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從張忠謀身上學習如何做自己

2021-02-20 06:00

? 人氣

作者認為年輕人不再拘泥於是否做自己,而是更樂意將精力放在充實自己、探索自己與開發自己上。(圖/職場熊報提供)

作者認為年輕人不再拘泥於是否做自己,而是更樂意將精力放在充實自己、探索自己與開發自己上。(圖/職場熊報提供)

鼓勵年輕人做自己,堪稱近年顯學。許多人也奉此為圭臬,深信做自己才是成功的不二法門。不過筆者在大學授課時,較少勸勉學生做自己,而是經常敦促他們盡量充實自己。概無論是否做自己,唯有多涉獵,勤學習,才是邁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先生的發跡過程,可資借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張董事長自傳所述,他在前半生中,可謂數度沒能如願做自己。高中時,他原本計劃長大後當個作家。但因父親提醒他寫作謀生不易,「可能會餓肚子」,因此他便漸漸打消作家夢。高中畢業後,由於文學念頭已打消,「理工的興趣打不起來」,他便聽從父親的建議,選擇了父親的母校:上海滬江大學的銀行系,打算就此棄文從商。只是好景不長,入學兩個多月後,上海落入共黨之手,迫使他先避難香港,再赴美求學,並在父親堅持下,改唸「興趣平平」的理工。在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碩士學位後,為了日後能夠找到好工作,張董事長決定繼續攻讀博士。只是事與願違,他竟然連續二年未能考入該校博士班,因此遭逢「有生以來最大打擊」,並被迫提前進入職場。而在選擇人生第一份工作時,他雖屬意「最有把握」的福特汽車,卻因「講價」不成而「惱羞成怒」的投入「毫無所知」的半導體業。

從1948年放棄作家夢而改唸商科,到被迫出國去唸無甚興趣的理工,再到想讀博士卻鎩羽而歸,以迄1955年「弄巧成拙」而與福特汽車擦身而過,短短七年間,張董事長多次未能如願做自己。不過這些挫折,都無法阻擋他日後的飛黃騰達。由於他的努力與恆心,在百轉千迴中,他還是成就了自己,成為世界級的頂尖人物。

但是,他真的沒做自己?從另一個角度而言,其實他自幼便一直在做自己:在做那個敏而好學、孜孜不倦、樂於自我充實的自己。他在小學時便養成了閱讀習慣,並且「一生都保持著」。進入南開中學後,他繼續大量閱讀包含戲劇、小說與散文在內的白話文與文言文,並開始涉獵西洋古典音樂。進入哈佛後,他不只數理化「循序漸進」,更「如海綿似地吸取了一切有能力吸收的西洋文化」。他除了大量涉獵各式英文著作,還經常看歌劇,參加音樂會以及演講會、辯論會。大二轉入麻省理工學院後,雖然他對機械工程「始終沒有培養起一股熱情」,又須打工以補貼生活,但是由於他「立志在工程上用功」,並與好友「彼此激勵、互相討論質疑」,所以仍能自聰明用功又專注的同學中脫穎而出,以前三分之一的成績畢業,並以前四分之一的成績取得碩士學位。離開學校後,他進入希凡尼亞電子公司的半導體實驗室。雖然公司只想借重他在自動控制方面的知識以推動製程自動化,但是他還是主動的「狂熱學習半導體技術」。憑著自修與請益,再加上「學東西要徹底了解」的信念,對半導體「一無所知」的他充分利用下班時間,在短短數月內便打下了扎實的半導體知識。在希凡尼亞的三年,他「勤奮、不倦地為公司工作,不停地吸收新知識和新經驗」,勤讀論文,埋首研發,參加學術會議,甚至「徹夜不眠」的寫論文,俾累積實力並提高他「在公司內外的地位」。經過這些努力,原本陌生的半導體已成為他「生命的一部份」。

由於表現傑出,潛力十足,一九六一年春天,德儀提供他一個「無法拒絕的機會」:留職留薪去讀博士,「而且公司負擔一切學雜費」,以便將他培養為該公司未來的研發副總。為了把握這次難得的機會,在參加史丹福大學博士班入學口試的前五個月,成了張董事長「生平最用功的日子」,「每天從早上八時讀書到晚上十一時或十二時,很少休息,也從無週末」。直到錄取後,他才「去橋藝社打了這半年內第一次的橋牌」。一九六四年四月,三十三歲的他順利取得博士學位,並「抱著滿懷的希望和期待」,重返德儀。對他而言,「未來的天地如同德州一望無際的大平原,無限寬廣」。

上述故事,不只令人振奮,更是發人深省。首先,不能做自己,未必代表失敗。就好比英國詩人托爾金的名句:

遊蕩的人未必都迷路了。不能做自己,也可能是偽裝的祝福,成功的轉捩點。回顧張董事長的前半生,每一次的不能做自己,反而都是後來成就自己的伏筆或墊腳石。多年以後,他甚至視麻省理工博士落第為「一生的最大幸運」。因為如果考上了,他就會走上學術、研究的路,也就「絕對不會進入半導體界」了。

其次,長輩的忠告,很可能是成功的配方之一。張董事長在小學與中學時期,曾有六、七年的時間「痴心想以寫作為終身工作」。但因他父親淡淡的一句「會餓肚子的」而打消了。上海淪於共黨之手後,他父親轉而堅持他必須讀理工,因為「學工程才有前途」,「畢業後才能謀生」。這個建議,奠下了張董事長日後成功的第一步。此外,他三叔「料事如神」的不急著安排張董事長進入「非常專門的麻省理工」,而是先讓他「在哈佛有一個緩衝時期」,以便「有時間漸漸建立自己的興趣」,更是讓張董事長享受了一場智慧與心靈上「可帶走的盛宴」。日後無論他到何處、做何事,都隨身帶著這個「盛宴」,也隨時享受著這「盛宴」給予他的知識、興趣和體會。在哈佛的日子,也因此成為他一生「最興奮、最有意義、最難忘的一年」。

第三,「自己」不只一端,個性上的自己最為關鍵。以張董事長為例,喜歡文藝的他,可謂興趣上的自己;敏而好學守紀律的他,是個性上的自己;至於擁有科技與企管慧根的他,則是天賦上的自己。雖然張董事長在選讀大學科系時無法在興趣上做自己,但是由於他在個性上忠實的做自己,因此充分發揮了天賦上的自己,不但在白人掛帥的美國科技界闖出中國人的一片天,更使台積電成為全球高科技重鎮,左右世界局勢的要角。或謂個性決定命運,誠然也。

第四,興趣也可以只是興趣。興趣若能與學業或工作結合,固然是美事一樁;若否,亦可僅作為生活的調劑與情趣,退而求其次的扮演人生助攻的角色。張董事長雖然投身科技業,但他並未就此放棄興趣。他所喜愛的中西文學與古典音樂至今仍滋潤著他;而海明威的短篇小說〈基里孟加羅山之雪峯〉,更是促使他「動手寫自傳」、一圓「少年時代的作家夢」的幕後功臣。

瞭解張董事長的成長過程以及其中的核心涵義後,希望年輕人能受到積極啟發,不再拘泥於是否做自己,而是更樂意將精力放在充實自己、探索自己與開發自己上。此外,對於師長的教誨與指導,亦應虛心接受,以免錯失前人的寶貴經驗以及其中蘊藏的無價智慧。至於身為師長者,亦應適時負起責任,在關鍵時刻提出指引,讓年輕人少走一些冤枉路,切勿以聽任年輕人做自己為由而逃避協助他們規劃人生的義務。如此兩相配合,相信一定有助年輕人開創出一個更踏實、更寬廣與更多可能性的未來。

*作者為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