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諾貝爾醫學獎》拯救數百萬人性命! 英、美三學者「發現C型肝炎病毒」共獲殊榮 

2020-10-05 17:37

? 人氣

2020年諾貝爾獎從今(5日)起揭開序幕,打頭陣的生理學或醫學奬(簡稱醫學獎)得主在台灣時間下午5時30分出爐,由美國病毒學家亞爾特(Harvey J. Alter)、萊斯(Charles M. Rice)及英國學者霍頓(Michael Houghton)摘下桂冠,三人因發現C型肝炎病毒、拯救全球數百萬人的貢獻共獲殊榮,均分1千萬瑞典克朗(約合新台幣3370萬元)獎金。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今年全球深陷新冠肺炎(武漢肺炎)風暴,這場世紀瘟疫也讓本年度的諾貝爾醫學奬格外引人關注。負責遴選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的瑞典「卡羅林學院諾貝爾會議」(Nobel Assembly at Karolinska Institutet)指出,透過血液傳播的「血源性肝炎」是全球重大健康威脅,本年度3名得主的開創性研究發現,也為人類抗擊病毒性疾病的路途樹立一道里程碑。

剛過85歲生日的亞爾特(Harvey J. Alter)在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任職長達半世紀,霍頓(Michael Houghton)任教於加拿大亞伯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在該校「李嘉誠應用病毒學研究所」(Li Ka Shing Applied Virology Institute)擔任所長,萊斯(Charles M. Rice)則任教於美國專精生醫領域的洛克菲勒大學 ( Rockefeller University),曾任該校C型肝炎研究中心主任。 

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奬3位得主(截自YouTube)
(由左至右)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奬3位得主:亞爾特、霍頓、萊斯(截自YouTube)

三人研究成果接力 發現全新C肝病毒

早在1940年代,人類便將傳染性肝炎區分為兩大類—A型肝炎的傳染源大多為遭感染者排泄物污染的食物、飲水,幾乎不會影響患者的長期身體狀況;另一種藉由血液、體液傳播的肝炎,則會導致慢性肝炎、甚至發展為肝硬化、肝癌,此類血源性肝炎在嚴重併發症出現前,幾乎不會表現症狀,全球每年有上百萬人因此賠上性命,是更為嚴峻的健康威脅。

1960年代,美國學者布隆伯格(Baruch Samuel Blumberg)確立了部分血源性肝炎的病原為B型肝炎病毒,促使血液檢測和B肝疫苗的發展。布隆伯格在1976年被授予諾貝爾醫學獎殊榮,但在已知的A型肝炎和B型肝炎外,始終有一種病原體不明的肝炎尚未被釐清。而本年度3名得主的開創性研究發現,即為繼已知的A型、B型肝炎病毒後,首度發現C型肝炎病毒。

當時任職於NIH的亞爾特,是當年布隆伯格發現B肝病毒研究團隊的一員,他對輸血後感染肝炎的病患進行研究,發現儘管B肝病毒血液檢測法減少了感染病例數,卻仍有可觀病例並非感染醫學界已發現的A型或B型肝炎病毒,而這種不明病原更帶有病毒的特徵。

諾獎委員會指出,亞爾特的研究定義出某種未知的病毒性肝炎,並將這種神秘疾病稱為「非A、非B肝炎」。亞爾特與團隊成員也發現,除了人類以外,黑猩猩是唯一會被此種病毒感染的動物。

接續著亞爾特的發現,當務之急便是鑑別出未知的新型病毒,相關研究卻有長達10多年的時間沒有進展。直到當時任職於生技公司凱隆(Chiron)的霍頓與同事自感染肝炎的黑猩猩血液中提取DNA片段,藉由抗體反向辨識並複製出此前未知的病毒基因組,正式發現C型肝炎病毒的存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

鍾巧庭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