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觀察》誰在 「抓住那個河北人」?

2021-01-24 06:30

? 人氣

圖為河北一處口罩工廠。(美聯社)

圖為河北一處口罩工廠。(美聯社)

隨著疫情的再次緊張,地域歧視和人群歧視引發更多關注。但跟西方不同,中國政府幾乎能完全控制民間輿論和基層作為。

那是十五年前的一天,在羅馬的西班牙廣場,作為一個背包旅行者,我和大多數游客一樣安安靜靜地坐著。突然來了一個旅行團,大約十七八人,西裝革履,手裡拎著新購的名牌服裝。他們被拿著話筒的導游吆喝著,高聲吵鬧,反覆拍照。最後是集體攝像,齊聲喊口號:「XX(公司)明年會更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時中國人還比較在乎國際形象,媒體頻繁討論「游客素質」,官方機構也一再發布境外旅游行為指南。那一天,我意識到,假如我也被放到那個團隊裡,一個景點只有三十分鐘時間,不高聲說話就沒人聽見,還要求呼出響亮的口號,我的素質也好不到哪裡去。當時普通中國人也拿不到個人旅行簽證,我是以訪問學者身份才能做到,這無疑也是一種特權。

從那以後,我就一再寫文章為中國人的個人素質辯解。如果香港人、台灣人也在大陸的社會環境中長大,遵守紅綠燈你半天也過不了馬路,老實排隊你一整天也趕不上公車,不穿上名牌就可能遭人鄙視,不找個關系就做不了生意……素質恐怕也好不到哪裡去。

現在的輿論風氣變化了。雖然時或還有素質爭論,但是「給中國丟臉」遠遠不如「外國人辱華」重要了。年輕人在西方大街上齊聲罵髒話成了愛國行動。不過,新冠疫情期間,公民素質的辯論再次成為公共輿論的熱點議題。

去年12月,成都市公布4例新增確診病例詳情,其中一名20歲確診病例趙某,因為做酒吧營銷工作,14天內去過若干公共場所,遭到網民各種辱罵。隨後,她的個人信息被曝光,包括真實姓名、家庭住址、電話號碼及身份證號碼等。

官方很快平息了這場「網暴」,並處罰了洩露趙某隱私的人(雖然沒有透露身份)。但是,隨著疫情的緊張,把焦慮情緒變成霸凌行為有增無減。

一年前的「湖北人」,換成了今天的「河北人」。有一篇被廣為傳播的文章的題目是「快,抓住那個河北人!」作者說,在某小鎮上,排查到一個從河北過來的打工人員,「剛走到小區門口,連租的房子都沒進去,直接就被扭送到醫院隔離去了!」

文章說,以防疫之名,一切欺凌和歧視都理所當然地發生了。「一夜之間,河北和河北人就被其他兄弟省份給拉黑了,拉黑的快狠準」。人們紛紛談「冀」色變,避之唯恐不及。

因為疫情引發的地域歧視、人群歧視和種族歧視,在西方也是一個令人關注的問題。至少在這件事情上,很難比較中國人和西方人的素質高低。因此,個體素質高低的討論沒有意義。真正需要關注的是,疫情期間,政府控制與個人權利如何平衡,胡作非為是否會受法律制裁。

一個甚至連病毒都沒有感染的人,僅僅因為是湖北身份就被房東驅趕,僅僅因為是河北身份就被送去隔離。假如不幸感染病毒,就醫之前就被「社會性死亡」了。缺席的與其說是個體素質,毋寧說是法律制裁。然而,在把「零感染」作為政績追求的地方,維護個體權利的法律不值得一提。

中國和西方的區別並非在個體素質,而是在政府行為。跟西方不同,正如快速平息對那個成都女孩的「網暴」一樣,中國政府幾乎能完全控制民間輿論和基層作為,尤其是抗擊新冠疫情這種由最高領導人「親自指揮、親自部署「的重大事件。

我們不難了解,到底是誰在 「抓住那個河北人」。

*作者為中國資深媒體人、時事評論作家,現居德國。本文原刊《德國之聲》,授權轉載。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0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長平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