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禾淋專文:「醫」與「藝」的共通性,談劉清港與李梅樹的社會使命

2021-02-11 05:50

? 人氣

新北市長侯友宜(圖)笑稱藝術家李梅樹的珍貴畫作比自己還值錢。(圖/李梅瑛攝)

新北市長侯友宜(圖)笑稱藝術家李梅樹的珍貴畫作比自己還值錢。(圖/李梅瑛攝)

李梅樹的生平故事中有兩個較為重要的轉變,一是從畫家接下主持三峽祖師廟的修建工程,這已呈現於《漫畫李梅樹》第一集,敘述李梅樹下定決心接下修建祖師廟的神聖任務。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而李梅樹另一個重要轉變,是從「畫家」走上參與「政治」的路。

在一般世俗眼光裡,藝術是批判政權的手段,一直以來藝術與政治壁壘分明,因為這種特殊性,李梅樹既是藝術家又是政治家的身分,就極為罕見,這也是第二集著墨的命題。然而,若要談論李梅樹為何從藝術創作者轉變為政治家,就必須瞭解他的時代背景,及其兄劉清港對他的深遠影響,而後者也造就李梅樹藝術成就的高度。

第二集在談論李梅樹為何從政,把故事焦點放在其兄長與李梅樹成長的故事──在此時空背景下,醫生如何影響一位臺灣美術史上極為重要的藝術家。

劉清港的濟世與政治

李梅樹與其兄劉清港,一位從父姓、一位從母性,是因為其父李金印入贅劉家之故,因此長男劉清港從母姓,次子李梅樹從父姓。劉家在地方上是名門;而李金印在三峽地區從事米糧的事業,經商有成,是三角湧(文後皆稱三峽地區)的大地主。

在日治時期,劉清港從小就讀於公學校,後來以優異的成績考取當時的臺灣總督府醫學校,也就是現在的臺灣大學醫學院,畢業後任職於現今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與三井合名會社,1912年在三峽區開設第一家西醫醫院「保和醫院」。

1920年,總督府任命劉清港為三峽的公醫,他因而成為三峽第一位臺灣人「公醫」。因為公醫的身分,劉清港除了在保和醫院執業,也在三峽、樹林、柑園等六個學校擔任校醫,對傳染病有專業知識,是地方上三峽同風會的重要成員。

當時臺灣的教育並不普及,透過「同風會」宣導,可改善臺灣傳統社會與疾病衛生習慣之陋習,由此可見早期臺灣社會醫療與公衛密不可分,畢竟當時醫療體系與資源並不完善,醫療與政治相生且互補。

日治時期的「公醫制度」,其實是醫療體系的官位,除了擔任學校校醫的角色,也結合當時的警察系統,執行維護環境衛生的任務,由此身分可知劉清港是地方衛生重要的角色,他從一九二一年開始擔任官派三峽庄協議會議員,連任五屆直到一九三○年。

在清代末年和日治初期,臺灣社會沒有任何醫療系統,以中醫院為主。但中醫院品質良莠不齊,甚至還有很多冒牌中醫,經常發生中藥店詐騙的事件,即使當時少數傳教士開設了西醫院,但公衛方面仍存在著許多不良的傳統習俗,如裹小腳、喝符水等,而導致當時臺灣衛生習慣不良,傳染病流行。

劉清港曾赴日研習傳染病學,後來又擔任公醫,在此環境下自然不能只擔任單純看診的醫生,而是將所學的知識與技術運用於公共衛生。唯有公衛政治才能治根,看診僅能治本。

醫道濟世之路,其實就是社會政治。文獻記載劉清港在擔任公醫期間非常忙碌,一個人當兩個人用,除了在開業的醫院看診之外,又要擔任校醫與地方的衛生官。在當時醫療不完全的時代,除了內科,也還要在地方擔任外科醫生參與手術,甚至到婦產科的接生,皆讓劉包辦,熱心地方的醫療與濟世,也因此劉清港在地方極為有聲望,其熱心公益與不辭辛勞的精神,也影響到其弟李梅樹對於地方事務的關懷,使李梅樹在劉清港辭世之後,能延續其濟世的精神擔任地方要角,為三峽區服務。

劉清港的藝術到李梅樹的藝術

李梅樹與父親相差四十七歲,與其兄劉清港相差十七歲,由於李金印事業忙碌,李梅樹自小與劉清港較為親近,而劉清港也兄代父職照顧李梅樹。對李梅樹而言,劉清港亦兄亦父,其生平喜好與熱心的精神影響了李梅樹往後的生涯與志向。

在談論劉清港的藝術之前,首先要談論父親李金印的教育方式。在倪再沁《茲土有情:李梅樹和他的藝術》一書中,提及李金印熱愛音樂,也影響了劉清港對音樂的興趣。劉清港喜愛音樂,除了購入當時要價不菲的手搖式唱機、收音機,也曾經組三峽青年西樂隊。除了音樂,他對書法、繪畫也有接觸,偶爾塗鴉畫畫,他對藝術的喜好與興趣也影響了李梅樹。

李梅樹從小受其兄影響而有所啟蒙,加上劉家的教育方式開明,李梅樹順利得以走上藝術之路。在李梅樹就讀師範學校時,劉清港已是職業醫生,經濟條件寬裕,李梅樹繪畫學習、創作等花費皆受劉清港支助,而且李梅樹赴日求學也由其兄支持一切的費用。對李梅樹來說,劉清港不僅是最親近的家人,也是李梅樹在藝術道路上的伯樂。

劉清港成名甚早,二十五歲自醫學院畢業並在基隆醫院任職,三十五歲就擔任公醫的官職,在鄉里是一位名聲響亮的人物。雖然他從小以來很喜歡藝術,但畢業後馬上在地方擔任醫生與要職,醫生少、責任又重大,因此劉清港把心力都用於服務鄉親,因此將對藝術的熱愛寄託在李梅樹身上。

文獻提到,劉清港最快樂的時光就是聽李梅樹分享在學校學到的藝術知識與藝術創作。劉清港在家族中有一定的地位,因此常幫李梅樹說話,讓李梅樹在藝術創作上無後顧之憂。李梅樹也沒辜負兄長的期待,在藝術上辛苦專研與練習,他在藝術教育尚未完備的年代裡,透過自學並吸收各種觀念,甚至在婚後還能安心地到日本接受完整藝術教育系統之訓練,其實劉清港扮演了最關鍵的角色,讓李梅樹在藝術上有宏大的成就。

劉清港(李梅樹為兄做的畫像,左,維基百科)與台灣總督府聘任他為台灣人公醫的任命狀(右,維基百科)
劉清港(李梅樹為兄做的畫像,左)與台灣總督府聘任他為台灣人公醫的任命狀(右)。(翻攝自維基百科)

李梅樹的求學與藝術

如前所述,李梅樹從小受兄長影響,除了對藝術很有興趣,在學業的表現也很優秀。李梅樹在八歲就讀公學校時,便在繪畫上展現很高的天分,在老師遠山岩的指導下首次學習到西洋繪畫的知識。

自公學校畢業後,他考取農業實業科,並獲得高等科的學歷,之後在一九一八年考取「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後改成臺北師範學校、現今的臺北市立教育大學),此為日治時期臺灣人所能接受的最高教育,考取者皆為當時的社會菁英。

入學第二年,李梅樹號召國語學校的學生舉辦全校的學生美展,可知李梅樹在學校中扮演領頭羊的角色。畢業後,他執教於瑞芳、三峽、鶯歌的公學校,但在公學校教書並非李梅樹的志向,藝術創作才是他畢生所求。

在教書期間,李梅樹已醞釀赴日求學的想法,因為臺灣美術教育系統不完整,到日本才能學到完整的繪畫技法,但遭父母反對,於是李梅樹決定先服完六年教書義務職再做打算。在工作之餘,李梅樹不斷精進自己在繪畫上的基礎,並且在暑假重新回到畢業的母校參加石川欽一郎的講習課程。

李梅樹的父親於一九二五年過世,還是有很多現實的考量讓他無法赴日,如母親年邁、在公學校的教職、娶妻生子等等,在傳統社會的價值觀裡,李梅樹已經沒有追夢的機會,但李梅樹仍不斷以有限的學習資源學習繪畫的可能性,其作品《靜物》入選第一屆臺展,隔年又以《三峽後街》入選第二屆臺展,連續兩年的佳績讓李梅樹的赴日決心更為堅定,最後在劉清港的幫助下,才實現赴日的夢想。

從藝術到政治

在一九三○年李梅樹赴日求學期間,劉清港過世,李梅樹悲痛萬分。在這此前劉清港已擔任了五屆三峽庄協議會議員,並且是政治團體「壽生會」的核心成員,在地方上有良好的政治人脈與聲望。一九三四年李梅樹返臺之後,就被日本政府委派為第八屆三峽庄協議會議員,因此李梅樹走上政治之路,是時代下的必然結果。在那年代日本留學生本來就不多,而其兄長因醫生身分受地方鄉親愛戴,李梅樹自然就接下其兄的重擔,繼續為三峽的鄉親服務。

其後李梅樹在地方扮演要角。一九三五年三峽庄協議會改為一半官派與一半民選,選舉結果由李梅樹續任三峽庄協議會議員。戰後李梅樹仍在地方上擔任要職,如三峽代理街長、鎮民代表、鎮民代表大會主席,甚至在一九五○之後連任三屆臺北縣議員,由李梅樹二十年的從政生涯,可以看出其熱心地方的使命感。

在臺北師範學校時期就能略為看到李梅樹的領導能力。根據文獻,他除了組織全校學生舉辦學生美展外,在畢業那年發生的師範學校學生因不滿日本警察的取締而造成衝突的學運事件裡,李梅樹也在其中與日本警察打架。

另一次的衝突是李梅樹在三峽公學校任教時與日籍校長爭執打了一架,可見李梅樹在當時日本統治的背景下不畏懼的精神,並且敢言、正直、不屈,因此李梅樹自然會被地方鄉親推舉為意見領袖,而李梅樹擔任協議會成員也是為了平衡日本統治所帶來的階級不公平現象,透過實際參與政治事務為地方的鄉親發聲,取得原本就該擁有的公民權。

政治的李梅樹以真誠服眾

二戰爆發後,日本政府在臺灣各地籌組「奉公狀年團」,除了團結臺灣人對日本的向心力,還有驅使臺灣人投入資源於戰爭之目的,是以義務服務的方式協助戰爭的政治體系。李梅樹具留日背景,自然被指命為三峽區奉公狀年團的團長,任何事情都是身先士卒。

一九四五年戰爭結束,在國民政府來臺接收之前,政局動盪,社會風氣極度不安,此時李梅樹自發擔任三峽街當時的代理街長,一九四六年三峽升格為三峽鎮後,李梅樹被推舉為鎮議員與代表大會的主席,在鎮局不穩社會動盪的時代,其膽識過人毫無畏懼,接下地方政治領袖的位子,以安穩民心。

一九四七年發生二二八事件,在李梅樹的呼籲下,三峽是少數未捲入清鄉的地區之一。從以前與日本人爭鬥,李梅樹可以不畏強權的走上街頭,當面對人民時,李梅樹扮演保護人民與安撫人民的政治領袖,實屬不易。

一九五○年,臺灣省實施地方政治,李梅樹當選第一屆臺北縣議員,後來連任三屆才退出政壇,其中最為人樂道的是他從政不為己的精神。一九五一年正式立法「三七五減租」條款,此法條改變了原有社會中的貧富階級,許多大地主甚至因此一夕之間失去了全部的土地,可知此法對所有的大地主來說是極其致命的,當然也包括其父李金印留下的大片土地。

李梅樹家族在三峽區是富甲一方的大地主,但是為了社會公平,李梅樹未動用其臺北縣議員的身分來規避這個法律,還誠實的申報並率先響應這個運動,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就算大片田產因為新的法條而被徵收,也要維持公平正義的精神,這正是劉清港在擔任醫生要職時為地方付出的精神。

政治之後的李梅樹

與其他同輩畫家相較,李梅樹走進藝術教育已年屆花甲。一九六四年,六十二歲的李梅樹應中國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的邀請,擔任藝術系教授,其後又接下國立藝專(現今的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科的主任。政壇失意的李梅樹後來將心力放在藝術教育上,但李梅樹寫實繪畫的教學方式與觀念,與當時流行的抽象表現格格不入。

一九五七年五月畫會與東方畫會成立,一九六○以後臺灣美術界流行抽象畫,李梅樹仍堅守寫實繪畫的原則來教導學生。當時國立藝專三位老師中只有李梅樹是寫實繪畫,因此大多數學生以為李梅樹反對抽像畫,但事實並非如此。李梅樹在日本受教育,堅持繪畫要有扎實的寫實能力,要能對「寫實」得心應手,才真的能「寫意」到抽象的境界。對李梅樹來說,學生跳過扎實的訓練過程是偷懶的態度。

另一方面,李梅樹雖為畫家出身,但在重建三峽祖師廟的過程中,他瞭解了更多對於雕塑的相關知識與工法,發現藝專學生的雕塑格局太小,無法真的在雕塑中繼續探索可能性,因此他特地到日本、韓國的學校考察。

一九六七年,臺灣第一個雕塑科(也是現今唯一的雕塑系)成立,他擔任了第一屆的主任,而雕塑科的學生也實際參與了李梅樹修建三峽祖師廟的過程,雖然李梅樹沒有實際雕塑的工夫,但還是親自的帶學生完成了眾多雕塑的計畫。一九七五年,七十三歲的李梅樹受聘到師大美術系,也是李梅樹最後任教的地方,年事已高卻無消抹李梅樹對藝術教育的熱忱。

畫家李梅樹晚年作畫。(取自維基百科)
與其他同輩畫家相較,李梅樹走進藝術教育已年屆花甲,卻仍傾力教授。(翻攝自維基百科)

政治與藝術的共生或相剋

一直以來,李梅樹的從政在臺灣藝術史上的論定都是「負面」的。從政後的李梅樹忙碌於地方俗事,創作的數量減少了,單純就「藝術表現」與對藝術本身的「信念」來看,從政的經歷讓李梅樹被打上一個大問號,然而政治與藝術不一定是相剋,也可能是共生的。

李梅樹從政以後,與好友廖繼春、顏水龍、陳澄波、李石樵等人共同合組「臺陽美術協會」,定期舉辦臺陽美術展覽會。

藝術的成就不該只論定個人創作上的追求,李梅樹也運用政治的人脈與知識,推動臺陽展的發展,政治工作再怎麼忙碌,每年李梅樹仍堅持透過臺陽展發表新作品,這就是政治與藝術的共生方式。

另外也因為李梅樹的政治人物身分,代表藝術界出席國建會議,如一九七八年即建言籌建現在美術館,政府出錢典藏比賽得獎作品等等,這些在今天都已經實現,因此政治上面的李梅樹,才是影響近代藝術史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影響現今藝術生態系的推手。

戰後,李梅樹的創作即使不想與政治沾上邊,但還是會被政治化,這也是那個時代的畫家都須面對的現象。如一九四七年李梅樹在第一屆的省展中展出《裸女》與《星期日》兩件作品,其中《星期日》傳聞受當時的總統蔣中正夫婦賞識,行政長官公署命令祕書收購這幅畫呈獻給蔣中正。

此一事件也讓李梅樹聲名大噪,最後的收購金額高達二十萬,可見當時的畫家很難避免與政治有所瓜葛,這也是戰後初期特殊的時空背景所產生的情況。

劉清港與李梅樹之後的三峽

劉清港、李梅樹終其一生都在幫三峽區的鄉親服務,現今的三峽還可以看到當時的歷史記憶,如三峽祖師廟或三峽老街,很可惜保和醫院的建築本體已不存在,只能透過檔案文獻來瞭解當時劉清港濟世鄉里的情況。無論如何,兩人對三峽的發展功不可沒,對於政治的熱愛也貫穿「醫術」與「藝術」之間,透過政治連接在一起。

對劉清港來說,「醫術」可以治療人們的肉體;對李梅樹來說,「藝術」則可以豐富人們的心靈,兩者在本質上相近。若以醫術進入政治,則可解決公共衛生;若以藝術進入政治則能陶冶性情,甚至活絡地方觀光,不論是醫術或藝術,都是對於三峽這片土地的熱愛。

劉清港與李梅樹的兄弟情誼與精神傳承,讓我們瞭解知己的重要。如果沒有劉清港的支持,李梅樹不會走上政治之路,甚至也可能不會走上藝術的道路。希望藉由本集故事來紀念劉清港這位偉大的醫生,透過漫畫的方式讓其救世的精神傳承下去,並產生下一位被劉清港影響,並繼承其精神的李梅樹。

*作者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本文選自《漫畫李梅樹:夢想的基石》(左岸文化)推薦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