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業創造的神話:《萬物的價值》選摘(2)

2021-01-08 05:00

? 人氣

以照顧創業與創新之名,資訊科技(IT)業者常透過遊說來爭取管制放鬆與優惠稅率。(xresch@pixabay)

以照顧創業與創新之名,資訊科技(IT)業者常透過遊說來爭取管制放鬆與優惠稅率。(xresch@pixabay)

以照顧創業與創新之名,資訊科技(IT)業者常透過遊說來爭取管制放鬆與優惠稅率。隨著「創新」崛起成為現代資本主義中的新勢力,矽谷成功塑造為以科技創新在創造財富的生力軍,從Google到Uber到Airbnb,是他們解放了「創造性的破壞」,而新世代的工作亦將由此而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個版本的價值創造是很誘人的故事,由此決策者制定出各種非常可疑的稅制,像是「租稅優惠政策」(patent box),只要產品中的投入要素具有專利,那賣這產品所賺取的獲利就可以減稅。理論上,此一設計的用意是要讓智慧財產權的產生獲得獎勵,進而刺激創新;但這政策其實一點道理都沒有,因為專利本身就已經讓人獨占獲利二十年之久,等於已經保證了高報酬。為政者努力的目標不該是讓獨占者賺更多,而應該是要讓企業把獲利拿出來再投資在研發等領域上。

科技業中許多所謂的價值創造者,像是PayPal的共同創辦人彼得.提爾(Peter Thiel),常炮轟政府阻礙財富創造。提爾甚至一不做二不休,在加州發動「分離主義運動」(secessionist movement),好讓他認知的財富創造者可以盡可能獨立於政府管制以外。當谷歌的執行長艾瑞克.施密特(Eric Schmidt)面對谷歌如何處理公民數據資料的質疑時,他反問道:「難道你更希望由政府掌握這些數據嗎?」這種立場滋養了一種現代版的老生常談:民間企業等於好、政府等於壞。

矽谷天王彼得.提爾(Peter Thiel)Photo Credit:JD Lasica@CC Flickr
PayPal的共同創辦人彼得.提爾(Peter Thiel),常炮轟政府阻礙財富創造。(JD Lasica@CC Flickr)

但在以當代英雄自居的同時、在合理化他們突破天際的獲利與成山的現金之時,蘋果電腦與其他公司忽略了政府在新科技中扮演的先驅角色。蘋果臉不紅氣不喘地宣稱它們對社會的貢獻不該透過繳稅來實踐,而是透過眾人對他們精巧產品的肯定(與消費)。問題是,蘋果的產品在令人嘆為觀止之餘,其背後的智慧科技從何而來?網路、衛星定位系統、觸控螢幕、SIRI,還有谷歌所使用的演算法──這一切的一切都始於公家機關的資金投入。這麼一來,難道納稅人不該合情合理地在一系列無疑非常精美的3C產品以外,再多獲得一些回饋嗎?但光是我提出這個問題,就凸顯出我們需要澈底不一樣的新論述來說明:是誰一開始創造了財富?誰又後來才跑來萃取價值?

並且,在關於價值創造的種種故事裡,政府這塊拼圖位於何處呢?要是各行各業中真有這麼多價值創造者,必然的結論就像光譜兩端──與走路像在小跑步的金融家、大藥廠與創業宅男等遙遙相望的,只能是政府裡那些無能的米蟲官僚。按照這種邏輯,若民間企業是把創新帶到世上的迅猛獵豹,那政府就是慢吞吞在拖死狗又擋路的烏龜;或者換一種比喻,政府就像是從卡夫卡小說裡走出來那種諱莫如深、被公文掩埋的複雜官僚體系,既笨重又缺乏效率。政府被賦予吸血鬼的形象,只會強逼勞苦大眾用血汗錢繳稅來養活自己。這樣的故事永遠只有同一個結論:我們需要讓市場變大,讓政府變小。政府機器就是要追求輕薄短小,追求讓效率提高。

在上述從金融到製藥再到IT產業的例子,政府都使盡渾身解數對理論上能創造價值的優秀人才與企業招手。政府拿著「輕稅簡政」的肥肉在他們眼前晃啊晃,因為據說官僚作風會阻礙財富創造的能量。媒體會鋪天蓋地地去吹捧財富創造者的本事,政客會將他們捧上天,而在普羅大眾的眼裡,他們是值得崇拜的偶像與值得效法的典範。但是誰決定價值是他們所創造的?又怎麼定義「價值創造」、「價值萃取」,甚至是「價值毀滅」?

美國白宮外觀(renedeanda@unsplash)
在關於價值創造的種種故事裡,政府這塊拼圖位於何處呢?(renedeanda@unsplash)

我們為何會這麼不經大腦的接受這種正邪二元論的說法?公部門創造出的價值該如何衡量?為什麼公部門老被視為是低效率版本的私部門?萬一這些故事都是空穴來風呢?萬一這些都是我們被洗腦太久的結果呢?我們有什麼新的故事可以取而代之?

柏拉圖認為故事的力量可以形塑人格、文化與行為模式。「我們的首要任務,是要監督故事的生成,然後從中挑選適合的,並排除其他。我們應該要說服母親與保母,由她們說給孩子聽被選中的故事,藉此塑造他們的心靈與人格,而非他們的體格。按照這種標準,我們現行的大部分故事都要重新選過。」

柏拉圖厭惡所有素行不良的神祇與祂們的神話,而本書要講的是一個現代版的神話、一個關於經濟體中價值創造的神話。這個神話的誕生,我認為,正是大量價值遭到萃取的主因,也是少數人吸乾了社會財富而成為暴發戶的主要原因。

這本書的任務,是要改變這種現狀,是要重新為價值的論辯注入生氣,因為價值議題曾經占據經濟思潮的中心,我認為也應該要繼續。若價值取決於價格──理論上由供需兩股力量制定出來的價格──那麼只要一樣經濟活動有成交價,就代表它創造出了價值。由此錢賺得多,就代表你一定是個價值創造者。我會認為「價值」一詞在現代經濟學中的用法,讓價值萃取的活動得以更輕易地偽裝成價值創造。而在這樣的過程裡,租金(非勞動所得)就會跟獲利(勞動所得)混為一談,貧富差距就會擴大,實體經濟中的投資就會減少。此外,若我們無法區別價值創造與價值萃取,自然就無法「賞善罰惡」。如果我們的目標是要創造出更多更創新的智慧型成長,乃至於更普及、更永續,那我們就需要對價值有更深入的理解,並帶領我們走下去。

此一課題不會是抽象辯論,而是會在社會、政治與經濟上都深遠影響每一個人。我們對價值的探討,會左右大公司到一般消費者,也就是每一名經濟主體的行為模式,此行為模式又會反過來影響經濟的運作,影響我們如何測量經濟表現。這就是哲學家所謂的「述行」(performativity,或譯「展演」):陳述即行動──我們如何說,會影響如何做,進而決定腦中的理論。這是一種「自我實現預言」的概念。

王爾德(Oscar Wilde)曾經著名性地捕捉到價值問題的精髓,他表示有一種人知道每一樣東西的價格,但卻答不出任何一樣東西的價值,這種人就代表所謂的自私自利。王爾德說的沒錯──確實,經濟學常被認為是一門相信人皆自私的科學。但正因為如此,改變經濟體系才需要將價值帶回思想的核心──我們必須振作起來,爭辯價值一詞的意義,讓這場論戰的火苗不熄。我們不能坐視寥寥一個故事去影響我們認為誰有生產力、誰又沒有生產力。這些故事從何而來?代表誰的利益?若我們不能定義價值的意義,那我們就無法保證自己能生產出價值,也無法公平地分配價值,更無法維繫經濟成長的穩定。對於價值兩字的理解,關乎到所有我們對於經濟「該如何發展」跟「如何轉型」的各種關鍵對話。只有釐清價值的定義,經濟學才能從一個相信人性本惡的科學,蛻變成帶給人希望的科學。

*作者瑪里亞娜.馬祖卡托(Mariana Mazzucato)是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創新經濟學與公共價值教授,並於該校身兼創新與公共目的研究所(Institute for Innovation & Public Purpose)的創院院長。也是英國社會科學院(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與義大利國家科學院(Italian National Science Academy;Lincei)的特選院士。本文選自作者新著《萬物的價值:經濟體系的革命時代,重新定義市場、價值、生產者與獲利者》(時報出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