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坤良專欄:林獻堂與莎劇演員哈拔忒黎

2021-05-30 05:50

? 人氣

林獻堂(中)與長子林攀龍(左)、次子林猶龍(右)於巴黎街頭合影。(《灌園先生日記》一九二七年)(邱坤良提供)

林獻堂(中)與長子林攀龍(左)、次子林猶龍(右)於巴黎街頭合影。(《灌園先生日記》一九二七年)(邱坤良提供)

1927年初,擾攘多時的台灣文化協會左右兩派終告分裂,而後的幾年文協由左翼把持(新文協),當年創會的要角林獻堂與蔣渭水等人出走,另組新政團,幾經挫折,方得於當年7月10日創立民眾黨。不過,此時的林獻堂已由長子攀龍、次子猶龍偕同,進行他的環球遊歷。林獻堂於1927年5月15日從基隆出發,前後走過歐美十個國家,直至1928年5月25日返抵橫濱,回到台灣已是11月8日,雖然勞苦,卻也完成他多年來的宿願。

林獻堂生平就有寫日記的習慣,《灌園先生日記》堪稱台灣近現代史研究最重要的史料之一,這趟海天逆旅的觀察重點包括歐美各國城市景觀、人文藝術與風土習俗,所見所聞皆紀錄在他的日記中,並曾在當時台灣人的媒體——《台灣民報》、《台灣新民報》連載,最終又以《環球遊記》為名出版單行本。這趟行旅對林獻堂本人思想影響極大,歷時378天的環球旅次,讓他更深切了解台灣人在日本殖民統治的處境,以及歐美現代性與殖民主義現代性的差異。

1927年11月2日林家父子三人抵達阿姆斯特丹,林獻堂在日記中提及荷蘭的大畫家林布蘭(Rembrandt van Rijn,1606-1669),並由林布蘭跳到「索(莎)士比亞名劇的戲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