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信用評級仍是金口玉言?中、英被調降信評等級 怒批評鑑「過時」

2017-09-24 20:00

? 人氣

國際信用評級:3A是最高分,頂級優質(BBC中文網)

國際信用評級:3A是最高分,頂級優質(BBC中文網)

近日中國和英國先後遭國際主要信用評級機構降級,各自也都為自己作了立場鮮明的辯護,都認為評級機構的評判不符合實際。目前主導全球資本市場信用評級市場的仍是三大機構:穆迪(Moody's)、標凖普爾(S&P)和惠譽國際(Fitch Ratings)。另外還有香港的理信評級(CTRISKS Rating)。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通俗地說,信用評級是受評對象違約風險的大小、履行債務合約責任和義務的意願和能力給出的專家評分,供決策參考的資訊信息。主權信用評級的對象是一個國家,評級下調會影響該國政府在國際金融市場的舉債成本,理論上,評級高意味著融資成本較低,反之亦然。

英國降級

穆迪(Moody's)22日宣佈將英國評級評級從Aa1下調一檔至Aa2。這是穆迪4年多來首次下調英國信用評級,主要原因是認為脫歐令英國未來經濟增長壓力增大、英國政府削減開支的能力令人懷疑,未來債務水平預期上升。

英國政府隨即反駁,發郵件稱穆迪對退歐將衝擊英國經濟的評估「過時」,需要重新評估英國的脫歐計劃。聲明指出,首相梅伊當天早些時候在義大利佛羅倫斯發表演說,已經勾畫出「英國與歐盟未來關係的宏大藍圖」,這將使雙方均能從全新的合作關係中受益。

穆迪商標
穆迪對英國政府控制債務能力和脫歐對其經濟的影響持更謹慎的態度(BBC中文網)

2016年6月,標普將英國信用評級下調為AA,在今年4月發佈的報告中,標普稱英國的展望仍為負面,原因是退歐過程中持續面臨風險。惠譽在2016年6月27日將英國信用評級從AA+下調至AA,同時將英國的展望下調為負面,並在今年5月確認了這一評級和展望。穆迪還將英國央行的評級從Aa2下調至Aa1,但將英國的債務評級從「負面」改為「穩定」,這意味著它將不會很快進一步下調英國評級。

中國降級

略早一點,標普和穆迪對中國也相繼下調主權信用評級;來自中國的批評聲中也有「陳舊過時」這一說。標普21日宣佈將中國的評級從AA-下調至A+,依據是信貸持續強勁增長,擴大中國經濟的金融風險,儘管中國政府最近加大控制企業杠桿水平的力度,但預計未來2到3年的信貸增速會繼續推動金融風險上升。今年5月24號,穆迪下調中國的評級,理由是中國實體經濟的債務規模未來五年預計將快速增長。

對此,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在一場經濟論壇講話時表示,國際評級機構如此評判,屬於短視,高估了地方政府和國企債務狀況,使用的量尺「過時且諸多缺陷」,而且「無視中國黨和政府去杠桿的決心和行動能力、與時俱進的改善治理機制、提高治理能力的潛能」。

去年3月,穆迪先把中國的長期主權債務評級展望下調至「負面」,又把中國的25家非保險金融機構、8家保險公司、38家國有企業以及34家市政基礎設施公司的評級展望下調為負面。標普隨後作出同樣宣佈,只有惠譽保持「穩定」展望。

人民幣元
中國許多人認為國際評級機構的評估系統在中國不適用。(BBC中文網)

壓倒性的負面評判在中國激起反彈。據中國媒體報導,中國財政部和央行官員先後發聲,表示它們的觀點過於悲觀,但它們不了解中國特殊國情;財政部長樓繼偉曾公開表示不必在意國際評級機構評分。

當時,《澎湃》援引上海財經大學現代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師奚君羊說,根據經濟數據中國的指標確實有不佳的地方,但國際評級機構的評級方法相對更適應西方國家,未必能將中國的特殊因素包容在內,比如中國政府在經濟中發揮的作用,國企和傳統經濟學意義上的企業在信貸、風險和經營模式上的區別等。

但是,數據顯示的問題無法否認。新浪財經頻道23日發表李揚在復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的講話,標題是《外資評級機構無視中國黨和政府去杠桿的決心》,說它們「不懂什麼叫做中國共產黨,不懂什麼叫做社會主義中國,開十九大,他會進一步的理解,他無視黨和政府去杠桿的決心,他無視我國治理能力的潛能。」

他繼續說:「但是反過來,我們對自己還要有一個忠告,一定要落實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降低杠桿率,防範金融風險,這一點做不到,我們前面的批評是瞎批評。」

標普
標凖普爾的歷史超過156年(BBC中文網)

三架馬車

債券信用評級始於20世紀初的美國。1909年,穆迪公司成立,對鐵路債券評級。後來又出現標凖普爾和惠譽國際等。1975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給了這三家NRSRO認可資格, 三巨頭便開始壟斷國際評級行業至今。

據國際清算銀行(BIS)報告,全球所有參加信用評級的銀行和公司中,穆迪佔有80%的銀行和78%的公司,標凖普爾佔有37%的銀行和66%的公司,惠譽公司佔有27%的銀行和8%的公司;每年的營業收入穆迪約15億美元,標凖普爾為10多億美元,惠譽國際為5億美元左右。

隨著金融市場和產品的日益複雜多樣,風險評估也相應複雜精密,廣度和深度要求都遠遠超過傳統的信用評級內涵。作為有盈利目標、提供收費評級服務的企業,相互競爭的評級機構自身信譽近年開始受到質疑,尤其是2007-08年此貸危機引爆全球經濟危機後,評級機構也曾被告上法庭。

但是,在國際市場上,三巨頭仍然舉足輕重;金融、法律、財會和財經信息行業的業者都離不開它們的評級;雖然不是一語定乾坤,卻依舊是重要參照標凖,也是一切分析的起點。這是因為信用評級機構是債券市場一個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債券的流動性和被市場接受的程度。

不可或缺

沒有評級的債券發行成本高,流動性低,通常乏人問津,因為機構投資者受到投資原則的約束。另外,債券的評級還決定了其它許多變量,比如交易對手信貸風險評估和債券持有人權益等各種相關的債券市場運作要素。

一般來說,評級的最高等級是AAA級,接下來有AA級和A級,A級以上資產屬於優質資產,投資風險較小。在A之後,還有BBB、BB、B、CCC、CC、C等多個分級,資產質量也相應遞減。儘管這些評級機構的評級不是永遠正確、絶對真理,有經驗的投資者不會根據這個級別做出買入的決定,而更多參考這些評級的可能是在斟酌賣出決定的時候。

一個體現評級對市場至關重要的實例:金融危機爆發後,美國在2010年推出道得·法蘭克法案,對當時實施的規則作了重大修改。其中一條規定,有抵押證券的註冊聲明中必須包含信用評級,而評級機構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法案當年7月生效,各評級機構都拒絶為這類證券評級,結果美國的ABS市場陷入停頓,持續數日,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出面宣佈暫緩執行這一條規定,市場才緩過氣來。

中國國情

倫敦金融城
英國脫歐對金融城和英國實體經濟將帶來什麼樣的影響?(BBC中文網)

中國信用評級市場萌芽出現在20世紀80年代,目前由4大企業壟斷:中誠信、聯合國際、上海新世紀和大公國際。2006年穆迪收購中誠信49%的股權,幾乎與此同時,惠譽收購聯合國際的49%份額,上海新世紀則在2009年與標普簽訂合作協議。目前,國內最大4家全國性的信用評級公司中只有大公國際全部中資。

由於起步晚,這些評級機構歷史僅10年左右,權威性和可靠性還有待時間檢驗,信譽也還需要培育。它們可能對中國政府的主權信用、宏觀經濟、地方政府和國企的債務狀況比國際巨頭了解得更深入細緻,使用的衡量工具或許也更貼切,但在國際投資社區和金融市場聽眾很少。

中國工廠
中國政府在經濟中的角色,國企的運營和財務,國際評級機構的量尺「不適合」。(BBC中文網)

英國國情

至於完全符合3大信用評級機構衡量模板要求的英國批評穆迪「過時」,確實是指時間上的落後,而不是國情特殊。英國政府表示,梅伊22日早些時候在佛羅倫斯向歐盟領導人就脫歐問題發表演說,提出「英國與歐盟未來關係的宏大藍圖,明確表示雙方將從新的、獨特的關係中受益」。

穆迪在預測英國未來宏觀經濟走向時,梅伊還沒有發表這個講話。梅伊重申將在2019年3月退出歐盟,她不認為歐盟的成員國體制和經濟區制度適合英國,經濟區制度將導致爭端。她表示沒有必要增添目前並未設置的關稅,雙方需要討論新的方法來管理雙方在貿易上的分歧。

英國政府還稱,英國經濟歷來比較強勁,並且在削減赤字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穆迪還將英國央行的評級從Aa2下調至Aa1,但將英國的債務評級從「負面」改為「穩定」,這意味著它將不會很快進一步下調英國評級。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