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天災?人禍?以上皆是─乾渴中的台灣

2021-03-13 07:20

? 人氣

今年又水情告急,未來缺水可能成為新常態。圖為德基水庫。(讀者提供)

今年又水情告急,未來缺水可能成為新常態。圖為德基水庫。(讀者提供)

近日全台因缺水讓水情大拉警報成為焦點,甚至躍上國際媒體,原因是台積電用水車供水引起矚目。嚴重的缺水是天災?人禍?還是兩者皆是?無論如何,今年缺水情況較過去嚴重數倍,而且可能是未來的「新常態」,沒有積極的作為,情況只有惡化一途。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只要到「台灣水庫即時水情」網站上滑一滑,大概都會被嚇一跳:新竹以南的主要水庫,半數亮紅燈拉警報,18座水庫中,有9座蓄水量只剩下1成上下,情勢當然是吃緊。相較過去,雖然也多次碰過主要水庫蓄水量降到1成的低點,減壓供水、甚至類似「供5停2」、暫停灌溉用水供應等節水措施都要上場。但今年較往年情勢險峻之處在:太早就拉警報,不要說距離「如大旱之望雲霓」、可一次就解除旱象的颱風季還有4個多月,即使是不無小補、積少成多的梅雨,也還要等到5月之後才可能有。

當然,更讓人憂心的是:依照氣象局預測,未來還是偏向少雨的氣候,現在缺水的情況,已不是單靠幾次鋒面通過帶來的水氣就能解決,今年被稱為「56年來最嚴峻的水情」原因在此。

台灣水資源的使用一般可分為3大領域:農業用水、民生用水、工業用水,所占比例大致上是農業7成、民生2成、工業1成。農業占GDP比重只剩下「區區」的1.65%,卻要用掉7成的水資源,似乎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也因此每次如碰上水情吃緊,農業灌溉用水一定是第一個被緊縮的對象。

雖然對農業用水不符成本效益原則的質疑未必有道理,因為農業用水有補注地下水的效益,對所謂的涵養地下水、維護環境生態有重要的意義,不過,殘酷的現實就是農業農業產值低,台灣政府、甚至一般民眾,寧可讓某期稻作休耕,也不會讓台積電缺水─每次缺水最「吸睛」的畫面,往往是科學園區、科技公司外大排長龍的運水車,今年因地緣政治競爭讓台積電成為全球矚目焦點後,台灣缺水甚至躍上各大國際財經媒體。

今年嚴重缺水,大部份人都歸因於去年夏天沒有颱風。台灣秋冬一般屬枯水期,水庫時常是要靠颱風帶來的豐沛雨量挹注,然後「撑過」枯水期,等待下次的梅雨與颱風。去年沒颱風確實有影響,但不是唯一的關鍵因素,因為過去幾年,即使夏天有颱風,隔年還是水情告急,如果誤把颱風當成唯一因素,只會讓未來問題更嚴重。

事實上,單看數據,台灣沒有缺水的道理,台灣長期統計的平均年降雨量高達2500公釐,遠高於全球平均值,似乎應該是供水充裕的國度。但實際上台灣河川短急、天然蓄水能力不足,且有8成雨量集中在5到10月的颱風季,7成的降雨量都流失,結果台灣人每年平均可獲得的水量,僅為全球的6分之1,在全球缺水國的排行榜中名列第18名。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