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紹章觀點:台灣民主,只剩下公關而已

2021-04-17 07:00

? 人氣

總統蔡英文(中)、行政院長蘇貞昌(右)、交通部長林佳龍(左二)出席「太魯閣號列車事故罹難者聯合公祭 」。(顏麟宇攝)

總統蔡英文(中)、行政院長蘇貞昌(右)、交通部長林佳龍(左二)出席「太魯閣號列車事故罹難者聯合公祭 」。(顏麟宇攝)

太魯閣號列車出事至今,已有不少精闢之評論,本不想狗尾續貂,不過,個人以為這個問題其實與台灣民主的特質有關。現代民主本就離不開公關,這是避無可避的現實,但民主如果只剩下公關,那民主就是各種災難的來源。這正是台灣當前的一個大問題,太魯閣號出事,只是冰山之一角而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想想以下幾個概念:社會觀感、聲量、粉絲、好感度、支持度等等,哪一樣不是政治人物追求的標的,也代表公關民主的特色。我所謂的公關民主是指公關思維模式成了政治精英階層的思維習慣,在這種思維模式之下,民主與國家發展脫節,成了公關遊戲而已。公關思維模式有六大鐵律,台灣無一不缺。

所有問題都是公關問題

公關思維第一鐵律,所有的問題都被化約為公關問題。普悠瑪事故、太魯閣事故不是工安問題,而是公關問題,他們只想讓事件趕快落幕,而不是思考如何強化台鐵行車安全。大陸暫停進口台灣鳳梨,不是檢疫問題,而是公關問題,於是他們第一想到的是補償以及尋找其他出口,而不是針對檢疫問題來改進;王立強共諜案不是國安問題,而是公關問題,儘管外行人都可以看出疑點重重,但政府還是假戲真做,甚至把向心夫婦依共諜罪嫌扣留在台灣。

台鐵公司在普悠瑪事故後,連續兩年招標進行網路行銷,並且由號稱1450始祖的春露公司得標,金額高達1549萬元,其目的是「在台鐵負評升高時,就會啟動快打小組,及時因應。」顯然,台鐵也中了公關民主之毒,其實,何止台鐵,連行政院都是小編當道,有事無事就出個梗圖。上行下效,整個政府成了公關政府。

所有問題都是短期問題

公關思維第二鐵律,所有問題都是短期問題。執政,不需要遠見,更不需要長遠規劃。只要問一下民眾他認為台灣20年後會如何,恐怕絕大多數人是心中茫然,不知從何說起。除此之外,民眾的記憶是短暫的,那一次工安事件不是隨著官員下台和公祭之後就結束了,好像沒發生過一樣。

把每一個問題都當成短期的公關問題來處理,即足以化解危機,又何必做那些需要遠見與長期規劃的事。在此鐵律之下,長期性的原則問題也變成短期的公關問題,例如民進黨在野時可以反萊豬進口,主張保護大潭藻礁,現在則可以進口萊豬,也不管藻礁死活,因為這些都不是原則問題,而是一時一刻的公關問題,而其處理方式也是十足十的公關模式。

 

20210309-國民黨革實院長羅智強(中)、主席江啟臣(右)等人9日將反萊豬、公投綁大選兩項公投案送件至中選會。(顏麟宇攝)
國民黨革實院長羅智強(中)、主席江啟臣(右)等人將反萊豬、公投綁大選兩項公投案送件至中選會。(顏麟宇攝)

六分形象、三分關係、一分績效

公關思維第三鐵律,「六分形象,三分關係,一分績效」,簡言之,績效好,不如關係好,關係好又不如形象好。且看今日政治人物,不是剪綵、拜廟、婚喪喜慶,至於肯花心力在實事上的,少之又少,因為長官不重視,民眾看不到。

在這種思維模式下,八年8000億的前膽預算,根本不需要周詳深入的評估,而行政院送到立法院的報告中,有關總體經濟效益的評估,竟只有兩頁A4紙的內容。這些錢到底有多少用到公關上,恐怕只有民進黨自己心知肚明了。太魯閣號事件後,蔡英文會在臉書中用梗圖擔心觸及率的下降,反映的正是她與幕僚的公關思維與心態了。

金錢萬能

公關思維的第四鐵律是金錢萬能,所有公關問題,撒錢解決或許是最快速最有效的解決方式。平時,民進黨就撒下了利益網,包括金錢官職等各種利益,養網軍、控媒體、攏社運。至於出現問題,能補助就趕快喊補助。例如大陸禁止台灣鳳梨進口,農委會就立即說要補助,畢竟,有多少人會拒絕補助,而補助的錢是納稅錢,但納稅人並沒有感覺。在這個鐵律之下,民進黨培養了巨大的公關能量,這一點從王定宇身上可以得到證明。

改變認知等於改變真相 

公關思維第五鐵律,只要改變民眾的認知,就等於改變真相,因此要胡蘿蔔與棒子雙管齊下來主導輿論。民眾相信的事,對民眾而言,就是真相。

黃俊英的走路工事件是過去的一個典型案例,一個自導自演的戲碼就成了民眾眼中的真相,也讓黃俊英飲恨一世。在社群媒體時代,假新聞更是無所不在。在這個鐵律之下,以太魯閣號事件為例,重點就不在於真正的制度性改革,而是讓民眾相信政府會負責而且有改革的決心,甚至還將責任推到過去的黨國體制身上。

善良又健忘的人民 

公關思維第六鐵律,只要有善良又健忘的人民,公關思維一定奏效。公關思維之所以成為民進黨的主導思維,就是因台灣民眾既善良又健忘的本質,無限配合民進黨的操作,結果形成相互強化效應。

第六鐵律可以說是前五鐵律的基礎,要打破民進黨的公關思維,就必須先打破這條鐵律。要打破第六鐵律,有兩條途徑。

第一條途徑是提升全民的公民意識,因為只有能獨立思考的公民才不會被政府的公關伎倆所迷惑,也不會隨網路風向而搖擺。不過,這一條途徑困難重重,從民主化至今,甚至讓人有不進反退之感。

第二條途徑是建立一個正確的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s)系統,來評量政治人物及機關的表現,而不再只是好感度、支持度等公關概念的調查。俗話說,You get what you measure。我們會得到什麼政治人物,就看我們怎麼評量他們。

我們需要正確有效的KPI,讓民眾可以客觀評價官員的表現,而不是僅憑藉一些印象式的感覺,同時也讓官員知道自己該往那個方向努力,而不是只注重公關表現。至於機關,也一樣,例如台鐵,就應將行車安全列入KPI,讓民眾了解台鐵是否朝向改善的方向前進。台灣的學界與智庫應該朝這個方向多盡一點力量。

台灣民主如果只剩公關,更多更大的災難與墮落已在不遠方等待我們,這豈是此一福地應有之命運!

*作者為海基會副董事長,本文原刊《遠見華人精英論壇》,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