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行為經濟學創始人塞勒抱回殊榮

2017-10-09 17:53

? 人氣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行為經濟學之父塞勒(Richard H. Thaler)(AP)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行為經濟學之父塞勒(Richard H. Thaler)(AP)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9日揭曉,由行為經濟學創始人、72歲的美國經濟學家塞勒榮獲殊榮,得獎理由是感謝他對行為經濟學的貢獻,建立經濟學和心理學之間的橋樑,探索有限理性、社會偏好及缺乏自我管理的情況,如何影響個人做出決定和市場成果。塞勒1人獨得9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362萬元)獎金,而他曾於2009年9月造訪台灣演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塞勒(Richard H. Thaler)目前任教於芝加哥大學商業研究所,擔任行為科學與經濟學的凱勒傑出教授兼決策研究中心主任;塞勒也是美國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的研究員。塞勒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學與經濟學的跨學科研究,代表著作有《贏家的詛咒》和《準理性經濟學》(Quasi Rational Economics)、《進階行為財務學》(Advances in Behavioral Finance),另有新作《推力》(Nudge)頗受好評。

為經濟學新領域鋪平道路

塞勒在1985年正式提出「心理帳戶」(mental accounting)理論,解釋個人受到有限理性(limited rationality)影響,認為小至個體、大至企業集團都有明確或潛在的心理帳戶,而心理層面的運算模式與現實面的經濟運算模式不同,因此個人在做出財務決定時,會受到心理帳戶非預期的影響。塞勒被美國國家公共電台譽為「行為經濟學之父」,在行為經濟學領域中,其論文被引用次數高居前3名,而塞勒也一直被視為呼聲最高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候選人之一。塞勒曾是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經濟政策的主要推手。

行為經濟學(behavioral economics)近年來受到主流經濟學家、市場及政府機構重視,而塞勒是最強力的幕後推手。行為經濟學利用社會、認知與情感因素,解析個人與團體做出經濟決策的背後原因,從而了解市場運作及公共選擇的模式。2010年,英國成立內閣辦公室行為研究小組,其他國家也跟進成立特殊小組,不僅把行為經濟學納入研究,也把其他社會科學的研究發現整合至公共政策規畫之中。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Richard Thaler)(芝加哥大學)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塞勒(Richard Thaler)(芝加哥大學)

電影《大賣空》客串演出

瑞典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金融經濟學教授史壯伯格(Per Strömberg)直言:「塞勒的研究為經濟學新領域鋪平道路。」《快思慢想》(Thinking, Fast and Slow)作者、201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Daniel Kahneman)是引領塞勒走進行為經濟學領域的前輩,他曾誇讚塞勒是「當代最懶惰也最不凡的經濟學奇才」;另1位影響塞勒的行為金融學大師席勒(Robert J. Shiller)也在2013年抱回諾貝爾經濟學獎殊榮。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