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一觀點:市場經濟與民主法治─台灣人應該認清的課題

2017-08-05 06:50

? 人氣

海南航空的波音787。(波音中國網站)
海南航空的波音787。(波音中國網站)

、復星集團係由有「中國巴菲特」之稱的理財大王郭廣昌於1992年所設立的鋁業公司,嗣後業務觸角擴及礦產、製藥、保險、高科技等行業,集團旗下的《復星國際》於2007年7月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根據復星國際網站公布的財報,這間公司去年的營收為740億人民幣,至於集團的總營收或總資產則無資料可查。惟據6月23日英國金融時報的報導,復星集團從2010年開始大肆併購國內外130家公司,其中包括法國的休閒渡假集團Club Med.和加拿大馬戲表演團體Cirque du Soleil等,2015年在中國政府打貪腐的風潮下,郭廣昌曾被公安拘留4天,當時也曾引起國內外商界的側目。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華商名人堂)
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華商名人堂)

觀察與解析

 2008年起美歐相繼刮起金融風暴、經濟一蹶不振的期間,中國政府挾著豐沛的外匯存底,非常聰明地以「救世主」的身影適時採行大幅度的財政擴張政策,政策的本意在剌激本國消費,以抵銷出口市場萎靡帶來的不良影響;於是在內外皆有利的情境下,以短短的7-8年時間,中國就躍身成為全球第2大經濟體。此後中國的統治者即逐漸收起原本謙卑的身段,轉而成為當今我們常在國際社會看到的強勢風格;此期間中國政府一直鼓勵公民營企業前往海外低價買進遭受風暴打擊的公司,起先是從發展經濟所需的資源,如鐵礦砂、煤、石油或大宗穀物的業主開始買起,其後逐漸轉往產業升級所需的高科技、石化技術、或金融服務、娛樂文創、房地產等。但後來因收購的手筆太大、太急、出的價太高,而逐漸引起各地主國政府的側目和戒心。

去年中國資金外流的速度甚快,使得原有4兆美元的外匯存底一路跌破3兆,讓中國政府自己也緊張起來,加上10月初人民幣已正式成為《國際貨幣基金》(IMF)特別提款權的法定貨幣,原先推動金融市場自由化的目的已達成,於是12月間中國便悄然地恢復外匯的管制。鑒於中國企業的財務操作的槓桿很高,使用短期融資購買長期資產的現象也很普遍,加上企業負債比率甚高,時日一久,不只外國政府擔心,中國政府也怕發生「系統性風險」,進而引發金融風暴危及政權,於是習近平採取一系列的維穩措施,銀監會新上任的主席郭樹清監管4集團的資金就是其中一項。

中國人治社會的本質,無論是從政府施政或企業的經營表現來看,都一覽無遺,例如前述4家企業都是在很短的期間內,就成為國際爆紅的企業集團。企業快速崛起的現象在市場經濟國家裡也常見,不過都是因有創新的商業模式或技術突破之故;若以前述4集團的本業來推測,他們的事業能如脫韁之馬般地成長,應和黨政關係良好、享有特權脫不了干係。企業因有貴人相助而快速地闖出一片天,創辦人隨之富貴加身、飛黃騰達;然如今卻也因貴人的保護傘不見,使得企業經營的環境丕變,轉瞬間又有如雪崩,甚至連創辦人的身家也不保。其實這樣的情節在中國的史書裡,常不斷地反覆上演。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