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慶岳專欄:孤島印象

2017-11-04 05:50

? 人氣

有一日,整個島嶼的部隊忽然緊張動員起來,原因是有個士兵逃跑並藏匿,開啟連續幾天的掃山搜索,幾乎踏遍所有角落的來回找尋,卻居然一無所獲……

我服兵役是少尉砲兵,從下部隊到退伍的全程,一直待在北竿碧山的山頂,覺得時光似乎漫漫無際。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猶然記得退伍時在荒涼的碼頭,望著那似乎同樣沒有邊際的海洋,一邊祈求運輸艦不要因天氣而延誤,一邊努力按捺住其實十分激動的心情,希望自己可以無聲無息地平安回返台灣。

在北竿的碧山上,我與一位少校軍官共住一個簡陋的碉堡,他是砲兵指揮部的後勤官,我則越級頂替著人事官的職位。他因為非正統官校出身,在軍中發展有限,正煩惱即將退役的職涯如何安排,我那時也是大病初癒,同樣深深地困擾於軍中集體性的文化。

碧山缺水嚴重,夏天還能自行去聚積雨水的水坑,打水回來日常使用或洗澡,冬天時只能每兩周徒步下山,去百姓開的澡堂洗一次熱水澡,有時覺得自己恍彿生活在人間之外的孤島,被斷離在我原本自在也熟悉的世界之外,完全不能明白這一切的淵源與究竟。

碉堡的門窗簡陋,夜裡會有蜈蚣、老鼠,甚至蛇族進來。我終於布置了一個捕鼠器,每夜都會聽到有鼠落網的聲響,晨起不敢直視這些困獸般的生靈,通常直接交給文書兵處理。

有一次,捕捉到一隻小巧的灰鼠,牠用黑亮的眼珠子望著我,讓我決心將它留在籠裡餵養作伴,這樣離奇舉動引來四周人的不解。但是在我一次出門返回時,發覺小灰鼠也突然消逝無蹤。

這樣無人顧惜的生命故事,同樣發生在我養的狗身上,冬日寒冷季節到來,我就預知地拴起牠來,生怕落入那些四下尋找狗隻、只想吃食喝酒的士官兵手裡,卻依舊無聲響地某日就被牽走,自此完全沒有任何訊息。

那樣的日子,我開始明白生命的卑微與低賤,以及無人給予憐惜的生滅消亡。

有一日,整個島嶼的部隊忽然緊張動員起來,原因是有個士兵逃跑並藏匿,開啟連續幾天的掃山搜索,幾乎踏遍所有角落的來回找尋,卻居然一無所獲。後來有單位發覺夜裡廚房食物被竊,就規定大家嚴厲管制食物、飲水,意圖逼出藏匿的兵。據說那兵真的耐不住飢餓,還是落入到捕捉者的手裡,他最後的下場如何,後來就沒有再聽人說起來了。

20170928 屏東文資碉堡
另一位法律系預官不太願意談起禁閉室,但我依舊可以遠遠看見那些接受懲處的光頭者,在烈日下被規範與勞動的身影。圖為屏東文資碉堡。(屏東縣文化局提供)

我那時傍晚會到碉堡邊的籃球場打球,常常遇到的是另一位法律系預官,他負責管理在一旁的禁閉室,那是用來懲戒所有違規逆反者的地方。他日常時候的形容,顯得有些靜默與不快樂,也不太願意談起禁閉室的事情,但我依舊可以遠遠看見那些接受懲處的光頭者,在烈日下被規範與勞動的身影。

有一次,我的指揮官要去探查也有砲兵布署的亮島,那個島是官兵都想迴避的艱困離島,上面駐紮各有一個連的砲兵與步兵,真正遠離著所有的人間事物。

我這次被指派擔任指揮官的隨行者,因為亮島並無真正的碼頭,所有補給與探訪的船隻,都必須要算準潮汐來靠岸。但是即令如此安排,如果風浪太巨大時,也還是要放棄登島。

那一日,我們夜半摸黑就出發,在海上顛簸許久後,終於見到亮島現身出來,並且遠遠就聽到官兵列隊在碼頭邊,一齊踏步地高唱著軍歌迎接我們。船隻幾次嘗試靠岸,都因風浪過大而失敗,指揮官最後決定放棄登島,直接回返去北竿。

這時原本滿懷期待的那些官兵,再次踏步唱起了顯得哀傷與絕望的軍歌,我完全可以體會他們等待並落空的心情,覺得幾乎同樣想要落淚了。

這時奇蹟似的風浪忽然轉小去,指揮官決定再試著靠岸一次,並終於在嘹亮哀傷的軍歌聲裡,成功地靠上亮島。官兵在潮汐退去前必須搬運下所有的補給品,我這時一人走過顯得荒寂的小島嶼,瀏覽這個本來與人間無干的微小世界,感覺自己能夠身在北竿,已經十足幸運的了。

忽然一個同樣少尉軍階的男子現身來,引我到他隱蔽的宿處,小心掩起門戶,落淚告訴我關於砲兵連長如何天天威脅與欺壓他的事實。他說連長不斷在士兵前辱罵他,甚至屢次拿著手槍抵著他的頭,威脅要一槍斃了他:「……然後直接丟到海裡餵魚,就說是我自己不小心失足落海。他說永遠不會有人知道真相,永遠不會有真相的。」

他握著我的手不斷顫抖著,我在他繼續流淚的時候,必須趕緊回返搭上運補艦。

離開前,我望了一眼那個連長,他英挺驕傲地陪伺著指揮官,完全沒有注意到我的存在,我知道像這樣自願擔任離島主管的年輕軍官,未來升遷前途是十分保險也光明的。

那位預官後來精神幾乎崩潰,終於被調回到北竿。他在假日時會上來到碧山,和我談著他所想念在台灣的家人們,偶爾敘述起來他在亮島的日子,他總是會再次淚下如雨。然而,我們最後都平安退伍,離開那個被湍急海流包圍的島嶼,也彼此都迅速失去了聯繫。

回想彼時的我,恰恰有如汪洋中一座荒蕪的孤島,只能相望同我一般的其他孤島,也在那樣時代的波濤裡,暗自喘息、受苦與落淚的各自沉浮著。

*作者為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小說家、建築師。本文原刋《新新聞》1600期,授權轉載。

➤更多內容請看《新新聞》

➤購買本期《新新聞》

➤加《新新聞》LINE好友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50

喜歡這篇文章嗎?

阮慶岳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