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造」代替「服刑」,找到生命方向:《閱讀,讓希望綻放》選摘(1)

2021-03-11 05:10

? 人氣

圖為慈濟師姐為受刑人教授「茶帖」。(法務部矯正署花蓮監獄官方臉書)

圖為慈濟師姐為受刑人教授「茶帖」。(法務部矯正署花蓮監獄官方臉書)

第一次來到花蓮監獄,這也是第一間設在監獄裡的靜思閱讀書軒。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裡有媽媽帶著幼小的孩子,也有不少朋友想要努力向上;看到有人彈奏美妙的音樂,也看到許多有才華的人。有一位裡面的朋友說:「我們進到這裡,希望以『深造』代替『服刑』這兩個字。」

感恩典獄長的支持,還有曾富良科長的用心,帶著裡面的朋友與我們的同事及志工,一起發揮良能,共同打造這個溫馨的空間,讓大家透過讀好書、說好話、共同成長。

花蓮慈濟志工潘惠珠師姊及團隊,長期在這裡給予愛與關懷,還有人文推廣的吳老師,當天他們將一本本《靜思語》及淨斯穀糧與大家分享。感恩大家,也祝福每一位朋友。

願每一本好書,都可以讓這裡的朋友找到心靈上的平靜及生命的方向。

足跡‧心路─錄下親口說出的想念,心與心更貼近

每逢佳節倍思親,二○一八年中秋節,花蓮監獄舉辦懇親會,許多收容人已經為人父母,卻因為收容人身分,從來沒有為自己的孩子說過故事。花蓮監獄讓收容人親自朗讀故事書,錄製成光碟,在懇親會時,親手送上。

去年科長與我們分享,由靜思閱讀書軒的童書發想、受刑人錄製「枕邊細語」,寄給自己的孩子,雖然爸爸或媽媽不能隨時陪伴,但每天都可以為孩子說故事。

收容人王先生:「阿諺,我是爸爸,爸爸很想你。」

除了錄下親口說出的想念,留存進光碟裡,花蓮監獄收容人還為自己的孩子做這件事。

「爸爸今天要為你說一個勇敢的故事,是有關一隻叫做乖乖的小豬。」

第一次為孩子錄下故事,口齒清晰,抑揚頓挫精準到位,背後是一次又一次的苦練,還有志工在一旁耐心指導。

慈濟志工王瑋華說:「錄製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先將書名說出來。因為他們從來沒有講繪本給孩子聽,會害羞,講話的聲音很小、斷斷續續的,但是經過三次課程之後,大家都表現得非常好。」

收容人溫小姐覺得這樣很好,因為這會讓她出去以後,想要繼續念故事書給孩子聽。花蓮監獄副典獄長江志成說,「枕邊細語」就是由裡面的同學錄故事,讓家裡的小孩可以聽到媽媽或爸爸的聲音,這對小孩是很大的鼓勵。

而無法親自前往探望的家屬,慈濟志工與花蓮監獄工作人員也會代替收容人,把祝福送到家。中秋佳節,用光碟裡的聲音,用志工的手代為傳情,心與心更貼近。

*作者為菲律賓華僑第三代,現任全球靜思書軒總營運長。本文選自作者新著《閱讀,讓希望綻放:靜思閱讀書軒足跡》(發光體)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