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禾淋專文:「醫」與「藝」的共通性,談劉清港與李梅樹的社會使命

2021-02-11 05:50

? 人氣

醫道濟世之路,其實就是社會政治。文獻記載劉清港在擔任公醫期間非常忙碌,一個人當兩個人用,除了在開業的醫院看診之外,又要擔任校醫與地方的衛生官。在當時醫療不完全的時代,除了內科,也還要在地方擔任外科醫生參與手術,甚至到婦產科的接生,皆讓劉包辦,熱心地方的醫療與濟世,也因此劉清港在地方極為有聲望,其熱心公益與不辭辛勞的精神,也影響到其弟李梅樹對於地方事務的關懷,使李梅樹在劉清港辭世之後,能延續其濟世的精神擔任地方要角,為三峽區服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劉清港的藝術到李梅樹的藝術

李梅樹與父親相差四十七歲,與其兄劉清港相差十七歲,由於李金印事業忙碌,李梅樹自小與劉清港較為親近,而劉清港也兄代父職照顧李梅樹。對李梅樹而言,劉清港亦兄亦父,其生平喜好與熱心的精神影響了李梅樹往後的生涯與志向。

在談論劉清港的藝術之前,首先要談論父親李金印的教育方式。在倪再沁《茲土有情:李梅樹和他的藝術》一書中,提及李金印熱愛音樂,也影響了劉清港對音樂的興趣。劉清港喜愛音樂,除了購入當時要價不菲的手搖式唱機、收音機,也曾經組三峽青年西樂隊。除了音樂,他對書法、繪畫也有接觸,偶爾塗鴉畫畫,他對藝術的喜好與興趣也影響了李梅樹。

李梅樹從小受其兄影響而有所啟蒙,加上劉家的教育方式開明,李梅樹順利得以走上藝術之路。在李梅樹就讀師範學校時,劉清港已是職業醫生,經濟條件寬裕,李梅樹繪畫學習、創作等花費皆受劉清港支助,而且李梅樹赴日求學也由其兄支持一切的費用。對李梅樹來說,劉清港不僅是最親近的家人,也是李梅樹在藝術道路上的伯樂。

劉清港成名甚早,二十五歲自醫學院畢業並在基隆醫院任職,三十五歲就擔任公醫的官職,在鄉里是一位名聲響亮的人物。雖然他從小以來很喜歡藝術,但畢業後馬上在地方擔任醫生與要職,醫生少、責任又重大,因此劉清港把心力都用於服務鄉親,因此將對藝術的熱愛寄託在李梅樹身上。

文獻提到,劉清港最快樂的時光就是聽李梅樹分享在學校學到的藝術知識與藝術創作。劉清港在家族中有一定的地位,因此常幫李梅樹說話,讓李梅樹在藝術創作上無後顧之憂。李梅樹也沒辜負兄長的期待,在藝術上辛苦專研與練習,他在藝術教育尚未完備的年代裡,透過自學並吸收各種觀念,甚至在婚後還能安心地到日本接受完整藝術教育系統之訓練,其實劉清港扮演了最關鍵的角色,讓李梅樹在藝術上有宏大的成就。

劉清港(李梅樹為兄做的畫像,左,維基百科)與台灣總督府聘任他為台灣人公醫的任命狀(右,維基百科)
劉清港(李梅樹為兄做的畫像,左)與台灣總督府聘任他為台灣人公醫的任命狀(右)。(翻攝自維基百科)

李梅樹的求學與藝術

如前所述,李梅樹從小受兄長影響,除了對藝術很有興趣,在學業的表現也很優秀。李梅樹在八歲就讀公學校時,便在繪畫上展現很高的天分,在老師遠山岩的指導下首次學習到西洋繪畫的知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