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珂專文:要解放各種「認同」,必先質疑既有「歷史」與「民族」的概念

2020-12-23 05:10

? 人氣

作者質疑,漢代魏晉時期分布在青藏高原東緣的廣大「羌族」,是一個其成員彼此認同的民族?但他認為,「羌」只是中國人的一種異族想像,且每一代的中國人都在想像。(示意圖/威昇整合行銷提供)

作者質疑,漢代魏晉時期分布在青藏高原東緣的廣大「羌族」,是一個其成員彼此認同的民族?但他認為,「羌」只是中國人的一種異族想像,且每一代的中國人都在想像。(示意圖/威昇整合行銷提供)

羌族的歷史,是根據幾千年來中國人留下的資料,在近一百年來被學者們研究出來的。透過各種歷史文化書刊,及學校的歷史教科書,這些研究成果化為人們心中一些民族歷史知識。人們經常不懷疑「民族史」的真實性,特別是本民族的歷史。他們所懷疑、爭論的只是這歷史的枝枝節節。因為人們相信,民族在歷史中延續、奮鬥與衰亡;當今各民族都是歷史的產物。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當代羌族住在川西平原與青藏高原接壤的高山地區。他們有類似的經濟生活。本土語言雖然難以溝通,但語言學知識告訴我們,這是一種「羌語」下的各種方言。即使有些土著說的是「漢話」,信奉的是漢人的道教與佛教,或藏傳佛教,這也可以理解為受「漢文化」或「藏文化」影響的結果。看起來, 當代有一個客觀存在的「羌族」,這也是土著、漢人與外來學者都不懷疑的。因為人們相信,民族是有共同的領域、生活方式、語言與宗教文化的人群。

我們暫且拋開「客觀的」歷史與文化,進入土著自身「主觀的」世界來了解這個民族。由此觀點,讀者可以發現這「羌族」在五十年前並不存在。過去這兒的村寨土著大都沒有聽過「羌族」。他們的「我族認同」爾瑪認同主要是指一條溝中的人。我族,爾瑪,在「蠻子」與「漢人」的包圍之中。

在岷江上游地區,一處的「爾瑪」與另一處的「爾瑪」,大家互罵「蠻子」、「漢人」。這個例子,也可以讓我們懷疑古代「羌民族」的存在。近代的「羌族」地區不過只有臺灣大小,其族群認同已是如此之分歧。我們怎能相信,漢代魏晉

時期分布在青藏高原東緣──由青海到雲南──的廣大「羌族」,是一個其成員彼此認同的民族?的確,並沒有這樣一個「羌民族」在歷史中延續。「羌」只是中國人的一種異族想像。每一代的中國人都在想像,「西方哪些人不是我們華夏」。由商代到東漢時期,由於原來的西方羌人成為了「華夏」,這個想像中的「羌人」異族所在便愈來愈偏向西方去。終於,到了魏晉時所有青藏高原東緣的居民都被視為羌人了。

唐代以後,青藏高原東部邊緣的山間居民,不只是華夏或漢族的邊緣,也是吐蕃或藏族的邊緣。他們是中國與吐蕃兩股政治與文化勢力擴張下的產物。經過兩千年漢人的向西擴張,以及這期間稍晚吐蕃的向東擴張,在青藏高原的邊緣接近川西平原的地方,形成一批既「漢化」又「藏化」的山間村落居民。在二十世紀前五十年,在這兒沿著一條河從下游往上游,一地的人罵另一地的人「蠻子」。由上游往下游,一地的人罵另一地的人「爛漢人」。每一小地區的人,每一條山溝中的人,都認為只有本地人才算是「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