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族館虐待動物爭議有解?好萊塢特效團隊打造會表演的「機械海豚」 跟真的一模一樣!

2020-10-16 09:00

? 人氣

水族館的保育及動物福利問題近日再掀爭議,如何滿足人們對海洋生物的熱愛,同時又能使鯨豚等動物免於圈養命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了解決這個難題,來自紐西蘭的新創公司「Edge Innovations」與好萊塢特效團隊合作,研發出一款栩栩如生的「機械海豚」,其皮膚由醫療級矽膠打造,重250公斤、長2.5公尺,外型、觸感就與真正的海豚毫無二致,能跟隨指示靈活動作、進行表演,甚至與人類親密互動。

一名曾與機械海豚「共游」的女性體驗者告訴路透(Reuters):「當我第一次看到那隻海豚,還以為它就是真的!」機械海豚與一般海豚最大的不同在於,它對人類相當「熱情」,真正的海豚會在人們靠近時游走,機械海豚卻會「看向」人類指示並作出回應。

機械動物取代活體生物?

路透指出,或許在不久後的未來,當人們走入水族館或海洋公園,映入眼簾的將是以假亂真的仿生海洋生物,而非被人工圈養在水族箱的海豚。遊客可在水中與機械大白鯊一同悠游,甚至與生活在百萬年前的侏羅紀海洋生物近距離接觸。既能達到寓教於樂的初衷,又能使真正的海洋生物得以重獲自由、回歸海洋。

儘管機械海豚造價不斐,每隻要價3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8634萬元)至500萬美元(新台幣約1.4億元),但曾打造《威鯨闖天關》(Free Willy)、《水深火熱》(Deep Blue Sea)等好萊塢電影中擬真動物的特效團隊對其商機仍深具信心,目前已有中國企業出手投資,計畫搶先在旗下商場讓機械海豚亮相。

「Edge Innovations」創辦人兼執行長孔蒂(Walt Conti)表示,人們對海豚的著迷、渴望瞭解這種生物的情感顯而易見,卻導致全球約有3000隻海豚被圈養展示,相關產業規模高達數十億美元之譜,「我們希望能利用這股渴望,提供另一種愛上海豚的方式。」

體驗自然 但不對自然造成傷害

曾在迪士尼擔任創意總監、負責操刀本次「機械海豚」原型機設計的霍茲伯格(Roger Holzberg)則指出,豢養活體動物的成本壓力,加諸圈養海洋生物的道德疑慮,使海洋公園、水族館等產業的收益逐年下降,如今是時候重新思考整個行業的運作方式。

而展示機械生物不只更加人道,也更具成本效益——雖然機械海豚的造價高昂,卻也無需精心餵食、護理、維持水質和水溫等生存條件——對產業而言將是雙贏選擇。

霍茲伯格表示,這項與善待動物組織(PETA)合作的「機械海豚」計畫,目標就像是要創造海底版本的《芝麻街》(Sesame Street)布偶:「(芝麻街)中的角色啟蒙世世代代的人們,以過去未曾有過的方式,去同理不一樣的人類,這是我們夢寐以求做到的事。」

「我一直認為,保護全世界海洋的方式就是讓人們愛上它。我希望與這些(機械)海豚互動的孩子們將會愛上海洋,以及生活在海洋中的生物,等到這些孩子們將來長大成人,將會致力保育海洋,」霍茲伯格告訴加拿大廣播公司(CBC)。

在最初的實驗中,現場觀眾完全無法分辨機械海豚的真偽。業務開發人員王麗(音譯,Li Wang)則直言,她不認為大眾會在意機械生物並不是「真實」的動物:「年輕一代花在打電動上的時間比我們多得多,我們必須自問(如今)什麼是真的、什麼才是假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巧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