明四人都離彼此有著一段距離,卻隱隱然能感受到這份情義,尤其從每篇貼文的留言和分享,父母的支援與用心清晰可見。

按著華人社會的常規來說,創刊號的主題與內容,理應「喜氣」些,但《微誌》卻相反,直搗殯葬業的工作內容,如此叛逆的風骨,如同他們將工作室取名為「不務正業」一樣,看似是無病呻吟的創作過程,是世人對文字工作者的刻板印象,她們索性直接坐實,將一切攤在陽光下,化為星火燎原的力量。

「這正是我們迷戀做雜誌的地方,不只單純看到工作的表象,而是觸碰他們的生命經歷,追問他們背後的故事。」

「母親節前夕,因著不知名的原因,一位母親帶著小孩跳軌自殺,前來收屍的卻是死者的母親。」

細究原因、刨根除底,到底撫不平生人的哀痛,「把握當下,珍惜現在」潘韻婷噙著笑意,卻語帶心長地道。

正如此,她們才在心中鑄下一股傻勁──「記下來」,將更多、更多,渴望被傾聽的故事,記下來。

數位訂閱vs.紙本訂閱

不過,「記下來」完成自我的使命,但雜誌的經營上,那赤色如烈焰的阿拉伯數字,卻在心裡扎的慌。

近年來,媒體陷入經營與使命的兩難,為了讓自身能夠走下去,繼而推出「使用者付費」概念的「付費牆」(Paywall),1997年美國的《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率先採用此制度,因《華爾街日報》內容主打金融時事,且是享譽國際的報業,時日至今已在全球累積250萬數位用戶。

當臉書盛行之時,許多傳媒為了「流量變現」將內容盡數貼在動態上,但是隨著臉書觸及率的改變,媒體也發現,臉書如同盜匪一般,硬生生奪走許多用戶,粉絲專頁雖是自家的名字,但仍舊是臉書的使用者,並非全然是原生網站的用戶。

為了能實現理念,同樣也要顧到麵包,國內的紙媒,同樣展開「數位轉型」的漫漫長路,開第一槍的是《天下雜誌》於2017年推出「數位內容訂閱」並沒有嚇跑用戶,反而穩定上升。

在數位匯流的濤洗下,媒體不得不洗筋伐隨,但郎有情,妹無意,讀者是否買單卻又是另一回事,2018年《壹週刊》從紙本徹底轉型為數位媒體,但仍在2020年因財務狀況不得不停刊;2019年《蘋果日報》推出「內容訂閱」卻在隔年,因數位用戶未能彌補資金缺口而拆掉付費牆,今年更是因疫情的關係,財務破洞愈深,進而宣布轉型成數位媒體;今年1月政治周刊《新新聞》亦是公告暫停紙本發行,以線上為主。

除了眾所皆知的付費牆之外,根據CTR媒體融合研究院觀察,國外的網站新設「時間牆」的機制,舉例來說德國的Madsack網站,刊登新聞後一小時內,用戶可隨意瀏覽,等一小時過後則回到付費牆內。

不論是付費牆或是時間牆,數位內容訂閱制儼然已成為趨勢,紙媒的弱勢,似乎已成定局,如同大水沖刷,尚未能在天上展翅,便溺在水中,但同樣保有「讀者」與「收入」的媒體,在茫茫大海中,宛如盈盈火光燃燒於海中央。

文青式的堅持

萬事起頭難,眼下創辦雜誌的方式,雖不比早先需要龐大的資金、設備和器材,但是仍有基本營運的顧慮和擴散讀者的艱辛,尤其《微誌》目前以紙本實體為主,線上宣傳為輔的方式進行。

「比起電子書,我們比較喜歡閱讀實體書,這大概是一種文青式的堅持。」陳至柔唇角微勾,羞澀的笑著。

捧著一本一兩百頁的雜誌,手指撫過光亮滑順的雪銅紙,觸摸的手感縈繞在心頭,字字句句如珠玉盡落眼前,撫摸到的真實感,情節的高潮迭起,烙印在讀者的內心。

八月〈環海〉封面。(《微誌》提供)
八月〈環海〉封面。(《微誌》提供)

即使清楚購買實體書的人不多,但也深知雜誌並非僅是線上檔案供人閱讀。架設臉書網站,只是推銷自家商品的第一步,尤其臉書的觸及率宛如午後雷陣雨,一朝是晴、一朝是雨,甚至導流的效果愈來愈差,讓「內容變現」化為蒙塵的招牌。

「如果我們做得厲害,說不定就會吸引他人購買。」兩人秉持信念,於線上提供免費版閱讀,讓陌生讀者快速認識她們,吸引知音主動分享。不過考量到讀者增加,提供完整電子版,便是對購買實體書的不公平。因此,於去年轉換成「軟性付費牆」的方式,在線上提供三分之一的內容。

不斷努力嘗試的兩人,現下便是設定短期的目標,預期於各大通路(書店、超商、電商平台)銷售,並且架設屬於《微誌》的官網,同樣效法其他媒體,將流量和用戶,導回自己的網站,一則不用撿二巨頭(Google、臉書)的殘餘羹飯,二來亦是以用戶紙本訂閱的方式,支持自己走往下個階段。讓兩人的力量,能夠燎原、能夠照亮他人。

點點火光,仍不免火花相撞四濺,相較於獨自創業,雙人合作確實可以減少各自的工作量,更多時候,是需要彼此溝通、相互摩擦理念。

「我覺得我們是找『平衡』而不是『妥協』。若是其中一方完全退讓,接受對方的意見,則容易造成對方內心的不平衡,甚至若是說服的話,反倒有可能淪為爭執「你錯我對」的感覺,但如果依照事實的基礎點上,各自退一步的話,兩人的合作上,才能更順利的進展。」潘韻婷沉思一會,緩緩地道。

正因如此,兩人配合的默契躍然於訪談和雜誌中,時不時看往彼此,眼神示意自己的答案,徵求對方的意見,唇邊仍舊噙著笑意,眸中閃爍著對實體書的熱誠。

「傻人有傻福」憑著那股刻在心上的傻勁,投入傳播領域中,在紙媒紛紛轉戰網路媒體時,在看似陰悶的盛夏中,用微微的火光,閃爍著暗號,呢喃著、低語著,勾引讀者的好奇心,喚回讀者對紙本書的感動。

*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四年級學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